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
幼稚的跟孩子一般,卻叫鸞玉心頭一暖。
“你總是這樣執著。”
這話平白讓陸玉安想起李旦在涇河邊說的話,他心裡的弦驟然繃緊,荒誕怪異的事情,他雖然不信,可各種猜疑還是會不斷浮現。
“李旦說的可是真的?”
“他跟你說什麼了?”鸞玉頓了頓,握緊他的手,與他相對而立。
“他跟我說了一堆古怪的話,我以為他瘋了,可細細想來,若他瘋了,也不會說的那般篤定悲痛。
他說你會死...”
“人都會死,朝宗,不管他跟你說了什麼,你只要記住,我永遠相信且支持你的所有決策,因為有你在,我一定沒事。”
青絲掃過陸玉安的下巴,兩人靠在一起,能聽得到彼此的心跳,鸞玉的手撫在陸玉安胸口,慢慢描繪出一個容字。
“別動齊王。”
第75章
登州自打重修堤壩以來,各項支出花銷著實不少,呂文登雖然官進兩級,到底也只是在地方上,銀子用的好像流水一般,隨著堤壩的日漸成形,所留也沒剩多少。
朝廷和地方上的官員重新勘測了地形,制定出更為妥善的圖紙。既能在海溢發生之時便捷疏導,又能利用堤壩的優勢,擋住氣勢洶洶的海水。疏與堵合理安排,將損害降到最低。
分水防沙,便與內河河道清理。這日呂文登剛從堤壩下來,迎面便看見一行馬車駛來,車輛低調掩不住富貴,在偏遠之地,很少看到這種軸寬的馬車。
來者既富又貴。
呂文登的褲腿挽著,兩隻袖子沾了泥污,他直起身子,眼睛微眯,馬車就在不遠處停了下來,來人沒有下車的意思。
入目便是一隻修長白皙的手,他挑起帘子,略顯消瘦的臉上帶了一絲淡淡的笑意,不食煙火氣。
呂文登連忙湊上前去,撲通一聲跪倒,“微臣見過齊王殿下。”
陸玉容抬起頭,望向遠處天海交界處,黃沙迷眼,咸腥味被風吹進車裡,連呼吸都變得舒暢許多。
“呂大人不必多禮。”
登州風土人情粗獷豪邁,有人見呂文登率先跪地,便紛紛投去疑問的目光,不少人還撐著臉,好奇的咧開嘴,陸玉容放下帘子,“呂大人,往後共事,勞煩你多照顧。”
呂文登一驚,連忙回道,“微臣定當盡心竭力。”
直到車轍滾成了兩條曲折的長線,那輛馬車漸漸消失在密林深處,呂文登方覺出自己的膝蓋沉重壓抑,這些天收到京城的信件,只說會有一位大人過來監工,卻沒想到這個人會是齊王陸玉容。
京城事物瞬息萬變,涉及到儲位更是人心惶惶。
“大人,那位是誰?”
呂文登嘆了口氣,“不該問的別問,趕緊去忙吧。”
曾經的燕王對自己有知遇之恩,他如今將齊王“流放”到東部邊陲,實則是想借自己的眼睛監視這位看起來清心寡欲的賢王。
真是做官好難吶。
鸞玉讀完鸞弘寫來的書信,稍稍鬆了口氣,他剛從疆場乘勝而歸,言語間儘是壯志未酬的惋惜,字里字外仿佛能看到他意氣風發的得意樣子。
她從前囑咐的事情,鸞弘像是沒放在心裡。
如意與如煙跟著興奮起來,“小世子長大了,公主該高興才是。小世子都在立軍功了,往後定遠王府必定能重振門楣。”
“公主,你瞧瞧,我給小世子縫了個墜子,他能用在劍尾,掛著也不失男兒氣魄。”如煙將黃澄澄的劍穗拿到鸞玉跟前,如意笑道。
“還是太女孩氣了,咱們世子如今是個真正的男人,可不能佩戴這些女里女氣的東西。你瞧瞧我這個玩意,從巷子裡淘的,拉弓射箭佩戴上,不磨指頭。”
兩人嘰嘰喳喳興趣頗高,鸞玉則是滿身憂慮。
長此以往,鸞弘那不知天高地厚的性子早晚會惹下大禍。
定遠王府的大仇未報,她心中總有顧慮。父親跟梁帝,肅王之間的恩怨,鸞弘便是安放在他們跟前的危機,一日不除,他們終是難受。
如今雖有李旦幫襯,可總有他鞭長莫及的時候。
“我得回趟母國。”
“啊?”異口同聲的驚訝,如意蹦到她跟前,“公主,你開玩笑?”
現在的太子陸玉安有多寶貝她,恐怕門客都知道,一日不見那些補品源源不斷的往公主府送,他可絲毫不介意別人說什麼。
街頭巷尾碎嘴的多,不少人議論鸞玉與前太子陸玉明的婚事,也有人私下編纂了野史,趁熱打鐵,賣的很是火爆。
主要內容就是以陸玉安和鸞玉為典型,弟娶兄媳,弒父殺兄,大逆不道篡位的故事。
後來那個作坊被一窩端了,流傳下來的也就成了私藏本。
若是鸞玉想回梁國,少說也得月余,陸玉安能受得了嗎?
兩人對看了幾眼,“公主,你是有什麼事必須回去嗎?”
