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頁
作為華語樂壇光環加身的金牌音樂製作人,程逸其實對進錄音棚這件事兒略微有些恐懼。主要是陶暮當年在KTV一展歌喉的表現太驚人了。猶如魔音繞耳,直到現在,程逸午夜夢回的時候,仍然能夠想起那天被陶暮歌聲所支配的恐懼!
所以這一次,程大製作人也是做了很久的心理準備,才有信心與陶暮一起踏入錄音棚。
不過令程逸感到意外的是,陶暮這回竟然並沒有使出他的魔音必殺技,整個錄製過程從早上磨到晚上,陶暮一首歌唱了三十來遍,一遍比一遍情緒飽滿。雖然技巧方面還很稚嫩,但程逸竟然從陶暮的歌聲中聽到了久違的感動。
是閱盡千帆,洗盡鉛華,歷經磨難,最終卻能風雨同舟廝守一生的感動。
站在錄音棚外的程逸透過玻璃窗看向裡面認真唱歌的陶暮,完全搞不懂這倆人就是日常的談戀愛而已,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生離死別的厚重情緒。難道說演員天生就比歌手更加情緒飽滿,容易入戲,就連唱歌都是?
外面傳來敲門聲,程逸皺了皺眉,示意助理過去開門。就見西裝革履的厲嘯桁從外面走進來,衝著程逸笑了笑:「辛苦程先生了。」
程逸看了一眼錄音棚裡面的陶暮,笑著問道:「厲總來接人?」
厲嘯桁點了點頭。他其實是個不怎麼喜歡說話的人,更何況程逸和陶暮還在工作當中。厲嘯桁並不想影響對方的工作,進了門後,就老老實實地站在程逸後面,目光深情的凝望著錄音棚里的陶暮。
程逸對作品要求很嚴格。哪怕厲總在旁邊,程逸也堅持讓陶暮又錄了兩遍,直到自己滿意了,這才鬆口說下班。
陶暮迫不及待的從錄音棚里走出來,問厲嘯桁:「你今天怎麼下班這麼早?」
厲嘯桁但笑不語。不想說自己為了提早下班,把很多工作都挪到晚上了。只是想親眼見一見陶暮在錄音棚里的模樣。
「你拍的每一部電影電視劇,我都有探班。第一次錄歌,我當然不能落下。」
站在一旁的程逸聽到這句話,莫名有種臉上被什麼東西砸的很疼的錯覺。
為了感謝程逸「豁出命來」(程逸原話)的幫忙,陶暮和厲嘯桁想請程逸吃頓飯。結果在飯桌上,陶暮接到了京影校長還有郭雅凝打來的電話。都是幫程寶東說情的。不過兩人的理由還有說話方式大不相同。
京影校長是打「大家師出同門理應同氣連枝」的牌。認為京影出來的導演本來就少。雖然程寶東的做法不地道了點,但既然程寶東已經認識到自己的不對,又願意給陶暮敬酒賠罪,劉院長還是希望陶暮能大人不記小人過,跟程寶東一笑泯恩仇。至少在踏踏實實地拍完這部電影。
劉院長跟陶暮大吐苦水:「……你也知道,咱們京影出來的大導演很少。相對來說,就沒有太多選擇。如果咱們京影跟燕影一樣,不說在國際範圍的影響力,就說在圈內,能叫得出名字的商業片導演,只要超過一手之數,我都不會勉強你跟程導合作。」
但現在的情況就是京影能拿得出來的商業片導演只有程寶東一個。所以,哪怕考慮到京影導演系的名譽,京影也不想看到程寶東的黑料傳的滿天都是。更何況程寶東的那些黑料,充其量也就是圈內某些無法宣之於口的潛規則而已。很多導演都這麼幹。
劉院長苦口婆心,簡直稱得上推心置腹。話都說到這種程度了,陶暮總不能讓學校也跟著程寶東丟臉,更不可能讓劉校長為難。只不過是一頓飯而已,還是程寶東跟他低頭!陶暮沒什麼不好答應的。不過醜話說在前頭:「既然我才是這部影片的製片方和投資商,我希望在今後的合作中,程導能夠擺正自己的位置。不要總是挑戰我的工作範圍。」
相比較圈內其他製片人,陶暮在工作期間,還是很尊重導演的想法的。這也是跟陶暮合作過的導演之所以會對陶暮讚不絕口的重要原因。因為陶暮能夠充分的平衡導演的文藝追究和作品的商業性。而且陶暮擔當監製的時候,通常都會給導演留出很大的話語權。
不過程寶東這種不分青紅皂白,什麼都想沾一口的人除外。陶暮就算再有容人之量,也無法忍受有人跳到他的頭上指手畫腳。選角和改劇本這些要求,程寶東作為導演不是不能提,但是越過陶暮這個製片人加投資商,直接就想說服校方搞小動作,那就太把陶暮當傻子了。
如果陶暮還能忍住不反擊,那以後跟陶暮合作的人都會有樣學樣。都把陶暮當成冤大頭來宰,這工作還怎麼做?
