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皇帝卻很聰明,直接道:“那傳太醫了嗎?”
“沒,本來想傳來著,一回宮就好了,所以沒傳。”
“看來這太監有點問題。”
“一個太監能有什麼問題。再說是老祖宗的人,您可別亂來。”
“你放心,朕有分寸。”皇帝抓著她的手來回輕撫,“太后是明事理的人,大事上絕不護短也不含糊。那太監若真有點什麼,太后第一個容不得他。你想想,誰能擱一個有問題的人在自個兒眼皮子底下。你仔細同我說,後來小二又跟你說了別的什麼沒有?不要有顧慮,全都告訴朕,孰是孰非朕自有定奪。”
有了皇帝這句話知薇安心很多,想來他也不是昏君,肯定有自己的判斷。她一五一十將話全說了,包括那太監右手上有顆痣的事兒。
“……後來他又說了些,說兩人似乎不是同一個,只是那痣叫他印象深刻。那一夜他應該就在慧妃身邊,想來看到了些什麼。只是現在也不好說,是不是真有個太監故意謀害慧妃。或許那杯茶也沒問題。”
所謂死無對證。而且當時皇帝太后不在宮裡,又發生了地動,亂糟糟一團,很多證據就此灰飛煙滅。就好比慧嬪喝的那碗茶,後來連茶杯都沒找著,也就無從查驗起。
皇帝沉思片刻,拉她回房:“這事兒朕心中有數,你先照顧小二,別叫他對旁人說起,等查出眉目來再說不遲。”
第二日皇帝就暗中著人去查太監的事兒。太后身邊的那個太監是個老人兒,當初南巡的時候他是陪著一道去的,所以地動那晚他肯定不在宮裡,那個人絕計不是他。
這宮裡該有個差不多的人,也這麼巧在這麼個地方長了個痣。二皇子年紀小,當時天又黑,他肯定沒瞧清,腦子裡只記得有痣這麼一回事兒。
難怪他一進壽康宮就整夜哭鬧不停,想是白日裡見著那太監心裡害怕又無處說,到了晚間就夢魘了。
皇帝派了京州衛在宮裡暗中調查,將左右手臂處有痣的太監一個個尋出來仔細分析。最後莫仁傑將目光落在了一個叫喬正東的太監身上。
那人右手臂手腕往上一寸左右的地方也有顆痣,比太后宮裡那太監手上的要大一些。他這人平日裡不聲不響,進宮二十來年了,還是個可有可無的人。
“回皇上的話,這個姓喬的如今在咸福宮當差,是鍾嬪身邊的人。”
咸福宮?皇帝眼前一亮。這和慧嬪當初住的長春宮同為西六宮之一,且離得極近。地動那晚人人如沒頭蒼蠅亂跑,這個姓喬的會不會趁亂給慧妃下毒?
