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這麼一來,萬正澤就不得不離開京城,沿三千里渡天河修建水壩了。在離京之前,昭帝准他進了宮,再見女兒一面。
萬正澤仍舊是由宮人引路,以謙恭之態進了萬壽宮。抬眼一瞧,只見萬壽宮比之從前更為奢華了。他不由微微嘆氣。
“臣見過皇貴妃娘娘。”
已是半鬢白髮的萬正澤在女兒面前低頭下跪,惹得懿皇貴妃一陣心酸。自從萬太后去後,她一直想見父親來著,卻為著怕給昭帝招來朝中流言才一直忍著。如今父女相見,卻仍受縛於繁重規矩,不能坦白相對,實在令人唏噓。
懿皇貴妃乾脆摒退眾人,只留父親在堂中。萬正澤這才敢開口道:“臣見娘娘宮中越發奢華了,不得不提醒娘娘一句‘登高跌重’啊。”
他知道女兒向來聰明,故而沒將話說得太滿,只這一句也就夠了。卻不料懿皇貴妃輕聲笑道:“父親這就開始擔心了,是怕女兒將來走了萬太后的老路嗎?然女兒是貼了心思也要坐到她的位置上去的。”
萬正澤大驚道:“娘娘,此話萬不可亂說啊!”
懿皇貴妃站起身,慢步走到花窗前,拂弄著一枝伸進窗子的青綠枝椏說道:“依著陛下對本宮的情誼,本宮遲早會做到皇后、太后之位。不過本宮可比姑姑清醒多了,斷不會將自己逼上絕路的。”
萬正澤像是不認識般看著女兒,嘴唇哆嗦著,一時不知該說什麼好了。
懿皇貴妃又說道:“本宮入宮這麼多年,早已看慣了各種傾軋,也得出了一個最好的教訓:身在高位不一定能保得平安,但不在高位,就一定不能保得平安。本宮就是要讓這萬壽宮奢華無比,才能時時提醒自己是誰,提醒後宮諸人本宮是誰。”
她語氣淡然,卻露出了一絲令萬正澤再也看不明白的笑意:“因此父親不必再勸了。父親此行天南海北,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相見。父親一定要保重自己,女兒也會在後宮,努力為父親提供最大限度的幫助。”
萬正澤微微閉眼嘆息。經歷了這麼多,他的女兒到底是長大了,早已不是當年對萬太后屈膝侍奉的小丫頭。她的見識與野心早已不是自己能掌控的了。萬正澤不再多說,父女兩人又一番珍重道別後,他便離開了。
懿皇貴妃送走父親,又站在窗前深思許久。
她所說的話並非空穴來風。回歸御前的四喜前兩日託了蘭茹告訴她,說昭帝曾在勤政殿與鍾離提過封后之事。
昭帝原話是這樣對鍾離說的:“如今內憂外患皆已平息,朕也總算能得個空閒立後了。只是朝中那幫老臣定會拼死反對,說什麼萬家有罪,不宜立後什麼的。你說朕要不要態度強硬點,誰敢多嘴就把他轟出朝堂去?”
這話只是開玩笑的。但以鍾離的性子,他卻給當真了。鍾離想了一下昭帝將老臣們轟出朝堂的熱鬧畫面,趕緊勸說道:“陛下千萬別啊。不如這樣,您讓皇貴妃娘娘再在什麼事兒上立個大功,先堵住他們的嘴,再迅速立後。這樣等他們反應過來,不也就生米煮成熟飯了?”
昭帝皺眉想了一想,拍著鍾離肩膀讚嘆道:“妙啊!真虧你能想得出來!朕這就去和她商議!”