劉院長當然也能理解陶暮的顧慮。他私底下也認為程寶東的舉動有些過分,所以滿口的答應下來。甚至趕在飯局之前,還特地給程寶東的經紀人打了個電話。叮囑對方千萬要記住這一點。
相比之下,郭雅凝的措辭就更隨意些。
「程導對我有知遇之恩,你又是讓我成功轉型的恩人。你們兩個我誰都得罪不起。今兒姐姐我就把臉撂這兒了,陶總您看著辦吧。」
陶暮啞然失笑。不過他都答應劉院長了,自然不會駁了郭雅凝的面子。
於是第二天晚上,磨磨蹭蹭卻又不得不低頭的程寶東如願以償的把陶暮請到了飯桌上。唯一有點意外的是……厲嘯桁這位家屬非要跟來!
第283章
不知道是真的認慫了, 還是礙於厲嘯桁在場,不得不認慫。程寶東在飯桌上的態度倒是挺好, 特別乾脆的敬酒賠罪,還擺出一副自罰三杯的低姿態,時不時的拿眼睛打量坐在陶暮旁邊的厲嘯桁, 生怕陶暮仗著厲家的勢力刁難人。
所以這一次,程大製作人也是做了很久的心理準備,才有信心與陶暮一起踏入錄音棚。
不過令程逸感到意外的是,陶暮這回竟然並沒有使出他的魔音必殺技,整個錄製過程從早上磨到晚上,陶暮一首歌唱了三十來遍,一遍比一遍情緒飽滿。雖然技巧方面還很稚嫩,但程逸竟然從陶暮的歌聲中聽到了久違的感動。
是閱盡千帆,洗盡鉛華,歷經磨難,最終卻能風雨同舟廝守一生的感動。
站在錄音棚外的程逸透過玻璃窗看向裡面認真唱歌的陶暮,完全搞不懂這倆人就是日常的談戀愛而已,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生離死別的厚重情緒。難道說演員天生就比歌手更加情緒飽滿,容易入戲,就連唱歌都是?
