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換作旁人也會如此做?

  誰會為了一個落魄無依的郡主捨命相救啊?

  宋樂儀抿了唇瓣,知道上官曄是在安慰她,不過雖然他輕描淡寫,她卻不能如此揭過,金銀之物倒是俗氣了,等回了燕京,一定要挑了上好藥材送他,再去皇帝表哥面前多夸一誇他。

  ……

  山莊這邊的事情處理一夜,人證物證俱全,第二日一早,宋樂儀便匆匆啟程回了燕京,將整理好了證據上奏成安帝。

  卻不想燕京已經流言四起,說是夷安郡主遭賊人侵犯,已經不是清白之身。

  這場流言簡直將宋樂儀氣得七竅生煙,差點直接打上鎮國公主府,提刀砍了趙妙。

  好在成安帝雷厲風行,處理了流言苗頭,又怒斥貶官了幾位上奏夷安郡主品行不端御史台諫官,這才平息了四起流言。

  只是夷安郡主的名聲,卻再也挽不回來了。

  也是因為這件事,成安帝欲賜婚二人,卻不想上官曄拒絕的乾脆利落。

  那時宋樂儀聽了,除了覺得面上有些難堪,但也很快便釋然了。好歹上官曄救了她一命,而且如今她名聲這樣差,而他前途似錦,的確不該沾上她這樣的污點。

  拒婚這一天,上官曄在聽竹居的窗前站了一夜,窗外竹林沙沙,攪亂了一片心神,一旁小桌上擺著數個木盤,裡面盛著珍貴的藥材和傷藥。

  是宋樂儀送來的。

  怕他不肯收下,特意以武安侯府的名義送來。

  三伏天的夜裡,夜裡風很暖,可上官曄覺得渾身上下皆是涼的,冷徹心扉。

  這一次。

  兩人,再無可能了。

  第118章 趙徹

  宣和七年, 三月二十四。

  他終於回來了。

  在踏入燕京城的那一刻,趙徹萬般感慨, 漆黑的眼眸中情緒紛雜,下意識的握緊了腰間配刀, 這是他這三年來養成的習慣。

  當趙徹意識到手上的動作時,又倏地鬆了手, 勾唇嗤笑一聲, 他緊張什麼?

  “駕——”

  趙徹一聲低喝, 駿馬沿著馳道一路疾馳, 直奔丹陽門, 遙遙地就瞧見城樓上站著一道紅色的身影,周身氣度一如三年前,身量卻高挑不少,他一眼就認出來那是宋樂儀。

  還知道來看他啊——

  趙徹挑眉, 漆黑的眼裡一瞬間填滿了細碎的光芒, 緩緩揚起唇角, 朝她笑了下。

  趙徹瞧不見宋樂儀臉上的神色, 只記得他還沒來得及收回嘴角笑意,宋樂儀就轉身走了。趙徹愣了一瞬, 繼而垂下眉眼低低笑了。

  表妹, 你這是心口不一。

  晚宴上觥籌交錯,趙徹頻頻側頭看向宋樂儀,一別三載,她似乎變了很多。

  往日的表妹, 烏黑的眼瞳里總帶著一種鮮活明媚的情緒,如今再看,她周身氣質柔和很多,脾氣似乎也收斂了不少,一言不發的低頭用膳。

  也是,母后不在了,想必她這三年也不好過。趙徹仰頭,一杯烈酒下肚,嗆得喉嚨火辣辣的一片,指腹在杯壁摩挲,眼底情緒深沉,久久沒有說話。

  對不起啊,表妹,沒能在燕京陪你。

  世人皆說蜀地豐饒,蜀女多姿,可是那些都與他沒什麼干係。

  在蜀國的一千來個日日夜夜,他曾登山望烽火,也曾飲馬伴交河,刀山血海里來去,天梯石棧上攀緣,夜裡輾轉反側間,最多夢見的是宋樂儀。

  幾次生死攸關,他都咬著牙挺下來,趙徹知道,必須得活著回來,不光是為了大越為了皇兄,更是因為燕京還有一個人在等他。

  表妹被母后保護的太好了,性情養得嬌蠻天真,自小嬌貴的養著,沒吃過苦,更不善那些勾心鬥角,母后驟然駕崩,她亦一朝落勢,燕京城裡,不知道多少人等著看她笑話。

  他若不回來,她怕是得被燕京的牛鬼蛇神們給生吞活剝了。

  酒過三巡,趙徹已經喝了不少,已然染上三分醉意,然而一雙漆黑的眼眸卻愈發清亮,酒氣朦朧間,他的目光忽然落在宋樂儀的耳垂上。

  那裡戴著一副碧玉耳墜。

  趙徹微微眯了眼眸,她什麼時候穿的耳洞?

  小時候宋樂儀嬌氣怕疼,到了穿耳洞的年紀她死活不肯穿,太后拗不過她就放棄了。後來瞧著別的姑娘都有漂亮的耳墜可以戴,她又羨慕,也叨念過幾次說要去穿耳,最後都不了了之。

  觥籌交錯間,有三五大臣過來同趙徹說話。

  趙徹淡笑應下,餘光一瞥間,便瞧見宋樂儀離開的身影,他伸指揉捏了額角,淡聲道道:“本王有些醉了,改日再同諸位敘舊。”

  諸人合指行禮相送,忙堆笑附和:“是我等不察,還望殿下誤怪。”

  宮內道路複雜,片刻功夫宋樂儀就沒影兒了,趙徹俊眉攏了攏,略微思索,抬腿朝著東邊的路走。果不其然,片刻之後,他就在路上發現了一道熟悉的紅色身影。

  趙徹俊俏的眉眼舒展了幾分,他快走了幾步,然後伸腿往前一邁,雙手環胸攔路,將人給堵了。

  周遭寂靜,八角琉璃宮燈映著昏黃的光暈,宋樂儀嚇了一跳,下意識地伸手去拔髮上簪子,渾身防備,直到仰頭瞧見是熟人,她倏地鬆了口氣。

  眼前人的動作一絲不落地落入趙徹眼中,他眼底情緒翻湧,周身氣勢也難免沉了幾分,看來表妹過的真的不好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