若真是他做的,鍾嬪又在其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
皇帝出手極快,既有了懷疑便迅速布置下去,當夜莫仁傑就悄沒聲息把這喬正東控制住,開始細細審問。
原本以為只是個普通太監,即便做壞事也是受人指使。卻不料這人心思深沉處變不驚。對謀害慧嬪一事兒先是咬死不說,後來突然改口,說是奉鍾嬪的命令沖她下手。
說完這話他突然咬碎牙齒,吞了一早藏好的毒,在地上打了幾個滾便氣絕身亡。
這下莫仁傑也有些傻眼。這人看起來絕非普通人,能在牙齒里藏毒,關鍵時刻這麼狠得下手,顯然是個深藏不露的人。
宮裡不安分的人怕是不止他一個。
莫仁傑立馬將此事回稟皇帝,末了又道:“皇上,臣請求暗中徹查宮裡眾人,想來會有新的發現。”
皇帝心裡也有些起伏。本以為哪怕天下有些人蠢蠢欲動,至少這紫禁城還握在他手中。卻不料有人在他眼皮子底下鬧這麼大的動靜,而他卻一無所知。
這絕非一兩個人能辦到的事兒,若查找得力,搞不好能牽出一堆人了。
皇帝想起自己身上中的那毒,幾年過去身子已漸漸好轉,但這塊心病一直在。沈成萬當年能給他下毒,證明他在宮裡另有幫手。不知這回能不能一道連根拔起,將這顆毒瘤徹底剷除。
他沖莫仁傑道:“回去將那姓喬的屍體看好,嚴刑拷打一番。回頭就對外散播他死前說的那番話,叫證據全指向鍾嬪。”
“皇上這是……”
“朕得演出戲,叫那些人好好瞧瞧。”
於是咸福宮裡立馬湧起巨大的波瀾。鍾嬪睡得好好的,一覺起來卻被告之自己底下一個姓喬的太監給皇上查出了問題,帶去審問一夜,受盡萬般酷刑後終於承認是她指使他趁著地動給慧妃下藥毒殺她。
所謂禍從天降說的就是鍾嬪這樣的。
她人還坐在咸福宮裡,卻已嚇得面無人色,抖得跟什麼似的。她自認謹小慎微,一直不敢行差踏錯,自打有了二公主後更是連爭寵的心都給歇了。她就盼著公主平安長大,往後指門好親事,自己在宮裡安度晚年不愁吃穿,這日子熬一熬也就過去了。
可沒想到,她不去找事兒,事情卻找到了她頭上。
謀害妃嬪是天大的罪,民間殺人尚且要殺頭,更何況她還在宮裡指使人下毒。
一時間她百口莫辯,想找喬太監對質人卻已經死了。所有的一切都指向她,甚至宮裡已經傳出她毒害慧妃的原因。
鍾嬪於是想,這一回當真是沒指望了。
-------------
咸福宮一出事兒,延禧宮那邊立馬喜氣洋洋。
良妃暗贊自己聰明,當初留了一手,想不到如今就派上用場了。找了鍾嬪那個女人當替死鬼,往後便不用愁了。
宮裡的女人如今越來越少,若鍾嬪完蛋,以後就是她跟沈知薇爭鬥的天下了。目前看起來兩人各有千秋。沈知薇受寵是板上釘釘的事兒,誰也否認不了,可她子嗣空虛也是不爭的事實。
她跟了皇帝這麼久,夜夜承寵幾乎不斷,肚子卻一直沒信兒,搞不好是個不能生的。而她卻不一樣,有兒有女,還養著先皇后的女兒,比她抱個慧嬪的兒子養體面多了。
所謂的恩寵不過是一時的,曾經的她不也讓人覺得寵冠後宮。現在怎麼樣?皇帝是多情的人,現如今宮裡妃嬪漸少,搞不好太后會幫著選秀。從前良妃覺得選秀是頂頂討厭的事情,現在卻盼著這個事兒。
等再來幾個如花似玉的年輕姑姑,皇上的吸引力就給搶過去,她沈知薇空頂個皇貴妃的頭銜有什麼用。將來誰當皇帝還不一定。憑她那點子微末的心計,怎麼可能爭得過她。
良妃越想越高興,竟忍不住哈哈笑起來。
只是笑過後想起筷那幾樁糟心事兒,不免有點頭疼。
安寧吃了不少藥,可就是不見大好,有時看著挺清醒,有時又犯糊塗。碧荷的案子聽說還沒了結,也不知碰到了什麼了不得的關卡,竟沒法輕易壓下去。還有瑞香,離了宮就沒了人影,是跑了吧?
