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頁
這娃娃突然出現在宴會之上,讓不少人都驚了一跳。他的眉目與皇帝生得是一模一樣,說不是皇子都沒人信。沒看台上的皇貴妃鼻子都快氣歪了嘛。
一番查探後,確定了蘇閒之的身份。皇帝不是特別在意,但畢竟是自己的血脈,還是認了回來。況且宮裡已經一年多沒有皇兒誕生了,蘇閒之的出現多少讓他舒心了些。
而皇貴妃這邊知道真相後,將當年誤事的小太監和涉事之人殺了個遍,但過了明路的蘇閒之卻是輕易動不得。不僅是因為他入了皇帝的眼,還因為宴會上那一抱,給兩個年歲相差不大的孩子抱出友誼來了。
從三歲起,蘇閒之離開冷宮,過上了錦衣玉食的日子。或許是三歲前缺了吃食,他特別在意口舌之欲,成日想著吃的,生生從個小瘦猴變成了個珠圓玉潤的小胖子。
他整日吃喝玩樂,還老讀些奇奇怪怪的閒書,一點上進心都沒有。但由於嘴甜和那雙看著就覺真誠的眼睛,他與其他皇子的關係尚可,倒沒什麼人敵視他。唯一視他作眼中釘的,便是皇貴妃了。皇貴妃視蘇閒之的存在為自己的恥辱,總想著暗中除掉他。
然而蘇閒之這人運氣是真的好,不是加了毒藥的湯意外灑了,就是突發奇想不在自己的房間睡而避開了毒煙,最後弄得皇貴妃都魔怔了,昏頭派出了刺客,還被恰好進宮的胡廣青攪黃。
只是這麼一來,皇貴妃也暴露了。順藤摸瓜,皇帝發現了她這些年做的許多許多齷齪事,一邊罵著“毒婦”一邊賜死了她,轉頭還補償了蘇閒之許多銀兩和御膳,樂得啥也不知道的小胖墩找不著北。
這樣,蘇閒之的日子過得還真不錯。直到成年之際,要封王分府了,皇帝眼睛一瞥,也不多想,給了他個“閒”字。別人都在背地裡笑話他,他倒覺得這個名號很合適,跟撿到寶似的樂呵呵的。
其他幾個皇子分府後由於不善經營,日子都過得苦哈哈的,但好歹家中還有賢妻和美妾。只有蘇閒之沒母妃說親,自己又不上心,為數不多的親事還被他有意無意弄沒了,因此直到出府還是獨人一個。
作為多年好友,胡廣青是頗為憂心,好友今後這日子可怎麼過?可蘇閒之倒好,依舊是那副慢悠悠的樣子,一點都不擔心。
得,皇帝不急太監急,胡廣青也沒轍了。看著王府破爛又冷清的樣子,他只得留些銀兩給他,千叮嚀萬囑咐,好好修繕王府,找些靠譜的僕人,有麻煩了一定要來將軍府找他。
結果過陣子再去,閒王府還是那副樣子,就多了個顫顫巍巍的老管家。一問,銀子呢?贈給路邊的白痴了。就這老管家還是路邊撿來的呢。
把胡廣青給氣得啊,恨不得把蘇閒之直接拉回將軍府住得了。一氣之下,他也不管了,等著蘇閒之吃點教訓再說吧。
然而,蘇閒之大手一揮,教訓是什麼?不存在的。
那老管家看著病殃殃,好像馬上就要去見閻王似的,背景可神秘的很,還神出鬼沒。每隔幾日,他便找來些人,個個身懷絕技,不是善木工便是善女紅,將整個王府打點的是巴巴適適,偏偏還不要一分錢,只是呆上幾日便會離開。
蘇閒之也是心大,這麼多陌生人在府里來來往往,他也不在意,只自己的日子過舒坦就是了。
後來胡廣青才知道,原來那老管家是江湖上一奇人,身邊朋友無數,這次也是受了蘇閒之的恩惠,才留在他身邊報恩。只是這恩也不是太長久,幾個月下來,也足夠了,便要走了。
胡廣青心道,這下你總要吃點苦頭了吧?
