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所以,她抹去羽菲二字,送走歲歲如斯。
不是不願相信,只是太清楚結局。
羽兒。
原菲偏頭,看向桌上安靜的瓷罐。
夢裡夢外,你都在怨著我吧。
我也在怨著你呢。
怨你最初不該撞入我懷,怨你最終不該縱身入海,更怨你不該力竭時奮力托起我,又在我擁你呼喚時面色青白,不肯醒來。
我抱著你,與你十指相扣,你的手依舊冰涼,而我卻再溫暖不了你。
後來火光吞噬你眉眼,將你化作爐中灰燼。
再後來,墳前月光黯淡,碑石微涼。矮松落影成雙,滿目淒涼。
我想親近你,於是做了盜墓賊,然後被送來這裡,做了一場春秋大夢。
我才不是瘋子,只是有時,我會分不清夢和現實。
但我分得清,是誰推我入海,又是誰,害我們到如此地步。
原菲捧起瓷罐,眸中神色冷冽而狷狂:“瘋子殺人是不犯法的,對麼,羽兒。”
對。
一個月後,入秋。天空又高又藍,日頭不吝不烈,秋風攜清香撲面,院中又恰有夫妻攜手、幼子歡笑。絲毫不見悽然的景色里驀地湧起毀天滅地的悲傷,原菲仰頭閉眼,不再看這個讓她深惡痛絕的世界。
“原老師。”身後有人輕聲開口,是一直陪伴她治療的醫生,“願您過上很好的一生。我等著您的下一本書。”
不會有下一本書了。
也不會有很好的一生。
原菲頭也不回地離開了這個地方。
入夜,康宇的私人住宅迎來了他期待已久的客人。
第二天,他黃昏方醒,脖頸處多了一道劃痕,淺淺的,略腫刺痛。原家父母找上門來,揪著領子問他女兒的去處。
一切如夢,他只記得意識存在的最後一刻,原菲問了他一個問題:“為什麼夢有終時?”
而他只能一遍遍說著不被相信的辯解:“我沒推你,真的沒有,沒有……”
他確實,沒有。
從此以後,也再沒人見過原菲。
作者有話要說:
1.沒錯,正文七十章就是一場夢。羽兒死了,原菲瘋了,所以做了一場夢。 原菲得的是偏執型精神分裂症,正文裡提過。
2.為什麼夢有終時。原菲明明防備了康宇,可夢裡意外還是發生了,夢還是醒了,因為她墜海根本就不關康宇的事。是她失足,才害死了羽兒。她不願承認這個事實,於是催眠自己,直到把想像當成了現實。康宇:炮灰。不過也是活該。
3.最後原菲去哪了。她以為是康宇害死了羽兒,所以要殺了康宇。最後問的那個問題,說明她意識到並不是。害死羽兒的是她自己。所以…你猜她去哪了?
第73章 尾聲&書有盡處
這個清晨,張開眼,我產生了一個可怕的懷疑。這個世界上,是否真的有顧羽知此人?
抬手摸到身旁冰冷空枕,我想,我曾有過枕邊人的。那人在昨夜擁我入懷,手指一遍遍穿過我的發,薄唇柔軟吻過我臉頰,用最溫暖的愛伴我入眠。
那人,是誰?
我撐起身子,從那空枕上,發現了一縷黑髮。
寸余長,不似少女柔軟,是男人的頭髮。
頭痛欲裂。
下床,走出臥室,來到洗手間。鏡子前是一副疲憊面容,昨夜似乎很晚才睡,熬夜寫了個什麼東西,我記不清了。只記得上床時吵醒枕邊人,那人也不惱,只是眯著迷濛睡眼對我淺笑。
雖然他不是我的羽兒,可他對我很好很好。
我的羽兒,她又在哪?
洗漱過後,看到餐桌上有擺好的早餐。粥用保溫盒盛著,裡面放了我喜歡的青菜碎末,翠白相間,拯救了我微弱的胃口。
坐下,拿起調羹一勺勺吃粥。入口是熟悉的味道,我想起,羽兒為我做的第一頓早餐,就是一模一樣的蔬菜粥。
吃過早餐,手機響了。一條微信,來自一個曖昧的備註“ta”。
——上午第二講有課,別忘了。
不用想也知道,是我體貼的枕邊人。然而不知為何,我並不感到如何甜蜜,像是處於一場被動的戀愛中,被深愛,卻無法以同樣的深愛回應。
時間還早,拿出教案來翻了翻,突然想到,這節課,羽兒可能會來。
對,差點忘了,她也是我的學生,雖然是經常曠課的學生。
內心隱隱涌動著期待。
卡著鈴聲踏進教室,沒有看到羽兒。
拿出點名冊,上面根本沒有羽兒的名字。
心頭沒來由地一慌。清晨張眼時的荒誕念頭再次冒出來,脊背都冒出寒意。勉強維持著表面的穩定,卻是心不在焉地上完了一堂課。
走出教室,我在門口駐足。
學生陸續填滿走廊,陽光透過廊上窗子落上一張張年輕生動的面龐。似乎有個女孩一襲白裙向我走來,面容自始至終看不清晰,卻在即將撞入我懷中時煙消雲散。
羽兒,是你麼?
