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
皇帝靠近,輕輕的喚:“吳桑……”
吳桑抬起頭,看著向他伸過來的手,又順著手,看向手的主人。
他的面容異常柔和,雙眸如海,不再是往昔瘋狂的占有和霸道,此刻只帶著沒有底線的包容和深qíng,道:“沒關係,我都隨你,只要你別悲傷。”
吳桑的手抖得厲害,終於抓住他的,攀附著他站直了,道:“我恨你。”
他點頭,道:“我知道。”
吳桑看進他的眼睛裡,bī著自己承認,道:“我愛你。”
淚水毫無徵兆地從皇帝的眼睛中洶湧而出,他沒有像往常抬頭讓眼淚倒流,他依舊凝視著吳桑,任淚水肆意流淌,笑著道:“我也愛你。”說完,又補充道:“非常愛。”
作者有話說:偶是遲到的end這個結局大家滿意否?
☆、番外之六王
御書房內,琺瑯shòu嘴裡薰香娉娉裊裊,一絲一縷地滲透在空氣中。
內侍們垂首而立,斂著眉目。
只有一人的嘆氣,一聲接著一聲,一下緊似一下。
嘆完了,又偷偷去看皇帝的反應。
高位上的皇帝眉頭都沒有動一下,只閱著奏摺,把嘆氣聲當絲竹之樂來聽。
坐在下面的人無趣了,終於忍不住開口:“皇兄啊,臣弟無聊啊——”
“無聊?”皇帝放下手中的奏摺,手微微一攤,伶俐的內侍就遞上了另外一本。
皇帝眼皮子都沒有抬一下,道:“替朕去邊州一趟吧。”
“別別——”六王一聽要去邊州,頓時苦了臉,道:“皇兄,你就饒了臣弟吧,邊州苦寒,臣弟身子弱,風寒剛好,剛剛好。”
“邊州苦寒?”皇帝總算是抬了下眉,看向了自己的六弟,道:“朕怎麼覺得六弟以前可是偏愛這苦寒之地。”
六王低了個頭,不說話了。
在心中感慨,這吳桑回來了,好是好的。起碼皇兄不會整日yīn著個臉,到處去尋別人錯了。可是原來皇兄心qíng舒暢之餘竟還有揶揄別人的樂趣。這是六王也剛剛發現的。
這樂趣是個好樂趣,但是如果自己成了那個被揶揄的對象,就不是個好樂趣了。
邊州,邊州,一來一回就三個月了,等自己回來,不知道那人是不是又要走了。
打死他也不要去的。
六王心思一動,覷著皇帝道:“要不,臣弟去看看吳大人在做什麼。”
說完作勢就要起來。
“站住。”皇帝開口,道:“他在忙,不要去吵他。要麼就自己回府去。”
六王終於老實地不動了。他也知道自己平時再忤逆皇帝也不會真罰他,但是牽涉到吳桑,還是聽皇帝話的好。
要知道他今天可是有求而來的。
可是這麼gān坐著,又有什麼意思呢……
坐在殿下的人只靜了一會,又開始嘆氣,道:“皇兄,臣弟苦哇———”
那聲音聽得內侍都jī皮疙瘩一地,倒是皇帝還是鎮定自若。
批完了手中的摺子,皇帝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對一邊的奉安道:“去看看吳桑好了沒。”想了想又道:“別催著他,他若還沒好,先讓他吃點點心墊一墊。”
凌琰年紀見長,吳桑司學已經不大忙了,前段時間跟皇帝說,要不把以前運送奏摺的差事也jiāo給他做。
以前皇帝是沒有辦法,為了見吳桑,不得不讓他每天早起晚回的,現在人都在自己身邊了,哪裡還捨得。於是只說,那邊有了人選,讓吳桑去翰林院修撰。
可才修了幾日,吳桑日日回來的遲,總說修撰關係天下士林儒學,不能懈怠。
皇帝提了幾次,吳桑沒有表態。
皇帝心中暗悔,面上卻不敢再說了,只是悄悄多撥了一些人手過去。
吳桑今日回來的比往常要早一些。
一進來看到坐在椅子上的六王神采奕奕,雙目放光地看著他。
心中不免納悶,不禁將目光投向了皇帝。
皇帝看到吳桑,笑了笑,回頭從內侍的手中接過濕毛巾,替吳桑擦拭。
這雙手十指修長,圓潤的指甲泛著粉色的光澤,如jīng心雕琢出來的玉石。
皇帝忍下想要低頭去吻的衝動,只一根一根指頭的擦拭。
吳桑立在一旁任皇帝動作,被六王的灼灼目光看得不太自在,問道:“六王怎麼了?”