然而老天爺用事實打了他的臉,表示苦頭是什麼?我的兒子,天選之子,不可能有苦頭的。
老管家離開才沒幾天,蘇閒之連家裡的餘糧都還沒吃完呢,便又有人找上門了。他帶著白銀萬兩,恭恭敬敬遞帖子拜訪,說是來感謝恩公當日施以援手。
原來,那人便是當日路邊的白痴。他本是南方的商人,走水路來京城,結果船翻貨沒,頭撞到石頭失憶了,撈起來充了僕人,整日只念叨著“我的錢啊我的錢”。
那日,蘇閒之見他念叨得厲害,也是心大,直接將身上的銀兩都給了他。轉頭,那銀兩要被主人家收去,商人不肯,爭執著頭碰到桌子,竟就這樣恢復了記憶。
有了記憶,商人便脫離了僕人的身份,帶著恩公給的銀兩,回到南方老家去處理事務了。這商人在南方的生意還不小,也虧得他回去及時,將局面穩定下來了。
商人這次再來京城,一方面是為了感謝蘇閒之的恩情,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將自己的生意擴大到京城。
蘇閒之當時贈銀就是一時興起,本也沒想過回報,自然不會接受那萬兩白銀。兩人這樣你推我阻,最後商人一跺腳,拍板送了蘇閒之幾間商鋪,蘇閒之也只好接受。
就是這幾間商鋪,被蘇閒之稀里糊塗經營著,加之有商人的幫襯,最後竟然越做越大,蘇閒之積累的財富也一躍名列前茅。
看著這一切發生的胡廣青只能表示兩個字,服氣!
讓胡廣青服氣的不僅是這點,還有這幾年間,蘇閒之不僅是生意越做越紅火,連婚姻大事也被他自個兒給解決了。
說到這裡,被京城所有閨中少女懼怕、至今仍光杆一個的胡廣青忍不住流下了心酸的眼淚。
一番查探後,確定了蘇閒之的身份。皇帝不是特別在意,但畢竟是自己的血脈,還是認了回來。況且宮裡已經一年多沒有皇兒誕生了,蘇閒之的出現多少讓他舒心了些。
而皇貴妃這邊知道真相後,將當年誤事的小太監和涉事之人殺了個遍,但過了明路的蘇閒之卻是輕易動不得。不僅是因為他入了皇帝的眼,還因為宴會上那一抱,給兩個年歲相差不大的孩子抱出友誼來了。
從三歲起,蘇閒之離開冷宮,過上了錦衣玉食的日子。或許是三歲前缺了吃食,他特別在意口舌之欲,成日想著吃的,生生從個小瘦猴變成了個珠圓玉潤的小胖子。
他整日吃喝玩樂,還老讀些奇奇怪怪的閒書,一點上進心都沒有。但由於嘴甜和那雙看著就覺真誠的眼睛,他與其他皇子的關係尚可,倒沒什麼人敵視他。唯一視他作眼中釘的,便是皇貴妃了。皇貴妃視蘇閒之的存在為自己的恥辱,總想著暗中除掉他。
然而蘇閒之這人運氣是真的好,不是加了毒藥的湯意外灑了,就是突發奇想不在自己的房間睡而避開了毒煙,最後弄得皇貴妃都魔怔了,昏頭派出了刺客,還被恰好進宮的胡廣青攪黃。
只是這麼一來,皇貴妃也暴露了。順藤摸瓜,皇帝發現了她這些年做的許多許多齷齪事,一邊罵著“毒婦”一邊賜死了她,轉頭還補償了蘇閒之許多銀兩和御膳,樂得啥也不知道的小胖墩找不著北。
這樣,蘇閒之的日子過得還真不錯。直到成年之際,要封王分府了,皇帝眼睛一瞥,也不多想,給了他個“閒”字。別人都在背地裡笑話他,他倒覺得這個名號很合適,跟撿到寶似的樂呵呵的。
