第14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戶部:“......”他們沒有上過這樣的奏摺啊。

  其實這樣的旨意先高祖在時曾經下令過,不過民間幾乎沒有是照著執行的,眾大臣都覺得太子是多此一舉,然而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這道聖旨一下,大漢今年來官府領婚書的人竟然不足往年的三分之一。

  後來他們才想明白這其中的原因,重點在最後一句‘違者罰銀十兩’上,以前分布的政令往往是老百姓當真,但官員為了省事都放任不管,如今是官員一個個都認真了起來,畢竟多罰幾個十兩,一年也是頗有貨的。

  吳越府是大漢較南的一個省府,周圍都是金灣山脈,中間又是一個大平原,入了春,到處可見綠色麥苗迎風招展,可見其富饒。

  “阿真,阿真。”一名四十左右的胖嬸匆匆忙忙跑向正在和兄長一起插秧的十三四歲少女。

  少女動作勤快熟練,每退一步就插一根綠秧,如此忙碌了一個早上已經插了四分之一的田,她心裡的打算是在太陽落山之前把農作做完,聽到有人喊她,抬起頭來。

  這是一張普通平凡的少女面龐,一雙黑白分明眼晴卻有些叫人難忘,看人時目光透著溫暖,也帶著一絲堅毅。

  “雷大娘,怎麼了?”少女蕭真問,兄長蕭華也抬起頭看她。

  “你阿娘和陳家的人打起來了,旁人都勸不動。”雷大娘焦急的說。

  “陳家?兄長,咱們回去看看吧。”蕭真趕緊放下手中的活在田旁的小溪中隨意洗了下手就朝家中跑去,她叫爹娘的人其實是她的叔叔嬸嬸,叔嬸待她如親女,因此在四年前她就在村長的見證下認了他們為爹娘。

  “那湖村的陳家也不知道怎麼回事,突然把訂婚的東西都退了回來。說阿真跟他們家的小兒子八字不和,你說說,哪有這麼缺德的人,這婚都訂了二年了,要真不合二年前怎麼說?”一路上,雷大娘將蕭母跟陳家打架的原因說了一下。

  蕭華一聽是妹妹被退婚,氣得捏緊拳頭跑得更快了,恨不得也給陳家的人幾拳。

  反觀蕭真,臉色依然平靜如常。

  蕭家的條件在塘下村並不算好,蕭母更是出了名的潑辣,整個村子幾乎沒有不被蕭母說過罵過的,但蕭家的女兒蕭真在村子裡的人緣卻很好。

  因此陳家來蕭家退親的事,過來的村里人都是在譴責陳家。

  蕭真和蕭華到家時,蕭母和陳母已經被村里人拉開,只不過兩人打過一架,髮絲凌亂,衣杉破了不說,臉上也都被抓破了皮。

  “總之,這婚我們必須要退。”陳母嘮下這話轉身就走,正巧看到蕭真兄妹走了進來。

  陳母一看到蕭真,神情更加嫌棄,冷著臉走了。

  蕭真趕緊走到母親身邊寬慰著說:“娘,別生氣了,退婚就退婚吧,也沒什麼。”

  蕭父在旁吧嗒吧嗒的抽著土煙,聽到女兒這話,嘆了口氣。

  蕭嬸子微微紅著眼眶,下一刻趕緊擦去眼角的潤濕,挺直腰杆子對著周圍說道:“是我家阿真瞧不起陳家那小子所以才退婚的,是我家阿真不要那陳家小子,我家阿真這麼好的姑娘值得更好的男人來娶她。”

  “真是死要面子,那陳家不知比你們蕭家好出多少,當年也是被你硬纏上才不得不答應來娶蕭真的,這事咱們都知道。”一村人道。

  “是啊,是啊。”旁的村人也符合。

  “你女兒蕭真確實是個好姑娘,可攤上你這麼個娘,要嫁個好男人不容易啊。”

  村人一邊說著一邊散去。

  見母親張口就要回罵過去,蕭真趕緊將她拉進了灶房按著她坐下,又給倒了杯茶:“娘,別生氣了,陳家不願意娶我,我還不想嫁呢。”

  蕭母又紅了眼眶,低下頭不想讓女兒看到自個落淚。

  “再說,兄長的婚事還沒有著落,哪有先張羅妹妹的道理。”見母親只低著頭什麼也不說,蕭真蹲下身,看到了母親滴在手上的眼淚,“娘?”

  “阿真,爹娘對不起你,這些年來,家裡都由你在張羅著,還要你一個姑娘家上山打獵養活一家子,本來以為給你找了門好親事,這都要成親了沒想到會被退親。”蕭母對這麼個能幹又體貼的女兒是打心底里疼愛:“陳家真不是人。”

  蕭真想了想,出了灶房,回來時將一個銀袋來放在母親手中。

  “這是什麼?”

  “這裡有一百兩銀子。”

  蕭母愣了下,她攢了二年省吃儉用才攢下六十兩銀準備給阿真做嫁妝的:“你哪來這麼多銀子?”

  “上山打獵啊。”蕭真笑笑,也給自己倒了杯水一飲而盡後才說:“我知道娘把家裡的銀子都留給我做嫁妝了,所以我自個也偷偷攢錢,打算成親的時候交給娘的,原本這是給兄長找媳婦用的,沒想到不用嫁了,這銀子就交給娘了。”

  看著女兒那一臉輕鬆的樣子,蕭母真是又氣又心疼,趕緊拉過女兒的雙手看,果然這雙骨節分明的手又多了許多的傷痕,幾乎沒一處是好的:“難怪你這一年來每天早出晚歸,有時後半夜才回來。你這孩子,真是,真是......”

  “真是孝順。”蕭真摟住母親,親昵的接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