若真跑了也就算了,憑她的聰明該知道有些話說不得,一輩子爛在肚子裡才好。就怕她叫別人找了去,拿話哄得她開了口,把自己那點子壞事全吐出來,那可是要人命的事兒。
良妃不由一哆嗦,沒來由的身上一冷。這會兒她又懊悔自己不在宮外,事事都要仰仗大哥。偏偏他能力不出眾,小事還行大事辦起來總有疏漏。像碧荷的事情,若是她出手,現在早就解決了。瑞香也不會叫她跑了。
說來說去還是幫手不行。
良妃正在那兒琢磨這些事兒,宮女銀杏走了進來。
這銀杏是她身邊的二等宮女,從前不顯山不露水,扔進人堆里也找不著。那時候瑞香紅紅火火得意非凡,誰也不曾料到這個不擅言辭的小宮女,才是良妃身邊最得力的人。
只不過如今良妃不大想見她,這人往跟前一杵,她本就疼的頭便抽得更厲害了。
銀杏進屋後一改在外頭唯唯喏喏的樣子,露出一臉精明能幹,上前沖良妃道:“娘娘,崔公公想要見您。”
“他怎麼又來了,三天兩頭來見我,到底想做什麼。”
“大約是聽說了鍾嬪的事兒。”
“如今事情都了結了,替死鬼也找著了,還有什麼不放心的。他有什麼話不能同你說,非要見我?”
“這個奴婢不知道,不過娘娘還是見一見得好,或許是關於總堂主的事情。”
不提這個還好,一提良妃簡直一個頭兩個大。她現在才知道,有些東西上手容易甩手難,當初為了點蠅頭小利跟人勾搭上,本以為成功擺脫,沒想到竟是陰魂不散。
什麼總堂主,不是叫皇帝活捉咔嚓了嗎?怎麼又冒出來了,難道沒死成?
良妃起了點好奇心,叫銀杏給自己找了件深色斗篷出來,又換了套低調不顯眼的衣裳,還除去了大部分珠環簪釵,頂著濃重的夜色悄悄往延禧宮的後門去。
那裡有一片小樹林,平日裡鮮少有人來。穿過樹林有處小門,門外又是糙木堆,人從門裡進出輕易不會叫人發現。良妃進進出出好些回,今兒卻是頭一次有些緊張。
“沒,本來想傳來著,一回宮就好了,所以沒傳。”
“看來這太監有點問題。”
“一個太監能有什麼問題。再說是老祖宗的人,您可別亂來。”
“你放心,朕有分寸。”皇帝抓著她的手來回輕撫,“太后是明事理的人,大事上絕不護短也不含糊。那太監若真有點什麼,太后第一個容不得他。你想想,誰能擱一個有問題的人在自個兒眼皮子底下。你仔細同我說,後來小二又跟你說了別的什麼沒有?不要有顧慮,全都告訴朕,孰是孰非朕自有定奪。”
有了皇帝這句話知薇安心很多,想來他也不是昏君,肯定有自己的判斷。她一五一十將話全說了,包括那太監右手上有顆痣的事兒。
“……後來他又說了些,說兩人似乎不是同一個,只是那痣叫他印象深刻。那一夜他應該就在慧妃身邊,想來看到了些什麼。只是現在也不好說,是不是真有個太監故意謀害慧妃。或許那杯茶也沒問題。”
所謂死無對證。而且當時皇帝太后不在宮裡,又發生了地動,亂糟糟一團,很多證據就此灰飛煙滅。就好比慧嬪喝的那碗茶,後來連茶杯都沒找著,也就無從查驗起。
皇帝沉思片刻,拉她回房:“這事兒朕心中有數,你先照顧小二,別叫他對旁人說起,等查出眉目來再說不遲。”
第二日皇帝就暗中著人去查太監的事兒。太后身邊的那個太監是個老人兒,當初南巡的時候他是陪著一道去的,所以地動那晚他肯定不在宮裡,那個人絕計不是他。
這宮裡該有個差不多的人,也這麼巧在這麼個地方長了個痣。二皇子年紀小,當時天又黑,他肯定沒瞧清,腦子裡只記得有痣這麼一回事兒。
難怪他一進壽康宮就整夜哭鬧不停,想是白日裡見著那太監心裡害怕又無處說,到了晚間就夢魘了。
皇帝派了京州衛在宮裡暗中調查,將左右手臂處有痣的太監一個個尋出來仔細分析。最後莫仁傑將目光落在了一個叫喬正東的太監身上。
那人右手臂手腕往上一寸左右的地方也有顆痣,比太后宮裡那太監手上的要大一些。他這人平日裡不聲不響,進宮二十來年了,還是個可有可無的人。
“回皇上的話,這個姓喬的如今在咸福宮當差,是鍾嬪身邊的人。”
咸福宮?皇帝眼前一亮。這和慧嬪當初住的長春宮同為西六宮之一,且離得極近。地動那晚人人如沒頭蒼蠅亂跑,這個姓喬的會不會趁亂給慧妃下毒?
