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
回去蘇世黎正在灶上炒菜,她原是不會幹這些的,連灶也不會燒,還是老僕人學,如今手藝竟然也還可以。老僕看著她,她掌勺,怕油菸頭發用布巾包起來,只掉出一縷,垂在耳側,見他回來,問他“外頭如何了?”
他只說“還是原樣。”並不多說些什麼。只去把小院門又加固了些,又找了些碎琉璃渣,和了泥插在院牆上頭。
夜裡吃火鍋,四個人也不講究那麼多,圍坐在飯桌前。因為有兔肉,蘇世黎從地窖里開了一壇酒,應著雪景大家心情都很好。陳意也少少喝了一些。吃完老僕起身收拾,邊蔓去幫忙,桌上便只剩他和蘇世黎兩人,蘇世黎坐在門邊,側臉望著門外的大雪,不知道在想什麼。他也不說話,就那麼靜靜坐著。
夜裡邊蔓睡在蘇世黎身邊,怎麼也睡不著,小聲叫她“大姐姐,你說,人死了就什麼都沒了嗎?我阿娘會不會在哪裡看著我呢?”
蘇世黎想到大奶奶,她雖然不是個好人,可對子女卻實在肯掏心肝“我也不知道。”她有時候會想,四樂、麻姑、桃若,現在都在那兒?那些白樓里出來的人,分別去了什麼地方,在這亂世之中又有什麼際遇?感到難過之餘,又深覺世事無常。有些人能活得很久,有些人不會,有些人一生順遂,有些人不會,沒有為什麼,只是剛剛好就是你而已。“也許已經在別處開始更好的生活了。”
兩個人有一句沒一句地說著,迷迷糊糊地就睡著了。
夜裡突然被驚醒,夜外燈火通明的,十分吵鬧。不知道什麼人在敲鑼,喊著什麼新皇登基了。蘇世黎披著衣服爬起來,陳意也起來了。他對蘇世黎說“別出來,吹了燈。”然後就快步向院門去。
蘇世黎提著心,跑去廚房把刀拿在手裡。邊蔓緊緊地跟著她。
但那些吵鬧很快就停了,也沒有發生什麼事。不一會兒陳意也回來,相比出去時,他神色輕鬆了不少,對蘇世黎說“沒事了,放心吧。”但看著蘇世黎回去的背影,又有些黯然。回首看看這小小的院子,在雪中站了許多。
第二天一大早,蘇世黎和陳意出去,發現街上多了些巡兵。府衙也有人正在掃地補漆。陳意上去打聽,雜役說“新官兒昨日夜裡到了。一大早就請咱們來修整。”
中午時,許多巡兵四滿城敲鑼,叫人去衙門口。
人們從家裡探出頭,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切切私語。
蘇世黎和陳意也跟著去。衙門門口擠滿了人,蘇世黎好久沒見到這麼多人了。
到了時候,開始鳴鑼,紛鬧的人群安靜下來,果然有個穿官服的中年人帶著師爺出來說話。
嘴裡知乎者也一堆,陳意好半天也聽不明白,只看蘇世黎臉色很壞,顯然是怒極了。人群有人急著問“他說什麼呢?什麼意思啊?”
有個讀書人模樣的應聲“就說,新皇帝已經上位了,以後天下太平了,但說我們這兒劃歸外邦了,他們要在這兒開礦,不日會有外邦人過來了,叫我們收拾了行李等著,之後會給我們另行劃撥往所。”
許多人已經叫嚷起來“我們祖輩就是住在這兒的,憑什麼就不叫我們住了?”
一時群情激奮。
幾乎要與維持秩序的巡兵打起來。
但人家是配了槍的,幾聲槍鳴,便把人嚇住了。人群又退開去,只是有人不停地在叫“就不信你能把我們全殺光!”
那官也怒極了“你來試試!”喝斥“誰在說?公然挑釁治官?煽動民憤?給我揪出來!”
師爺指向一處,便有巡兵過去揪人。但有人故意在下面一亂擠,很快那人便跑得不見了。
大概他們以為這樣就算了,可沒想,人巡兵也不管,順手就抓了另一個出來,提到了台階上去。竟然真箇一槍就打死了。
一瞬間,一片寂靜,下頭人沒有一個說話。全被震懾。
那人也不知道是哪裡來的,看打扮,也根本不是本地人。年輕輕,莫約十幾歲的樣子。腦袋破了個大洞,一臉不可置信倒在血泊之中。
血一直流到蘇世黎腳下,她低頭怔怔站著,陳意拉她離開人群,一直拉她回到小門外的巷子中,她才仿佛活過來似的開始大喘氣,撫胸坐在門檻上一陣比一陣急,陳意知道她身體一向不好,連忙跑去院子裡給她拿熱水來。她抖抖索索地喝了,總算是好過些。
小門對面是個小戶人家,男人正因為今天的事在門口罵爹,拿了家裡的扁擔,說要去討個公道。“這屋子是我祖輩就在的,當時是個小泥棚,後來我祖上做點小生意賺了錢,才換了紅磚的。祖祖輩輩不是大富之戶,可也勤勤懇懇。如今說沒就沒了?怎麼地,我們自己的家還不讓我們呆了?這是哪門子的皇……?”