鸞玉往垂絲海棠上澆了些水,“必須回去。”
日後還有好些事情要忙,若是此時不走,將來繁瑣更難出門。大仇未報,她心裡不安。
顧衡從門外走進,一如既往的面無表情,他提著劍,身後還跟了個尾巴,不是秦望,還能有誰。
“你總是這樣執著。”
這話平白讓陸玉安想起李旦在涇河邊說的話,他心裡的弦驟然繃緊,荒誕怪異的事情,他雖然不信,可各種猜疑還是會不斷浮現。
“李旦說的可是真的?”
“他跟你說什麼了?”鸞玉頓了頓,握緊他的手,與他相對而立。
“他跟我說了一堆古怪的話,我以為他瘋了,可細細想來,若他瘋了,也不會說的那般篤定悲痛。
他說你會死...”
“人都會死,朝宗,不管他跟你說了什麼,你只要記住,我永遠相信且支持你的所有決策,因為有你在,我一定沒事。”
青絲掃過陸玉安的下巴,兩人靠在一起,能聽得到彼此的心跳,鸞玉的手撫在陸玉安胸口,慢慢描繪出一個容字。
“別動齊王。”
第75章
登州自打重修堤壩以來,各項支出花銷著實不少,呂文登雖然官進兩級,到底也只是在地方上,銀子用的好像流水一般,隨著堤壩的日漸成形,所留也沒剩多少。
朝廷和地方上的官員重新勘測了地形,制定出更為妥善的圖紙。既能在海溢發生之時便捷疏導,又能利用堤壩的優勢,擋住氣勢洶洶的海水。疏與堵合理安排,將損害降到最低。
分水防沙,便與內河河道清理。這日呂文登剛從堤壩下來,迎面便看見一行馬車駛來,車輛低調掩不住富貴,在偏遠之地,很少看到這種軸寬的馬車。
來者既富又貴。
呂文登的褲腿挽著,兩隻袖子沾了泥污,他直起身子,眼睛微眯,馬車就在不遠處停了下來,來人沒有下車的意思。
入目便是一隻修長白皙的手,他挑起帘子,略顯消瘦的臉上帶了一絲淡淡的笑意,不食煙火氣。
呂文登連忙湊上前去,撲通一聲跪倒,“微臣見過齊王殿下。”
陸玉容抬起頭,望向遠處天海交界處,黃沙迷眼,咸腥味被風吹進車裡,連呼吸都變得舒暢許多。
“呂大人不必多禮。”
登州風土人情粗獷豪邁,有人見呂文登率先跪地,便紛紛投去疑問的目光,不少人還撐著臉,好奇的咧開嘴,陸玉容放下帘子,“呂大人,往後共事,勞煩你多照顧。”
呂文登一驚,連忙回道,“微臣定當盡心竭力。”
直到車轍滾成了兩條曲折的長線,那輛馬車漸漸消失在密林深處,呂文登方覺出自己的膝蓋沉重壓抑,這些天收到京城的信件,只說會有一位大人過來監工,卻沒想到這個人會是齊王陸玉容。
京城事物瞬息萬變,涉及到儲位更是人心惶惶。
“大人,那位是誰?”
呂文登嘆了口氣,“不該問的別問,趕緊去忙吧。”
曾經的燕王對自己有知遇之恩,他如今將齊王“流放”到東部邊陲,實則是想借自己的眼睛監視這位看起來清心寡欲的賢王。
真是做官好難吶。
鸞玉讀完鸞弘寫來的書信,稍稍鬆了口氣,他剛從疆場乘勝而歸,言語間儘是壯志未酬的惋惜,字里字外仿佛能看到他意氣風發的得意樣子。
她從前囑咐的事情,鸞弘像是沒放在心裡。
如意與如煙跟著興奮起來,“小世子長大了,公主該高興才是。小世子都在立軍功了,往後定遠王府必定能重振門楣。”
“公主,你瞧瞧,我給小世子縫了個墜子,他能用在劍尾,掛著也不失男兒氣魄。”如煙將黃澄澄的劍穗拿到鸞玉跟前,如意笑道。
“還是太女孩氣了,咱們世子如今是個真正的男人,可不能佩戴這些女里女氣的東西。你瞧瞧我這個玩意,從巷子裡淘的,拉弓射箭佩戴上,不磨指頭。”
兩人嘰嘰喳喳興趣頗高,鸞玉則是滿身憂慮。
長此以往,鸞弘那不知天高地厚的性子早晚會惹下大禍。
定遠王府的大仇未報,她心中總有顧慮。父親跟梁帝,肅王之間的恩怨,鸞弘便是安放在他們跟前的危機,一日不除,他們終是難受。
如今雖有李旦幫襯,可總有他鞭長莫及的時候。
“我得回趟母國。”
“啊?”異口同聲的驚訝,如意蹦到她跟前,“公主,你開玩笑?”
現在的太子陸玉安有多寶貝她,恐怕門客都知道,一日不見那些補品源源不斷的往公主府送,他可絲毫不介意別人說什麼。
街頭巷尾碎嘴的多,不少人議論鸞玉與前太子陸玉明的婚事,也有人私下編纂了野史,趁熱打鐵,賣的很是火爆。
主要內容就是以陸玉安和鸞玉為典型,弟娶兄媳,弒父殺兄,大逆不道篡位的故事。
後來那個作坊被一窩端了,流傳下來的也就成了私藏本。
若是鸞玉想回梁國,少說也得月余,陸玉安能受得了嗎?
兩人對看了幾眼,“公主,你是有什麼事必須回去嗎?”
鸞玉往垂絲海棠上澆了些水,“必須回去。”
日後還有好些事情要忙,若是此時不走,將來繁瑣更難出門。大仇未報,她心裡不安。
顧衡從門外走進,一如既往的面無表情,他提著劍,身後還跟了個尾巴,不是秦望,還能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