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然而他回京後的所作所為卻是賴不掉的, 雖說他有軍功在身,功過相抵之下,還是削了他的親王爵位,暫且被幽禁在一處皇莊上。皇后雖然沒被廢了後位, 卻交出鳳印,沒有執掌六宮的大權,鎮日不許出宮門半步。

  至於太后,聖上礙於孝道沒有發落,卻是毫不留情的處置了慶國公府,再加上常玥的哥哥強搶民女謀害性命的事又被翻了出來,數罪併罰,慶國公爵位被褫奪, 貶為庶民。

  原本常玥是外嫁女、又進了安親王府, 不必受家中牽連。可陳瑩豈會饒了她,最後被流放的名單中,還出現了常玥的名字。

  “那常玥又豈是省油的燈?”周氏把手邊的茶盞遞給了沈惜, 又道:“聽說她又嚷嚷出安親王妃做的醜事,說是王妃曾經謀害王爺的子嗣。”

  “如今看來太子之位十有八-九屬於安親王,未來的太子妃可不能有這樣的污點。這安親王府啊,還要亂上一段時日。”

  沈惜病好了能出門時,便隨著沈越一起到了衛國公府。楊老太君見了女婿,想起早逝的女兒,又是止不住一場哭。

  沈越則是跪在地上,實實在在的給楊老太君磕了頭。

  當年沈越也只想著打完仗就回去找妻子和女兒,誰想到受了重傷被絆住,只得暫且留在邊城。也因為他智勇過人,又有一身好武藝,便被選中去秘密刺探情報,類似沈惜理解的後世間諜、臥底一類的工作。

  他這些年來隱姓埋名不得脫身,想著無論如何也要把妻女接過來。可他等來的卻是妻女死於時疫的消息,並附上了一枚金簪。正是他新婚時送給馨娘的,再加上有同鄉的證言、且他背負太多秘密本就不許隨意離開,只得繼續蟄伏下來,甚至忍辱負重潛入敵軍。

  直到他救了重傷的喬湛,看到了他隨身所帶的那塊玉牌,才得知自己的女兒還活著。

  喬湛親去換防,本就是為了揪出私通敵軍的內奸,正好沈越與他配合,算是不辱聖上交代的任務。得知沈越的情況,聖上念起功勞累計,回朝便封了將軍,賜了府邸。

  如今一家團圓,算是皆大歡喜。

  周氏知道沈惜身子不好,便常來探望。兩人說起京中的事,不由一陣唏噓。

  “你真是吃了不少苦頭。”周氏每每想起沈惜的遭遇,都覺得後怕。“當時你怎麼就敢那麼大膽!”

  沈惜笑著搖了搖頭。“嫂子,我倒真的沒怎麼吃苦。便是祁慎把我抓走也是被好生招待著,後來到了安親王府,亦是受到禮遇,陳瑩甚至都沒跟我見面。”

  那時衛國公府亦是自身難保,衛國公和世子不在府中,楊老太君和衛國公夫人又被時常被召入宮中,沈惜實在不願給她們再添麻煩、甚至連累她們。

  “瑞親王弄得世家們都不好過,尤其是咱們倆家跟兵權沾邊,被他的人盯得死死的。”沈惜忙又解釋道:“再加上阿漪的事實在嚇壞我了,琰哥兒年紀又小,我真怕他出事——”