外面傳來敲門聲,程逸皺了皺眉,示意助理過去開門。就見西裝革履的厲嘯桁從外面走進來,衝著程逸笑了笑:「辛苦程先生了。」
程逸看了一眼錄音棚裡面的陶暮,笑著問道:「厲總來接人?」
厲嘯桁點了點頭。他其實是個不怎麼喜歡說話的人,更何況程逸和陶暮還在工作當中。厲嘯桁並不想影響對方的工作,進了門後,就老老實實地站在程逸後面,目光深情的凝望著錄音棚里的陶暮。
程逸對作品要求很嚴格。哪怕厲總在旁邊,程逸也堅持讓陶暮又錄了兩遍,直到自己滿意了,這才鬆口說下班。
陶暮迫不及待的從錄音棚里走出來,問厲嘯桁:「你今天怎麼下班這麼早?」
厲嘯桁但笑不語。不想說自己為了提早下班,把很多工作都挪到晚上了。只是想親眼見一見陶暮在錄音棚里的模樣。
「你拍的每一部電影電視劇,我都有探班。第一次錄歌,我當然不能落下。」
站在一旁的程逸聽到這句話,莫名有種臉上被什麼東西砸的很疼的錯覺。
為了感謝程逸「豁出命來」(程逸原話)的幫忙,陶暮和厲嘯桁想請程逸吃頓飯。結果在飯桌上,陶暮接到了京影校長還有郭雅凝打來的電話。都是幫程寶東說情的。不過兩人的理由還有說話方式大不相同。
京影校長是打「大家師出同門理應同氣連枝」的牌。認為京影出來的導演本來就少。雖然程寶東的做法不地道了點,但既然程寶東已經認識到自己的不對,又願意給陶暮敬酒賠罪,劉院長還是希望陶暮能大人不記小人過,跟程寶東一笑泯恩仇。至少在踏踏實實地拍完這部電影。
劉院長跟陶暮大吐苦水:「……你也知道,咱們京影出來的大導演很少。相對來說,就沒有太多選擇。如果咱們京影跟燕影一樣,不說在國際範圍的影響力,就說在圈內,能叫得出名字的商業片導演,只要超過一手之數,我都不會勉強你跟程導合作。」
但現在的情況就是京影能拿得出來的商業片導演只有程寶東一個。所以,哪怕考慮到京影導演系的名譽,京影也不想看到程寶東的黑料傳的滿天都是。更何況程寶東的那些黑料,充其量也就是圈內某些無法宣之於口的潛規則而已。很多導演都這麼幹。
劉院長苦口婆心,簡直稱得上推心置腹。話都說到這種程度了,陶暮總不能讓學校也跟著程寶東丟臉,更不可能讓劉校長為難。只不過是一頓飯而已,還是程寶東跟他低頭!陶暮沒什麼不好答應的。不過醜話說在前頭:「既然我才是這部影片的製片方和投資商,我希望在今後的合作中,程導能夠擺正自己的位置。不要總是挑戰我的工作範圍。」
相比較圈內其他製片人,陶暮在工作期間,還是很尊重導演的想法的。這也是跟陶暮合作過的導演之所以會對陶暮讚不絕口的重要原因。因為陶暮能夠充分的平衡導演的文藝追究和作品的商業性。而且陶暮擔當監製的時候,通常都會給導演留出很大的話語權。
不過程寶東這種不分青紅皂白,什麼都想沾一口的人除外。陶暮就算再有容人之量,也無法忍受有人跳到他的頭上指手畫腳。選角和改劇本這些要求,程寶東作為導演不是不能提,但是越過陶暮這個製片人加投資商,直接就想說服校方搞小動作,那就太把陶暮當傻子了。
如果陶暮還能忍住不反擊,那以後跟陶暮合作的人都會有樣學樣。都把陶暮當成冤大頭來宰,這工作還怎麼做?
劉院長當然也能理解陶暮的顧慮。他私底下也認為程寶東的舉動有些過分,所以滿口的答應下來。甚至趕在飯局之前,還特地給程寶東的經紀人打了個電話。叮囑對方千萬要記住這一點。
相比之下,郭雅凝的措辭就更隨意些。
「程導對我有知遇之恩,你又是讓我成功轉型的恩人。你們兩個我誰都得罪不起。今兒姐姐我就把臉撂這兒了,陶總您看著辦吧。」
陶暮啞然失笑。不過他都答應劉院長了,自然不會駁了郭雅凝的面子。
於是第二天晚上,磨磨蹭蹭卻又不得不低頭的程寶東如願以償的把陶暮請到了飯桌上。唯一有點意外的是……厲嘯桁這位家屬非要跟來!
第283章
不知道是真的認慫了, 還是礙於厲嘯桁在場,不得不認慫。程寶東在飯桌上的態度倒是挺好, 特別乾脆的敬酒賠罪,還擺出一副自罰三杯的低姿態,時不時的拿眼睛打量坐在陶暮旁邊的厲嘯桁, 生怕陶暮仗著厲家的勢力刁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