其他幾個皇子分府後由於不善經營,日子都過得苦哈哈的,但好歹家中還有賢妻和美妾。只有蘇閒之沒母妃說親,自己又不上心,為數不多的親事還被他有意無意弄沒了,因此直到出府還是獨人一個。
作為多年好友,胡廣青是頗為憂心,好友今後這日子可怎麼過?可蘇閒之倒好,依舊是那副慢悠悠的樣子,一點都不擔心。
得,皇帝不急太監急,胡廣青也沒轍了。看著王府破爛又冷清的樣子,他只得留些銀兩給他,千叮嚀萬囑咐,好好修繕王府,找些靠譜的僕人,有麻煩了一定要來將軍府找他。
結果過陣子再去,閒王府還是那副樣子,就多了個顫顫巍巍的老管家。一問,銀子呢?贈給路邊的白痴了。就這老管家還是路邊撿來的呢。
把胡廣青給氣得啊,恨不得把蘇閒之直接拉回將軍府住得了。一氣之下,他也不管了,等著蘇閒之吃點教訓再說吧。
然而,蘇閒之大手一揮,教訓是什麼?不存在的。
那老管家看著病殃殃,好像馬上就要去見閻王似的,背景可神秘的很,還神出鬼沒。每隔幾日,他便找來些人,個個身懷絕技,不是善木工便是善女紅,將整個王府打點的是巴巴適適,偏偏還不要一分錢,只是呆上幾日便會離開。
蘇閒之也是心大,這麼多陌生人在府里來來往往,他也不在意,只自己的日子過舒坦就是了。
後來胡廣青才知道,原來那老管家是江湖上一奇人,身邊朋友無數,這次也是受了蘇閒之的恩惠,才留在他身邊報恩。只是這恩也不是太長久,幾個月下來,也足夠了,便要走了。
胡廣青心道,這下你總要吃點苦頭了吧?
然而老天爺用事實打了他的臉,表示苦頭是什麼?我的兒子,天選之子,不可能有苦頭的。
老管家離開才沒幾天,蘇閒之連家裡的餘糧都還沒吃完呢,便又有人找上門了。他帶著白銀萬兩,恭恭敬敬遞帖子拜訪,說是來感謝恩公當日施以援手。
原來,那人便是當日路邊的白痴。他本是南方的商人,走水路來京城,結果船翻貨沒,頭撞到石頭失憶了,撈起來充了僕人,整日只念叨著“我的錢啊我的錢”。
那日,蘇閒之見他念叨得厲害,也是心大,直接將身上的銀兩都給了他。轉頭,那銀兩要被主人家收去,商人不肯,爭執著頭碰到桌子,竟就這樣恢復了記憶。
有了記憶,商人便脫離了僕人的身份,帶著恩公給的銀兩,回到南方老家去處理事務了。這商人在南方的生意還不小,也虧得他回去及時,將局面穩定下來了。
商人這次再來京城,一方面是為了感謝蘇閒之的恩情,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將自己的生意擴大到京城。
蘇閒之當時贈銀就是一時興起,本也沒想過回報,自然不會接受那萬兩白銀。兩人這樣你推我阻,最後商人一跺腳,拍板送了蘇閒之幾間商鋪,蘇閒之也只好接受。
就是這幾間商鋪,被蘇閒之稀里糊塗經營著,加之有商人的幫襯,最後竟然越做越大,蘇閒之積累的財富也一躍名列前茅。
看著這一切發生的胡廣青只能表示兩個字,服氣!
讓胡廣青服氣的不僅是這點,還有這幾年間,蘇閒之不僅是生意越做越紅火,連婚姻大事也被他自個兒給解決了。
說到這裡,被京城所有閨中少女懼怕、至今仍光杆一個的胡廣青忍不住流下了心酸的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