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這你可真就說錯了,方才劉公公親自對外大喊,說高皇后太子夥同高相謀殺皇上,試圖逼宮造反。本王一心思慮一時情急,事後定然會跟父皇解釋。”
劉仁海低下頭,暗想,自己好像沒說的這麼直白吧。
“今夜還有好些事情需要解決,高相,本王著實沒時間與你浪費。在刑部待一段日子,然後本王會去看你,記住,務必守衛森嚴,我怕有人想要殺你。”
別有所思的笑意看的高相一個冷顫,他不明所以,甚至覺得惡寒,“除了你,還能有誰要殺我。”
“太多了,比如你親妹妹,這位果決狠厲的皇后娘娘,再比如,命大活下來的四公主...”
“你說什麼?!瑤兒還活著!”幾乎是異口同聲,高皇后從地上爬起來,站到高相面前,她的兩隻手凌空抓著,卻不敢去觸碰陸玉安的衣角,這姿勢有些詭異,強裝鎮定而又卑微如螻蟻。
“活著,卻比死了還難受。皇后娘娘,你心裡應該清楚。”
陸玉安特意頓了頓,高皇后冷冽的瞥向高相,“被自己最信任的人推進火坑,她現下,應當是恨死了你。”
“不是我,不是我,我沒想那般匆忙,就算嫁給李紳,他也得風風光光迎娶瑤兒..是他,是你,我的好哥哥,枉我一直信任你,掏心掏肺對你,你卻能踩著瑤兒的屍骨去給自己的兒子掙前途。”
“閉嘴!你沒看出來這是陸玉安挑撥離間!”高相氣的一哆嗦,恨不能將這個潑婦推倒在地。
“母后,救我...”細若蠅蚊的聲音自床腳傳來,陸玉明不知何時清醒了,右邊眼皮腫的老高,只露出一條細微的縫隙。
“少陵...”高皇后轉過頭,忽然啊了一聲,幾近嚎啕,“母后當年不該心慈手軟的,不該留下這個禍害..”
“蕭子良,將這三人嚴密看守,移送刑部大牢,沒有我的手諭,任何人不得靠近。”
“殿下,府里..公主果然下手了。”蕭子良猶豫再三,還是說了出來,“文南公主也回去了,六皇子確實沒走。”
他其實想問,是否要按照之前的計劃,將李旦按照私自潛入晉國的罪名,亂箭射死。
可是陸玉安此時的臉色,實在陰沉的有些駭人,也正是此刻,蕭子良才看出,燕王的帝王面相,已經顯現出來了。
“可傷他,但不要斃命。”
真是陰狠。
承德殿內,陸玉安坐在床前,旁邊便是恭敬的劉仁海,再無他人。
晉帝知道,他最喜歡的兒子就在身邊,連神色都變得放鬆起來,然而,當陸玉安開口的時候,晉帝卻忍不住渾身顫抖起來。
是驚慌,是意料之外的恐懼和不解,更多的是想跟陸玉安當面解釋的急迫。
可他什麼都做不了,只能躺在床上,任由陸玉安一個人低聲傾訴。
“你把深情演繹的爐火純青,就連自己都活在這一場虛妄當中。
父皇,從前我真的以為,你是寵愛母妃的,後來我慢慢知道了一些真相,便愈看你愈覺得可笑。
你與母妃的相識是你早就精心設計好的陷阱,那時候馮家是你制衡高家的倚仗,母妃是你壓制皇后的棋子。後來你不需要馮家了,自然也不再需要母妃,當然,你能一直欺騙她也好,可你為什麼告訴她真相,在她懷著我的時候。
告訴她外祖父戰死疆場的消息,父皇,最是無情帝王家。你跟我扮了這麼多年的父慈子孝,你不厭倦嗎?”
劉仁海巴不得有人趕緊叫他出去,或者有兩個塞子堵住耳朵,他發誓,他真的不想聽到這些當年的事實,他只想活著。
晉帝嘴唇動了動,眼角不覺留下一行淚,陸玉安伸手抹掉,復又用帕子擦拭乾淨。
“別哭了,假惺惺的可憐。”
他走到門口,喊了聲“蕭子良。”
那人進門,將手中的絹帛遞到陸玉安掌中,又反手合上門,退了出去。
黃底黑字,只差玉璽寶印。
“父皇,兒臣不怪你當年這樣做,你先是帝王,而後才是丈夫。可你不應該拿走母妃的性命,親眼看著她被皇后設計而坐視不理。
我怕惹你煩,便一早讓歐陽堅備好了聖旨,玉璽呢?”
他是對著晉帝問的,可劉仁海忍不住一哆嗦,眼睛不由得瞥向書案旁的博古架上。
“劉公公,勞你親自為本王拿過來大印,在父皇耳邊念完聖旨,順手蓋上吧。”
劉仁海雙膝一軟,陸玉安眼疾手快,長劍探出,接著他的膝蓋往上一提,厲色飛去,劉仁海這才回過神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皇太子品行不端,以下犯上,特明旨廢之。
朕登基以來,奉先皇遺詔,倦勤克己,用人為善。上行下效,不敢專橫自逸。三子陸玉安為宗室所囑,天命所歸,茲謹遵天授,昭告天地,宗廟以及社稷,授予寶冊,特立其為太子,移居東宮,以重晉國之統,撫天下四海。
朕患重疾,思朝堂萬事不可久曠,茲命太子陸玉安持玉璽升崇文殿,管理政務,安軍監國。百官所奏,皆由太子決之。
布告天下,咸使聞之。
元德二十九年七月”
劉仁海戰戰兢兢讀完那上面的旨意,又從紫檀木匣子裡取出玉璽,將要遞到陸玉安手裡,那人眼皮一橫,玉璽噌的蓋到旨意上,鮮紅奪目。
劉仁海低下頭,暗想,自己好像沒說的這麼直白吧。
“今夜還有好些事情需要解決,高相,本王著實沒時間與你浪費。在刑部待一段日子,然後本王會去看你,記住,務必守衛森嚴,我怕有人想要殺你。”
別有所思的笑意看的高相一個冷顫,他不明所以,甚至覺得惡寒,“除了你,還能有誰要殺我。”
“太多了,比如你親妹妹,這位果決狠厲的皇后娘娘,再比如,命大活下來的四公主...”