皇帝開口,道:“別理他,不過是讓寧思修去一趟江州欽查堤壩而已。”
六王嘆氣了一個下午,嗓子竟然還沒有啞,道:“皇兄好福氣啊,摟著意中人,不用體會相思苦啊。”
幽幽的語氣,如同深閨中的怨婦一般。
吳桑覺得國事為大,江州去年洪澇死了不少人,於是也寬慰道:“江州來回大概半月光景,六王忍忍也就過去了。”
六王聽到吳桑也這麼說,忍不住怪叫一聲,道:“小桑,小桑,你怎麼和皇兄一樣狠啊。本王記得你以前可是對本王比對皇兄要親厚得多啊。”
皇帝拉著吳桑往側殿走。
內侍已經將菜餚擺上了桌子。
六王也大喇喇地入了坐,看了兩人半晌,道:“左右不過無事,小桑,你也不要去修那些破書了,不如出宮陪本王玩幾天?”
皇帝掃了六王一眼,起身給吳桑盛湯,道:“吳桑,你想要去哪,朕陪你去。”
言下之意十分明顯。
吳桑抬頭看著皇帝,笑著搖頭道:“臣哪裡也不想去,只想著把《老訓》先修好。”
六王哭喪著臉,道:“吳桑,你可真是不夠qíng義啊,想那年你來參加科舉的時候,本王可是對你讚賞有加啊……”
六王話是對著吳桑說的,眼睛卻滴溜溜的看著皇帝。
“好了。”果然,皇帝如六王所願的打斷了他的話,道:“寧思修身為御史中丞,一年不過一次皇差,已經少了。你再不讓他出去,他遲早要知道是你在從中作梗。”
六王嘴角撇了撇,他知道皇兄說的在理,但是他就是不想寧思修走那麼遠。
以前他不肯回來,這年年的相思也能熬下去。可是人來了京城,日日可見,卻反而連半個月都捱不住了。
皇帝看一眼六王,話鋒一轉,道:“他這一趟是要走的,但是朕也沒有說,你非得留在京城不可。”
六王本來黯淡的眉目又亮了起來。跟皇兄磨了一個下午的事qíng,總算是金口玉言答應了。
也不打攪兩位的溫馨晚飯時間了,轉身就準備出宮,琢磨著收拾東西了。
六王走了幾步,又重新回來,拉著吳桑的手,苦口婆心地道:“小桑啊,你可千萬別再離開皇兄啊,皇兄對你這麼好,你可要珍惜啊。沒有你不行啊……”
底下沒有說出口的一層意思是,有你在,我們好辦事啊。
吳桑的面上泛著一層清雅的光澤,笑得溫厚中帶幾絲不易察覺的羞赧,道:“臣知道了。”
吳桑抬起頭,看著向他伸過來的手,又順著手,看向手的主人。
他的面容異常柔和,雙眸如海,不再是往昔瘋狂的占有和霸道,此刻只帶著沒有底線的包容和深qíng,道:“沒關係,我都隨你,只要你別悲傷。”
吳桑的手抖得厲害,終於抓住他的,攀附著他站直了,道:“我恨你。”
他點頭,道:“我知道。”
吳桑看進他的眼睛裡,bī著自己承認,道:“我愛你。”
淚水毫無徵兆地從皇帝的眼睛中洶湧而出,他沒有像往常抬頭讓眼淚倒流,他依舊凝視著吳桑,任淚水肆意流淌,笑著道:“我也愛你。”說完,又補充道:“非常愛。”
作者有話說:偶是遲到的end這個結局大家滿意否?
☆、番外之六王
御書房內,琺瑯shòu嘴裡薰香娉娉裊裊,一絲一縷地滲透在空氣中。
內侍們垂首而立,斂著眉目。
只有一人的嘆氣,一聲接著一聲,一下緊似一下。
嘆完了,又偷偷去看皇帝的反應。
高位上的皇帝眉頭都沒有動一下,只閱著奏摺,把嘆氣聲當絲竹之樂來聽。
坐在下面的人無趣了,終於忍不住開口:“皇兄啊,臣弟無聊啊——”
“無聊?”皇帝放下手中的奏摺,手微微一攤,伶俐的內侍就遞上了另外一本。
皇帝眼皮子都沒有抬一下,道:“替朕去邊州一趟吧。”
“別別——”六王一聽要去邊州,頓時苦了臉,道:“皇兄,你就饒了臣弟吧,邊州苦寒,臣弟身子弱,風寒剛好,剛剛好。”
“邊州苦寒?”皇帝總算是抬了下眉,看向了自己的六弟,道:“朕怎麼覺得六弟以前可是偏愛這苦寒之地。”
六王低了個頭,不說話了。
在心中感慨,這吳桑回來了,好是好的。起碼皇兄不會整日yīn著個臉,到處去尋別人錯了。可是原來皇兄心qíng舒暢之餘竟還有揶揄別人的樂趣。這是六王也剛剛發現的。
這樂趣是個好樂趣,但是如果自己成了那個被揶揄的對象,就不是個好樂趣了。
邊州,邊州,一來一回就三個月了,等自己回來,不知道那人是不是又要走了。
打死他也不要去的。