走出教學樓,繞過人工湖,來到初見時一同來過的禮堂。巨大的空間壓抑得讓人呼吸困難,舞台空曠,燈光寂寞,幻影於其上穿梭,又陡然從數米高處墜落,換來我一陣心驚膽戰,自嘲拭汗。
走出禮堂,湖邊垂柳枯敗,河床乾裂,一派深冬景象。幻影換了襯衫長褲,明媚生動,宛若從初春走來,帶著撲鼻的清新,轉瞬與我擦肩,毫不停留。
我走向校外的小路。樹後若隱若現的,是否依舊為幻影?我的羽兒,堅強又勇敢,脆弱又怯懦,藏身樹後的遊戲是無可奈何的執著,而我卻被迫一次次見證她的糾結困惑,並用全部力氣,狠心將她路過。
書店裡,我遇到了熟悉的女孩。她長高了不少,面容更冷也更精緻,一身氣派已與我筆下同名者完全重合。她看到我,勾起淡笑,卻在我問起羽兒的時候,困惑搖頭。
她明明認識羽兒的。
她還偷拍過我們親昵的模樣。
怎麼能對我說,不知道,不記得?
這世上,除了我,到底還有誰記得羽兒?
我回到家,開始拼命翻找。
歲歲如斯不見了……寫著“願與卿同歸雙葬”的紙不見了……羽兒送我的陶件不見了……被偷拍的照片不見了……
所有關於女孩的痕跡,都消失得一乾二淨!
臥室的牆上,掛著一幅婚紗照。上面是我,和一個男人。那就是我的枕邊人,是我和羽兒的故事裡出現過的人。是康宇。
抬起右腕,上面繫著那條早已斷成兩半的手鍊。如今它完好如初,看不到一點點損壞過的痕跡,而且長度大小與我腕部完美貼合,像是,從來不曾摘下來過。
我突然想起一段對話。
那是塞北的童話小屋。
——你說這條手鍊……是十八歲生日的時候,有人送給你的?
——明知故問。
——我想問……‘有人’是誰?
不是不願相信,只是太清楚結局。
羽兒。
原菲偏頭,看向桌上安靜的瓷罐。
夢裡夢外,你都在怨著我吧。
我也在怨著你呢。
怨你最初不該撞入我懷,怨你最終不該縱身入海,更怨你不該力竭時奮力托起我,又在我擁你呼喚時面色青白,不肯醒來。
我抱著你,與你十指相扣,你的手依舊冰涼,而我卻再溫暖不了你。
後來火光吞噬你眉眼,將你化作爐中灰燼。
再後來,墳前月光黯淡,碑石微涼。矮松落影成雙,滿目淒涼。
我想親近你,於是做了盜墓賊,然後被送來這裡,做了一場春秋大夢。
我才不是瘋子,只是有時,我會分不清夢和現實。
但我分得清,是誰推我入海,又是誰,害我們到如此地步。
原菲捧起瓷罐,眸中神色冷冽而狷狂:“瘋子殺人是不犯法的,對麼,羽兒。”
對。
一個月後,入秋。天空又高又藍,日頭不吝不烈,秋風攜清香撲面,院中又恰有夫妻攜手、幼子歡笑。絲毫不見悽然的景色里驀地湧起毀天滅地的悲傷,原菲仰頭閉眼,不再看這個讓她深惡痛絕的世界。
“原老師。”身後有人輕聲開口,是一直陪伴她治療的醫生,“願您過上很好的一生。我等著您的下一本書。”
不會有下一本書了。
也不會有很好的一生。
原菲頭也不回地離開了這個地方。
入夜,康宇的私人住宅迎來了他期待已久的客人。
第二天,他黃昏方醒,脖頸處多了一道劃痕,淺淺的,略腫刺痛。原家父母找上門來,揪著領子問他女兒的去處。
一切如夢,他只記得意識存在的最後一刻,原菲問了他一個問題:“為什麼夢有終時?”
而他只能一遍遍說著不被相信的辯解:“我沒推你,真的沒有,沒有……”
他確實,沒有。
從此以後,也再沒人見過原菲。
作者有話要說:
1.沒錯,正文七十章就是一場夢。羽兒死了,原菲瘋了,所以做了一場夢。 原菲得的是偏執型精神分裂症,正文裡提過。
2.為什麼夢有終時。原菲明明防備了康宇,可夢裡意外還是發生了,夢還是醒了,因為她墜海根本就不關康宇的事。是她失足,才害死了羽兒。她不願承認這個事實,於是催眠自己,直到把想像當成了現實。康宇:炮灰。不過也是活該。
3.最後原菲去哪了。她以為是康宇害死了羽兒,所以要殺了康宇。最後問的那個問題,說明她意識到並不是。害死羽兒的是她自己。所以…你猜她去哪了?