若真是他做的,鍾嬪又在其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
皇帝出手極快,既有了懷疑便迅速布置下去,當夜莫仁傑就悄沒聲息把這喬正東控制住,開始細細審問。
原本以為只是個普通太監,即便做壞事也是受人指使。卻不料這人心思深沉處變不驚。對謀害慧嬪一事兒先是咬死不說,後來突然改口,說是奉鍾嬪的命令沖她下手。
說完這話他突然咬碎牙齒,吞了一早藏好的毒,在地上打了幾個滾便氣絕身亡。
這下莫仁傑也有些傻眼。這人看起來絕非普通人,能在牙齒里藏毒,關鍵時刻這麼狠得下手,顯然是個深藏不露的人。
宮裡不安分的人怕是不止他一個。
莫仁傑立馬將此事回稟皇帝,末了又道:“皇上,臣請求暗中徹查宮裡眾人,想來會有新的發現。”
皇帝心裡也有些起伏。本以為哪怕天下有些人蠢蠢欲動,至少這紫禁城還握在他手中。卻不料有人在他眼皮子底下鬧這麼大的動靜,而他卻一無所知。
這絕非一兩個人能辦到的事兒,若查找得力,搞不好能牽出一堆人了。
皇帝想起自己身上中的那毒,幾年過去身子已漸漸好轉,但這塊心病一直在。沈成萬當年能給他下毒,證明他在宮裡另有幫手。不知這回能不能一道連根拔起,將這顆毒瘤徹底剷除。
他沖莫仁傑道:“回去將那姓喬的屍體看好,嚴刑拷打一番。回頭就對外散播他死前說的那番話,叫證據全指向鍾嬪。”
“皇上這是……”
“朕得演出戲,叫那些人好好瞧瞧。”
於是咸福宮裡立馬湧起巨大的波瀾。鍾嬪睡得好好的,一覺起來卻被告之自己底下一個姓喬的太監給皇上查出了問題,帶去審問一夜,受盡萬般酷刑後終於承認是她指使他趁著地動給慧妃下藥毒殺她。
所謂禍從天降說的就是鍾嬪這樣的。
她人還坐在咸福宮裡,卻已嚇得面無人色,抖得跟什麼似的。她自認謹小慎微,一直不敢行差踏錯,自打有了二公主後更是連爭寵的心都給歇了。她就盼著公主平安長大,往後指門好親事,自己在宮裡安度晚年不愁吃穿,這日子熬一熬也就過去了。
可沒想到,她不去找事兒,事情卻找到了她頭上。
謀害妃嬪是天大的罪,民間殺人尚且要殺頭,更何況她還在宮裡指使人下毒。
一時間她百口莫辯,想找喬太監對質人卻已經死了。所有的一切都指向她,甚至宮裡已經傳出她毒害慧妃的原因。
鍾嬪於是想,這一回當真是沒指望了。
-------------
咸福宮一出事兒,延禧宮那邊立馬喜氣洋洋。
良妃暗贊自己聰明,當初留了一手,想不到如今就派上用場了。找了鍾嬪那個女人當替死鬼,往後便不用愁了。
宮裡的女人如今越來越少,若鍾嬪完蛋,以後就是她跟沈知薇爭鬥的天下了。目前看起來兩人各有千秋。沈知薇受寵是板上釘釘的事兒,誰也否認不了,可她子嗣空虛也是不爭的事實。