六王心思一動,覷著皇帝道:“要不,臣弟去看看吳大人在做什麼。”
說完作勢就要起來。
“站住。”皇帝開口,道:“他在忙,不要去吵他。要麼就自己回府去。”
六王終於老實地不動了。他也知道自己平時再忤逆皇帝也不會真罰他,但是牽涉到吳桑,還是聽皇帝話的好。
要知道他今天可是有求而來的。
可是這麼gān坐著,又有什麼意思呢……
坐在殿下的人只靜了一會,又開始嘆氣,道:“皇兄,臣弟苦哇———”
那聲音聽得內侍都jī皮疙瘩一地,倒是皇帝還是鎮定自若。
批完了手中的摺子,皇帝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對一邊的奉安道:“去看看吳桑好了沒。”想了想又道:“別催著他,他若還沒好,先讓他吃點點心墊一墊。”
凌琰年紀見長,吳桑司學已經不大忙了,前段時間跟皇帝說,要不把以前運送奏摺的差事也jiāo給他做。
以前皇帝是沒有辦法,為了見吳桑,不得不讓他每天早起晚回的,現在人都在自己身邊了,哪裡還捨得。於是只說,那邊有了人選,讓吳桑去翰林院修撰。
可才修了幾日,吳桑日日回來的遲,總說修撰關係天下士林儒學,不能懈怠。
皇帝提了幾次,吳桑沒有表態。
皇帝心中暗悔,面上卻不敢再說了,只是悄悄多撥了一些人手過去。
吳桑今日回來的比往常要早一些。
一進來看到坐在椅子上的六王神采奕奕,雙目放光地看著他。
心中不免納悶,不禁將目光投向了皇帝。
皇帝看到吳桑,笑了笑,回頭從內侍的手中接過濕毛巾,替吳桑擦拭。
這雙手十指修長,圓潤的指甲泛著粉色的光澤,如jīng心雕琢出來的玉石。
皇帝忍下想要低頭去吻的衝動,只一根一根指頭的擦拭。
吳桑立在一旁任皇帝動作,被六王的灼灼目光看得不太自在,問道:“六王怎麼了?”
皇帝開口,道:“別理他,不過是讓寧思修去一趟江州欽查堤壩而已。”
六王嘆氣了一個下午,嗓子竟然還沒有啞,道:“皇兄好福氣啊,摟著意中人,不用體會相思苦啊。”
幽幽的語氣,如同深閨中的怨婦一般。
吳桑覺得國事為大,江州去年洪澇死了不少人,於是也寬慰道:“江州來回大概半月光景,六王忍忍也就過去了。”
六王聽到吳桑也這麼說,忍不住怪叫一聲,道:“小桑,小桑,你怎麼和皇兄一樣狠啊。本王記得你以前可是對本王比對皇兄要親厚得多啊。”
皇帝拉著吳桑往側殿走。
內侍已經將菜餚擺上了桌子。
六王也大喇喇地入了坐,看了兩人半晌,道:“左右不過無事,小桑,你也不要去修那些破書了,不如出宮陪本王玩幾天?”
皇帝掃了六王一眼,起身給吳桑盛湯,道:“吳桑,你想要去哪,朕陪你去。”
言下之意十分明顯。
吳桑抬頭看著皇帝,笑著搖頭道:“臣哪裡也不想去,只想著把《老訓》先修好。”
六王哭喪著臉,道:“吳桑,你可真是不夠qíng義啊,想那年你來參加科舉的時候,本王可是對你讚賞有加啊……”
六王話是對著吳桑說的,眼睛卻滴溜溜的看著皇帝。
“好了。”果然,皇帝如六王所願的打斷了他的話,道:“寧思修身為御史中丞,一年不過一次皇差,已經少了。你再不讓他出去,他遲早要知道是你在從中作梗。”
六王嘴角撇了撇,他知道皇兄說的在理,但是他就是不想寧思修走那麼遠。
以前他不肯回來,這年年的相思也能熬下去。可是人來了京城,日日可見,卻反而連半個月都捱不住了。
皇帝看一眼六王,話鋒一轉,道:“他這一趟是要走的,但是朕也沒有說,你非得留在京城不可。”
六王本來黯淡的眉目又亮了起來。跟皇兄磨了一個下午的事qíng,總算是金口玉言答應了。
也不打攪兩位的溫馨晚飯時間了,轉身就準備出宮,琢磨著收拾東西了。
六王走了幾步,又重新回來,拉著吳桑的手,苦口婆心地道:“小桑啊,你可千萬別再離開皇兄啊,皇兄對你這麼好,你可要珍惜啊。沒有你不行啊……”
底下沒有說出口的一層意思是,有你在,我們好辦事啊。
吳桑的面上泛著一層清雅的光澤,笑得溫厚中帶幾絲不易察覺的羞赧,道:“臣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