第73章 尾聲&書有盡處
這個清晨,張開眼,我產生了一個可怕的懷疑。這個世界上,是否真的有顧羽知此人?
抬手摸到身旁冰冷空枕,我想,我曾有過枕邊人的。那人在昨夜擁我入懷,手指一遍遍穿過我的發,薄唇柔軟吻過我臉頰,用最溫暖的愛伴我入眠。
那人,是誰?
我撐起身子,從那空枕上,發現了一縷黑髮。
寸余長,不似少女柔軟,是男人的頭髮。
頭痛欲裂。
下床,走出臥室,來到洗手間。鏡子前是一副疲憊面容,昨夜似乎很晚才睡,熬夜寫了個什麼東西,我記不清了。只記得上床時吵醒枕邊人,那人也不惱,只是眯著迷濛睡眼對我淺笑。
雖然他不是我的羽兒,可他對我很好很好。
我的羽兒,她又在哪?
洗漱過後,看到餐桌上有擺好的早餐。粥用保溫盒盛著,裡面放了我喜歡的青菜碎末,翠白相間,拯救了我微弱的胃口。
坐下,拿起調羹一勺勺吃粥。入口是熟悉的味道,我想起,羽兒為我做的第一頓早餐,就是一模一樣的蔬菜粥。
吃過早餐,手機響了。一條微信,來自一個曖昧的備註“ta”。
——上午第二講有課,別忘了。
不用想也知道,是我體貼的枕邊人。然而不知為何,我並不感到如何甜蜜,像是處於一場被動的戀愛中,被深愛,卻無法以同樣的深愛回應。
時間還早,拿出教案來翻了翻,突然想到,這節課,羽兒可能會來。
對,差點忘了,她也是我的學生,雖然是經常曠課的學生。
內心隱隱涌動著期待。
卡著鈴聲踏進教室,沒有看到羽兒。
拿出點名冊,上面根本沒有羽兒的名字。
心頭沒來由地一慌。清晨張眼時的荒誕念頭再次冒出來,脊背都冒出寒意。勉強維持著表面的穩定,卻是心不在焉地上完了一堂課。
走出教室,我在門口駐足。
學生陸續填滿走廊,陽光透過廊上窗子落上一張張年輕生動的面龐。似乎有個女孩一襲白裙向我走來,面容自始至終看不清晰,卻在即將撞入我懷中時煙消雲散。
羽兒,是你麼?
走出教學樓,繞過人工湖,來到初見時一同來過的禮堂。巨大的空間壓抑得讓人呼吸困難,舞台空曠,燈光寂寞,幻影於其上穿梭,又陡然從數米高處墜落,換來我一陣心驚膽戰,自嘲拭汗。
走出禮堂,湖邊垂柳枯敗,河床乾裂,一派深冬景象。幻影換了襯衫長褲,明媚生動,宛若從初春走來,帶著撲鼻的清新,轉瞬與我擦肩,毫不停留。
我走向校外的小路。樹後若隱若現的,是否依舊為幻影?我的羽兒,堅強又勇敢,脆弱又怯懦,藏身樹後的遊戲是無可奈何的執著,而我卻被迫一次次見證她的糾結困惑,並用全部力氣,狠心將她路過。
書店裡,我遇到了熟悉的女孩。她長高了不少,面容更冷也更精緻,一身氣派已與我筆下同名者完全重合。她看到我,勾起淡笑,卻在我問起羽兒的時候,困惑搖頭。
她明明認識羽兒的。
她還偷拍過我們親昵的模樣。
怎麼能對我說,不知道,不記得?
這世上,除了我,到底還有誰記得羽兒?
我回到家,開始拼命翻找。
歲歲如斯不見了……寫著“願與卿同歸雙葬”的紙不見了……羽兒送我的陶件不見了……被偷拍的照片不見了……
所有關於女孩的痕跡,都消失得一乾二淨!
臥室的牆上,掛著一幅婚紗照。上面是我,和一個男人。那就是我的枕邊人,是我和羽兒的故事裡出現過的人。是康宇。
抬起右腕,上面繫著那條早已斷成兩半的手鍊。如今它完好如初,看不到一點點損壞過的痕跡,而且長度大小與我腕部完美貼合,像是,從來不曾摘下來過。
我突然想起一段對話。
那是塞北的童話小屋。
——你說這條手鍊……是十八歲生日的時候,有人送給你的?
——明知故問。
——我想問……‘有人’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