蘇世黎猛然打斷他的話,看了一眼他身後一臉驚慌幾個孩子,勸慰“民不與官斗。孩子也都還指著您呢。只要家裡人都在,在哪裡都能再掙個新家來。”現在正是槍打出頭鳥的時候,他去不過是白白送死。
男人回頭看看自己婆娘和孩子,嘆了口氣,總算打消了去鬧事的念頭。
陳意扶蘇世黎回院中,她坐在花樹下的石凳上,陳意看著雪厚寒氣重,說要給她拿個墊子來,她也搖頭,只問“是張濁其做了皇帝嗎?想來你與外頭應該是有些聯繫,應該是知道的。”
他只說“還是原樣。”並不多說些什麼。只去把小院門又加固了些,又找了些碎琉璃渣,和了泥插在院牆上頭。
夜裡吃火鍋,四個人也不講究那麼多,圍坐在飯桌前。因為有兔肉,蘇世黎從地窖里開了一壇酒,應著雪景大家心情都很好。陳意也少少喝了一些。吃完老僕起身收拾,邊蔓去幫忙,桌上便只剩他和蘇世黎兩人,蘇世黎坐在門邊,側臉望著門外的大雪,不知道在想什麼。他也不說話,就那麼靜靜坐著。
夜裡邊蔓睡在蘇世黎身邊,怎麼也睡不著,小聲叫她“大姐姐,你說,人死了就什麼都沒了嗎?我阿娘會不會在哪裡看著我呢?”
蘇世黎想到大奶奶,她雖然不是個好人,可對子女卻實在肯掏心肝“我也不知道。”她有時候會想,四樂、麻姑、桃若,現在都在那兒?那些白樓里出來的人,分別去了什麼地方,在這亂世之中又有什麼際遇?感到難過之餘,又深覺世事無常。有些人能活得很久,有些人不會,有些人一生順遂,有些人不會,沒有為什麼,只是剛剛好就是你而已。“也許已經在別處開始更好的生活了。”
兩個人有一句沒一句地說著,迷迷糊糊地就睡著了。
夜裡突然被驚醒,夜外燈火通明的,十分吵鬧。不知道什麼人在敲鑼,喊著什麼新皇登基了。蘇世黎披著衣服爬起來,陳意也起來了。他對蘇世黎說“別出來,吹了燈。”然後就快步向院門去。
蘇世黎提著心,跑去廚房把刀拿在手裡。邊蔓緊緊地跟著她。
但那些吵鬧很快就停了,也沒有發生什麼事。不一會兒陳意也回來,相比出去時,他神色輕鬆了不少,對蘇世黎說“沒事了,放心吧。”但看著蘇世黎回去的背影,又有些黯然。回首看看這小小的院子,在雪中站了許多。
第二天一大早,蘇世黎和陳意出去,發現街上多了些巡兵。府衙也有人正在掃地補漆。陳意上去打聽,雜役說“新官兒昨日夜裡到了。一大早就請咱們來修整。”
中午時,許多巡兵四滿城敲鑼,叫人去衙門口。
人們從家裡探出頭,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切切私語。
蘇世黎和陳意也跟著去。衙門門口擠滿了人,蘇世黎好久沒見到這麼多人了。
到了時候,開始鳴鑼,紛鬧的人群安靜下來,果然有個穿官服的中年人帶著師爺出來說話。
嘴裡知乎者也一堆,陳意好半天也聽不明白,只看蘇世黎臉色很壞,顯然是怒極了。人群有人急著問“他說什麼呢?什麼意思啊?”
有個讀書人模樣的應聲“就說,新皇帝已經上位了,以後天下太平了,但說我們這兒劃歸外邦了,他們要在這兒開礦,不日會有外邦人過來了,叫我們收拾了行李等著,之後會給我們另行劃撥往所。”
許多人已經叫嚷起來“我們祖輩就是住在這兒的,憑什麼就不叫我們住了?”
一時群情激奮。
幾乎要與維持秩序的巡兵打起來。
但人家是配了槍的,幾聲槍鳴,便把人嚇住了。人群又退開去,只是有人不停地在叫“就不信你能把我們全殺光!”
那官也怒極了“你來試試!”喝斥“誰在說?公然挑釁治官?煽動民憤?給我揪出來!”
師爺指向一處,便有巡兵過去揪人。但有人故意在下面一亂擠,很快那人便跑得不見了。
大概他們以為這樣就算了,可沒想,人巡兵也不管,順手就抓了另一個出來,提到了台階上去。竟然真箇一槍就打死了。
一瞬間,一片寂靜,下頭人沒有一個說話。全被震懾。
那人也不知道是哪裡來的,看打扮,也根本不是本地人。年輕輕,莫約十幾歲的樣子。腦袋破了個大洞,一臉不可置信倒在血泊之中。
血一直流到蘇世黎腳下,她低頭怔怔站著,陳意拉她離開人群,一直拉她回到小門外的巷子中,她才仿佛活過來似的開始大喘氣,撫胸坐在門檻上一陣比一陣急,陳意知道她身體一向不好,連忙跑去院子裡給她拿熱水來。她抖抖索索地喝了,總算是好過些。
小門對面是個小戶人家,男人正因為今天的事在門口罵爹,拿了家裡的扁擔,說要去討個公道。“這屋子是我祖輩就在的,當時是個小泥棚,後來我祖上做點小生意賺了錢,才換了紅磚的。祖祖輩輩不是大富之戶,可也勤勤懇懇。如今說沒就沒了?怎麼地,我們自己的家還不讓我們呆了?這是哪門子的皇……?”
蘇世黎猛然打斷他的話,看了一眼他身後一臉驚慌幾個孩子,勸慰“民不與官斗。孩子也都還指著您呢。只要家裡人都在,在哪裡都能再掙個新家來。”現在正是槍打出頭鳥的時候,他去不過是白白送死。
男人回頭看看自己婆娘和孩子,嘆了口氣,總算打消了去鬧事的念頭。
陳意扶蘇世黎回院中,她坐在花樹下的石凳上,陳意看著雪厚寒氣重,說要給她拿個墊子來,她也搖頭,只問“是張濁其做了皇帝嗎?想來你與外頭應該是有些聯繫,應該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