鍾離又嘆氣攔勸道:“陛下,您直接去勸皇嫂給自己找法子當皇后,也未免太尷尬了。還是我去吧。”
這些話,都讓站在門外的四喜給聽見了。他又告訴了蘭茹,蘭茹又告訴了懿皇貴妃。
懿皇貴妃聽後,只覺得滿臉尷尬——她一個本就該當皇后的,如今居然還要想法子給自己個台階上去,真是荒謬。不過鍾離說得沒錯,也只有這樣,才能堵住那些冥頑不靈的老臣們的嘴。
畢竟,她如今沒了能撐腰的娘家,就只能自己獨步前行了。幸而身邊還有個他,會牽著自己的手一起走。懿皇貴妃的眉眼間露出了極溫柔的笑意。
翌日,鍾離果然得了昭帝的許可,來到了萬壽宮。懿皇貴妃雖已知他來意,還是耐心等他說完了,免得露了蘭茹和四喜的馬腳。
鍾離說罷討了口茶喝。懿皇貴妃微笑道:“那陛下是打算讓本宮立個什麼大功呢?”
鍾離也微笑道:“陛下說他不懂女人的心思,讓娘娘自己看著辦,隨便什麼都行。”
懿皇貴妃面上依舊笑得溫和知禮,但其中還是隱隱透出了些尷尬:女人最討厭的,可不就是“隨便”二字嘛。
“真是多謝你跑了這一趟,本宮明白了,本宮會好好考慮的。”
鍾離告辭後,懿皇貴妃躺在美人榻上,發了半晌的愁:要立大功,就必得先有大亂。這場大亂從哪兒來?如何才能既不傷人又能引起朝廷重視?昭帝還真是丟了個大難題給她。一氣之下,她想,今晚不讓他留宿萬壽宮好了。
昭帝卻為自己這個“好主意”感到興高采烈,晚上理政務便跑來萬壽宮邀功。誰成想等進了內殿,卻發現裡頭烏漆嘛黑的,連個燈燭都沒點,更別說前來迎接服侍的宮人了。
昭帝傻了眼。好在懿皇貴妃到底怕他磕著伴著,還給窗子拉開了一些。稀薄的月光照射進來,昭帝輕手輕腳走到那飄動的紗帳前,故意裝作跌了一跤的樣子,“唉喲”一聲倒在了榻上。
萬正澤仍舊是由宮人引路,以謙恭之態進了萬壽宮。抬眼一瞧,只見萬壽宮比之從前更為奢華了。他不由微微嘆氣。
“臣見過皇貴妃娘娘。”
已是半鬢白髮的萬正澤在女兒面前低頭下跪,惹得懿皇貴妃一陣心酸。自從萬太后去後,她一直想見父親來著,卻為著怕給昭帝招來朝中流言才一直忍著。如今父女相見,卻仍受縛於繁重規矩,不能坦白相對,實在令人唏噓。
懿皇貴妃乾脆摒退眾人,只留父親在堂中。萬正澤這才敢開口道:“臣見娘娘宮中越發奢華了,不得不提醒娘娘一句‘登高跌重’啊。”
他知道女兒向來聰明,故而沒將話說得太滿,只這一句也就夠了。卻不料懿皇貴妃輕聲笑道:“父親這就開始擔心了,是怕女兒將來走了萬太后的老路嗎?然女兒是貼了心思也要坐到她的位置上去的。”
萬正澤大驚道:“娘娘,此話萬不可亂說啊!”