  說起祁慎的所作所為,周氏也是氣不打一處來。

  那次在輔國公府的宴席上,元哥兒誤吞珠子並不是意外,又是祁慎的手筆。他想要挑撥輔國公府和衛國公府,雖然人不在京中,那些個鬼蜮手段卻從沒停過。

  她才要說些什麼,忽然聽到孩子們的笑聲漸漸的近了,便也收住了話頭。

  很快烺哥兒、琰哥兒,帶著路都還走不穩的元哥兒,一齊走了進來,他們身後還跟著喬漪。

  “世子來了。”沈惜對烺哥兒沒有失言,讓喬湛私下裡同祁恪說了,祁恪欣然同意。故此烺哥兒倒也成了永寧侯的常客,沈惜待烺哥兒還如往日般親切。

  雖說烺哥兒年紀小,可身份在那兒擺著,周氏也站了起來,笑著打了招呼。

  烺哥兒亦是極有禮貌的問好,乖巧懂事的模樣,又想到他先前的遭遇,也不免多了幾分疼惜之意。

  “娘、姑姑,我踢毽子最厲害,比烺哥兒還能多踢十幾個呢!”元哥兒的性子最活潑跳脫,方才兩人在院子裡玩耍,請喬漪評審,誰踢得最多最好。他得意的道:“輸了的人要幫贏了的人寫兩張大字!”

  周氏聞言不由笑罵一聲道:“說了幾次不許直呼世子名諱。還有先生給你留的功課,你竟打起別人的主意來!”

  見元哥兒挨罵了,烺哥兒有些訕訕的,心裡過意不去。誰知元哥兒毫不放在心上,反而隨口道:“是是,兒子知道了。反正世子寫得好,寫兩張讓我觀瞻觀瞻。”

  “世子念書果真比你強得多,你可得好好向世子學習。”沈惜上前摸了摸烺哥兒的頭,她算看明白了,元哥兒的跳脫像極了她表哥喬桉,有其父必有其子。

  她有點憂愁的看向了在一旁不明所以懵懂的喬琰,若是隨了喬湛那冷淡的性子,可怎麼好。不過聽說喬湛年少時,也是個紈絝子弟來著。

  “元哥兒武功好。”烺哥兒忽然出身道:“我也該向他學。”

  周氏聽罷,笑著搖了搖頭,她把做好的甜湯給孩子們分了,笑道:“他呀,最是頑皮了。”

  元哥兒眼珠一轉,突然附在烺哥兒耳邊小聲嘀咕了幾句,只見烺哥兒臉上浮現一抹為難之色,神情卻是愉悅的。

  周氏太了解自己兒子了,一看便知他在打什麼壞主意,想要細問時,烺哥兒卻站出來幫他求情,只說沒什麼。

  看著孩子們相處得好,沈惜便也笑著勸了周氏兩句,由著他們去了。

  等到烺哥兒被安親王府接走、周氏帶著元哥兒也告辭,沈惜讓蘭草和蘭香在臨窗大炕上看著小葡萄,自己帶著喬漪去了次間。沈惜細細的把給喬漪準備的嫁妝都造冊,讓她心中有數。

  齊家的意思,想等喬漪及笄之後就嫁過去,沈惜和喬湛心裡有些不舍,暫且還沒鬆口。

  “嫂子,三叔被治罪,喬灩她們——”等喬漪紅著臉聽完自己的親事,又忍不住問起了三房的事。“也都要被流放麼?”

  喬漪和喬灩她們自小一起長大,雖說兩邊不和,她們倒還有些姐妹情分,若是十幾歲的小姑娘也被流放邊疆,那就太慘了。

  沈惜一時沒說話。

  喬三老爺偽造喬湛通敵的證據,雖然後來他辯解說是被瑞親王威脅,可他卻是當著朝臣的面“大義滅親”來著,不容辯駁。聖上沒有要他的命,卻判了流放千里。

  太夫人和喬三夫人聞言,都哭暈了過去。甚至還要來永寧侯府要沈惜求情,求他們兩口子不要趕盡殺絕。那幾日鬧得滿城風雨甚是悽慘,可沒人同情。

  喬湛擋在府門前,命人將太夫人送到了沒有被牽連的四房處,給喬三夫人兩條出路,和離回娘家,或是跟著喬三老爺一起流放。得了喬湛的保證,她便也不再出聲替喬三老爺喊冤。

  “她們只怕會跟著三夫人走,你也不必擔心。”沈惜見喬漪小心翼翼的望著自己,不由笑道:“放心,你哥哥不是趕盡殺絕之人。”

  好歹姐妹相伴過幾年,喬漪也鬆了口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