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惠貴嬪這才真正哭得撕心裂肺了:“娘娘!皇貴妃娘娘!你可以羞辱我,打殺我,但不要把她從我身邊奪走!”

  懿皇貴妃厲聲喝道:“來人!把公主司寇瑤抱去萬嘉妃那裡,從此以後著她管教!撤去惠貴嬪的嬪位服制,打入冷宮!”

  惠貴嬪叫得悽慘,但等她被拉了下去,萬壽宮又是一片寂靜。門外斜陽照進,將正對著門的香爐的影子拉得老長老長。濃郁的檀香霧順著落日的光爬上懿皇貴妃鬢邊,遮去了她眼角一顆淚珠。

  第二日,司寇瑛著人請了懿皇貴妃去,告訴她,自己不想在這深宮裡呆了,想去佛寺里了此殘生。

  她說這話的時候,面上早已沒有了從前神采。明明還是妙齡少女,那雙美麗的眼卻滄桑得令人心疼。懿皇貴妃不想再多勸什麼,現在也許只有清寂的青燈古佛,才能慢慢撫慰她殘破的心吧。

  司寇瑛走後,六宮中又寂靜不少。

  攝政親王鍾離很快也得知了此事。他進宮來與懿皇貴妃商議事情時,在御花園裡遠遠看見小阿瑤正撲在萬嘉妃懷裡哭著要母妃,便深有感觸。

  回到勤政殿後,他立刻吩咐下去,叫早已在京城內整裝待發的最後一支輕騎兵即刻開撥去往高南國。

  而此時,距離播羅國王南榮鶴率軍去往高南國已有三日。這隻輕騎兵原是昭帝安排下的“黃雀捕螳”的策略,就等南榮鶴率軍過了大燕後就立即派出跟在其後,為的是怕南榮鶴到了高南國出爾反爾,與高南國兩面夾擊昭帝的軍隊。

  可鍾離藏有私心。南榮鶴過境三日,輕騎兵再不出發,昭帝在前線將有很大可能會腹背受敵,後果不堪設想。鍾離拖了這三日,內心也受了整整三日的煎熬。一面是唾手可得的皇位天下,一面是親於骨血的皇兄。

  直到得知司寇瑛離宮,又看見阿瑤哭著要母妃,他才下定了決心,到底還是派出了輕騎兵。

  他想,自己已經失去許多,再不能承受失去親人之痛了。

  這支遲來的輕騎兵快馬加鞭,在南榮鶴進入高南國邊境時便追上了他。南榮鶴得知身後還有追兵時吃了一驚,隨即笑道:“這司寇琮可真是心思縝密,看來從前本王聽到的那些他昏庸好色的傳言,多半也是他的詭計吧。”

  如此一來,南榮鶴自然不會再輕易與昭帝樹敵——鬼知道這個僅比他年長几歲的年輕帝王肚子裡還有些什麼謀策。兩人聯手的這一仗打得極為漂亮利落,頗得後人讚賞。

  不過短短一個半月,四國交戰的局面就結束了。昭帝按照約定,將投降的高南國與薩瑟國交給了南榮鶴處置,自己便班師回朝了。

  這一招不光是為了向南榮鶴表示友好,更是為了能用這一片爛攤子牽制住南榮鶴,叫他近幾年不得不專心料理這邊國事,就沒有多餘的精力來與大燕對付了。

  鍾離曾擔心這樣做反會壯大南榮鶴的勢力,將來對大燕朝更為不利。昭帝卻笑說:“無妨,到那時朕也已經韜光養晦,正好可以好好感謝南榮鶴這些年為朕料理天下的好意。”

  鍾離恍然,原來昭帝是想借南榮鶴之手將高南國與薩瑟國收拾得服服帖帖,來日再將三國一起吞併,便省去了挨個征戰之苦。他捫心自問道,這樣的事自己是萬萬做不到的,也就只有皇兄才做得到了。

  大政九年五月,昭帝在暮春時節回到了大燕。

  遠遠望見最牽掛的一群人站在城樓上,有坐著輪椅的弟弟,有拿團扇掩著淚眼的心愛之人,也有又長大了一圈兒的孩子們。他下馬上前,握住了懿皇貴妃的手,又看見鍾離帶有愧疚的目光。

  昭帝拍拍弟弟的的肩膀,沖他一笑,什麼也沒說。隨後他先去了勤政殿聽取鍾離匯報國事。

  鍾離匯報完畢,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昭帝知道他定是想提輕騎兵那件事,便趕在前頭開了口:“這輕騎兵統領真是不懂事啊,竟在半路上被流寇纏住,導致晚來了戰場。幸虧朕英明神武,早用別的法子鎮住了南榮鶴,倒也沒耽誤事。”

  鍾離愣住了,只見昭帝背手立在窗邊,回頭沖他擠了下眼睛,一如幼時頑皮的樣子,那笑容爽朗又溫和,毫無責備與芥蒂。

  “皇兄……”

  鍾離喃喃道,面具後有半滴淚水憋在眼裡打轉。

  “以後的路還很長,阿珉,你可要好好留在朕身邊,幫朕守住這片江山啊。朕身邊可絕不能再少了你了。”昭帝垂下眼睫,輕輕說道:“如今,就只有你我兄弟二人鎮守這大燕朝了。”

  ……

  此事畢,後事又起。如今大燕內憂外患皆除,老臣們自然又操心起了立後的事。可這回,沒人再反對昭帝立懿皇貴妃為後的決定了——昭帝接連兩次親征期間,都是她一人守著皇城,處理紛爭守得安寧,可謂完全盡到了國母的職責。

  大政九年十月,懿皇貴妃萬梅環,立為大燕朝元懿皇后。元元懿姿,是為國母。

  她鳳冠鳳服,與昭帝一同站在城樓上,接受著百官拜賀。

  萬梅環轉頭去看他,只見身側這個男人英明神武。她想,她曾在他身後站了那麼久,望著他的背影望了那麼久,如今終於能和他並肩而立了。

  昭帝假裝不知道她在看他,手卻悄悄在袍袖下握住了她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