懿皇貴妃站起身,慢步走到花窗前,拂弄著一枝伸進窗子的青綠枝椏說道:“依著陛下對本宮的情誼,本宮遲早會做到皇后、太后之位。不過本宮可比姑姑清醒多了,斷不會將自己逼上絕路的。”
萬正澤像是不認識般看著女兒,嘴唇哆嗦著,一時不知該說什麼好了。
懿皇貴妃又說道:“本宮入宮這麼多年,早已看慣了各種傾軋,也得出了一個最好的教訓:身在高位不一定能保得平安,但不在高位,就一定不能保得平安。本宮就是要讓這萬壽宮奢華無比,才能時時提醒自己是誰,提醒後宮諸人本宮是誰。”
她語氣淡然,卻露出了一絲令萬正澤再也看不明白的笑意:“因此父親不必再勸了。父親此行天南海北,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相見。父親一定要保重自己,女兒也會在後宮,努力為父親提供最大限度的幫助。”
萬正澤微微閉眼嘆息。經歷了這麼多,他的女兒到底是長大了,早已不是當年對萬太后屈膝侍奉的小丫頭。她的見識與野心早已不是自己能掌控的了。萬正澤不再多說,父女兩人又一番珍重道別後,他便離開了。
懿皇貴妃送走父親,又站在窗前深思許久。
她所說的話並非空穴來風。回歸御前的四喜前兩日託了蘭茹告訴她,說昭帝曾在勤政殿與鍾離提過封后之事。
昭帝原話是這樣對鍾離說的:“如今內憂外患皆已平息,朕也總算能得個空閒立後了。只是朝中那幫老臣定會拼死反對,說什麼萬家有罪,不宜立後什麼的。你說朕要不要態度強硬點,誰敢多嘴就把他轟出朝堂去?”
這話只是開玩笑的。但以鍾離的性子,他卻給當真了。鍾離想了一下昭帝將老臣們轟出朝堂的熱鬧畫面,趕緊勸說道:“陛下千萬別啊。不如這樣,您讓皇貴妃娘娘再在什麼事兒上立個大功,先堵住他們的嘴,再迅速立後。這樣等他們反應過來,不也就生米煮成熟飯了?”
昭帝皺眉想了一想,拍著鍾離肩膀讚嘆道:“妙啊!真虧你能想得出來!朕這就去和她商議!”
鍾離又嘆氣攔勸道:“陛下,您直接去勸皇嫂給自己找法子當皇后,也未免太尷尬了。還是我去吧。”
這些話,都讓站在門外的四喜給聽見了。他又告訴了蘭茹,蘭茹又告訴了懿皇貴妃。
懿皇貴妃聽後,只覺得滿臉尷尬——她一個本就該當皇后的,如今居然還要想法子給自己個台階上去,真是荒謬。不過鍾離說得沒錯,也只有這樣,才能堵住那些冥頑不靈的老臣們的嘴。
畢竟,她如今沒了能撐腰的娘家,就只能自己獨步前行了。幸而身邊還有個他,會牽著自己的手一起走。懿皇貴妃的眉眼間露出了極溫柔的笑意。
翌日,鍾離果然得了昭帝的許可,來到了萬壽宮。懿皇貴妃雖已知他來意,還是耐心等他說完了,免得露了蘭茹和四喜的馬腳。
鍾離說罷討了口茶喝。懿皇貴妃微笑道:“那陛下是打算讓本宮立個什麼大功呢?”
鍾離也微笑道:“陛下說他不懂女人的心思,讓娘娘自己看著辦,隨便什麼都行。”
懿皇貴妃面上依舊笑得溫和知禮,但其中還是隱隱透出了些尷尬:女人最討厭的,可不就是“隨便”二字嘛。
“真是多謝你跑了這一趟,本宮明白了,本宮會好好考慮的。”
鍾離告辭後,懿皇貴妃躺在美人榻上,發了半晌的愁:要立大功,就必得先有大亂。這場大亂從哪兒來?如何才能既不傷人又能引起朝廷重視?昭帝還真是丟了個大難題給她。一氣之下,她想,今晚不讓他留宿萬壽宮好了。
昭帝卻為自己這個“好主意”感到興高采烈,晚上理政務便跑來萬壽宮邀功。誰成想等進了內殿,卻發現裡頭烏漆嘛黑的,連個燈燭都沒點,更別說前來迎接服侍的宮人了。
昭帝傻了眼。好在懿皇貴妃到底怕他磕著伴著,還給窗子拉開了一些。稀薄的月光照射進來,昭帝輕手輕腳走到那飄動的紗帳前,故意裝作跌了一跤的樣子,“唉喲”一聲倒在了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