“你說什麼?!瑤兒還活著!”幾乎是異口同聲,高皇后從地上爬起來,站到高相面前,她的兩隻手凌空抓著,卻不敢去觸碰陸玉安的衣角,這姿勢有些詭異,強裝鎮定而又卑微如螻蟻。
“活著,卻比死了還難受。皇后娘娘,你心裡應該清楚。”
陸玉安特意頓了頓,高皇后冷冽的瞥向高相,“被自己最信任的人推進火坑,她現下,應當是恨死了你。”
“不是我,不是我,我沒想那般匆忙,就算嫁給李紳,他也得風風光光迎娶瑤兒..是他,是你,我的好哥哥,枉我一直信任你,掏心掏肺對你,你卻能踩著瑤兒的屍骨去給自己的兒子掙前途。”
“閉嘴!你沒看出來這是陸玉安挑撥離間!”高相氣的一哆嗦,恨不能將這個潑婦推倒在地。
“母后,救我...”細若蠅蚊的聲音自床腳傳來,陸玉明不知何時清醒了,右邊眼皮腫的老高,只露出一條細微的縫隙。
“少陵...”高皇后轉過頭,忽然啊了一聲,幾近嚎啕,“母后當年不該心慈手軟的,不該留下這個禍害..”
“蕭子良,將這三人嚴密看守,移送刑部大牢,沒有我的手諭,任何人不得靠近。”
“殿下,府里..公主果然下手了。”蕭子良猶豫再三,還是說了出來,“文南公主也回去了,六皇子確實沒走。”
他其實想問,是否要按照之前的計劃,將李旦按照私自潛入晉國的罪名,亂箭射死。
可是陸玉安此時的臉色,實在陰沉的有些駭人,也正是此刻,蕭子良才看出,燕王的帝王面相,已經顯現出來了。
“可傷他,但不要斃命。”
真是陰狠。
承德殿內,陸玉安坐在床前,旁邊便是恭敬的劉仁海,再無他人。
晉帝知道,他最喜歡的兒子就在身邊,連神色都變得放鬆起來,然而,當陸玉安開口的時候,晉帝卻忍不住渾身顫抖起來。
是驚慌,是意料之外的恐懼和不解,更多的是想跟陸玉安當面解釋的急迫。
可他什麼都做不了,只能躺在床上,任由陸玉安一個人低聲傾訴。
“你把深情演繹的爐火純青,就連自己都活在這一場虛妄當中。
父皇,從前我真的以為,你是寵愛母妃的,後來我慢慢知道了一些真相,便愈看你愈覺得可笑。
你與母妃的相識是你早就精心設計好的陷阱,那時候馮家是你制衡高家的倚仗,母妃是你壓制皇后的棋子。後來你不需要馮家了,自然也不再需要母妃,當然,你能一直欺騙她也好,可你為什麼告訴她真相,在她懷著我的時候。
告訴她外祖父戰死疆場的消息,父皇,最是無情帝王家。你跟我扮了這麼多年的父慈子孝,你不厭倦嗎?”
劉仁海巴不得有人趕緊叫他出去,或者有兩個塞子堵住耳朵,他發誓,他真的不想聽到這些當年的事實,他只想活著。
晉帝嘴唇動了動,眼角不覺留下一行淚,陸玉安伸手抹掉,復又用帕子擦拭乾淨。
“別哭了,假惺惺的可憐。”
他走到門口,喊了聲“蕭子良。”
那人進門,將手中的絹帛遞到陸玉安掌中,又反手合上門,退了出去。
黃底黑字,只差玉璽寶印。
“父皇,兒臣不怪你當年這樣做,你先是帝王,而後才是丈夫。可你不應該拿走母妃的性命,親眼看著她被皇后設計而坐視不理。
我怕惹你煩,便一早讓歐陽堅備好了聖旨,玉璽呢?”
他是對著晉帝問的,可劉仁海忍不住一哆嗦,眼睛不由得瞥向書案旁的博古架上。
“劉公公,勞你親自為本王拿過來大印,在父皇耳邊念完聖旨,順手蓋上吧。”
劉仁海雙膝一軟,陸玉安眼疾手快,長劍探出,接著他的膝蓋往上一提,厲色飛去,劉仁海這才回過神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皇太子品行不端,以下犯上,特明旨廢之。
朕登基以來,奉先皇遺詔,倦勤克己,用人為善。上行下效,不敢專橫自逸。三子陸玉安為宗室所囑,天命所歸,茲謹遵天授,昭告天地,宗廟以及社稷,授予寶冊,特立其為太子,移居東宮,以重晉國之統,撫天下四海。
朕患重疾,思朝堂萬事不可久曠,茲命太子陸玉安持玉璽升崇文殿,管理政務,安軍監國。百官所奏,皆由太子決之。
布告天下,咸使聞之。
元德二十九年七月”
劉仁海戰戰兢兢讀完那上面的旨意,又從紫檀木匣子裡取出玉璽,將要遞到陸玉安手裡,那人眼皮一橫,玉璽噌的蓋到旨意上,鮮紅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