她跟了皇帝這麼久,夜夜承寵幾乎不斷,肚子卻一直沒信兒,搞不好是個不能生的。而她卻不一樣,有兒有女,還養著先皇后的女兒,比她抱個慧嬪的兒子養體面多了。
所謂的恩寵不過是一時的,曾經的她不也讓人覺得寵冠後宮。現在怎麼樣?皇帝是多情的人,現如今宮裡妃嬪漸少,搞不好太后會幫著選秀。從前良妃覺得選秀是頂頂討厭的事情,現在卻盼著這個事兒。
等再來幾個如花似玉的年輕姑姑,皇上的吸引力就給搶過去,她沈知薇空頂個皇貴妃的頭銜有什麼用。將來誰當皇帝還不一定。憑她那點子微末的心計,怎麼可能爭得過她。
良妃越想越高興,竟忍不住哈哈笑起來。
只是笑過後想起筷那幾樁糟心事兒,不免有點頭疼。
安寧吃了不少藥,可就是不見大好,有時看著挺清醒,有時又犯糊塗。碧荷的案子聽說還沒了結,也不知碰到了什麼了不得的關卡,竟沒法輕易壓下去。還有瑞香,離了宮就沒了人影,是跑了吧?
若真跑了也就算了,憑她的聰明該知道有些話說不得,一輩子爛在肚子裡才好。就怕她叫別人找了去,拿話哄得她開了口,把自己那點子壞事全吐出來,那可是要人命的事兒。
良妃不由一哆嗦,沒來由的身上一冷。這會兒她又懊悔自己不在宮外,事事都要仰仗大哥。偏偏他能力不出眾,小事還行大事辦起來總有疏漏。像碧荷的事情,若是她出手,現在早就解決了。瑞香也不會叫她跑了。
說來說去還是幫手不行。
良妃正在那兒琢磨這些事兒,宮女銀杏走了進來。
這銀杏是她身邊的二等宮女,從前不顯山不露水,扔進人堆里也找不著。那時候瑞香紅紅火火得意非凡,誰也不曾料到這個不擅言辭的小宮女,才是良妃身邊最得力的人。
只不過如今良妃不大想見她,這人往跟前一杵,她本就疼的頭便抽得更厲害了。
銀杏進屋後一改在外頭唯唯喏喏的樣子,露出一臉精明能幹,上前沖良妃道:“娘娘,崔公公想要見您。”
“他怎麼又來了,三天兩頭來見我,到底想做什麼。”
“大約是聽說了鍾嬪的事兒。”
“如今事情都了結了,替死鬼也找著了,還有什麼不放心的。他有什麼話不能同你說,非要見我?”
“這個奴婢不知道,不過娘娘還是見一見得好,或許是關於總堂主的事情。”
不提這個還好,一提良妃簡直一個頭兩個大。她現在才知道,有些東西上手容易甩手難,當初為了點蠅頭小利跟人勾搭上,本以為成功擺脫,沒想到竟是陰魂不散。
什麼總堂主,不是叫皇帝活捉咔嚓了嗎?怎麼又冒出來了,難道沒死成?
良妃起了點好奇心,叫銀杏給自己找了件深色斗篷出來,又換了套低調不顯眼的衣裳,還除去了大部分珠環簪釵,頂著濃重的夜色悄悄往延禧宮的後門去。
那裡有一片小樹林,平日裡鮮少有人來。穿過樹林有處小門,門外又是糙木堆,人從門裡進出輕易不會叫人發現。良妃進進出出好些回,今兒卻是頭一次有些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