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幸好我還有你。」
===
「我這一生有三次出鞘,第一次是為我自己,被背叛不公對待,我不平;第二次是為天下,危宮中救得幼年天子,多年教養成才,換得敬重尊榮;至於第三次麼……」
孩子們們屏住呼吸,這前兩次他們都聽說過,這第三次卻不知是什麼。
「姑奶奶又誆我們玩!」
等了半天,連凌姑奶奶都好奇地看過來,可溫雪晴卻又不說了。
「是為了一個人——」
第一滴血濺落在地時,她沒有絲毫的恐懼,因為她後面就是凌柔。
沒有退路。
「那個人是誰啊?」
「這個人啊……你們猜啊,猜猜看,猜對我獎勵大字三十張,限三日內交給我。」
「啊啊啊啊,姑奶奶太壞了!」
孩子們一鬨而散,都不想理溫雪晴了,跑到凌柔身邊:「凌姑奶奶,你管管她!」
凌柔一個一個安撫好,一偏頭,看見溫雪晴正對她笑得燦爛。
——那個時候,我只有一個念頭,我要她周全安好,無論什麼在所不惜。
第69章 番外二
一大早,臨州博物館門口就人山人海, 長龍從檢票處開始折了好幾個彎到露天廣場, 烈日當空, 地面被烤得起白煙。
然而就是這樣的大太陽還是擋不住群眾的熱情。
「人好多啊, 到底什麼時候才輪到我們?我知道人會多, 但是沒想到人居然會這麼多!」
「沒辦法,今天是溫雪晴和凌柔的陵墓發掘展示的第一天, 據說這裡面的發現可是讓史書都改了的!」
時間實在難捱,不少人開始隨意閒聊打發時間。
溫凌二家的陵園原本是分開的, 後來族人漸多, 慢慢地便比鄰了。但這麼多陵墓,只有溫雪晴和凌柔兩個人是一起合葬的。
關於兩人的事跡, 正史記載並不是很多,更多的是野史傳說或是與她們同時代的同輩或後輩回憶講述。但兩人的經歷實在太過傳奇,後世更是衍生出無數作品來。
而關於兩人的感情, 也有不少猜測。
雖然沒有明說,但很多證據都指明, 這兩人在匈奴侵入洛陽前都是不和的狀態。史學家推測, 兩人很可能是在一同逃難的過程中,放下偏見, 開始合作。
「合作就合作,最後葬到一起也太奇怪了吧,溫凌二家其他人怎麼沒這樣……」
「這是劉穹下令的,要怪就怪他吧, 不過他是兩人養大的,是遵從遺願也說不清楚。」
「你們懂什麼,這次要不是地震,溫凌兩家的後人是不許其他人靠近的,看守得特別嚴。」
長龍慢慢前行,終於過了檢票進入博物館。
講解員手拿麥克風,言笑晏晏地為遊客講解。
「大家都知道,臨州最大的家族就是溫凌二家了,相信這裡面還有少人姓這兩個姓,這次我們的展覽文物都是本家的東西,所以請各位參觀回去後,要更加愛惜自己家的東西。」
一眾遊客發出善意的笑聲。
展覽分了好幾個部分,陪葬品分門別類地擺在各個展覽櫃,千年過去,它們光彩依舊。
「這是臨州都尉金印,」講解員指了指玻璃展櫃裡的一方金印,「曾經很多人都猜測,這枚金印已經遺失或者是葬在溫霽明的陵墓里,但是最後確是在兩人的陵墓這裡發現的。這枚金印的發現,再次佐證了史書里的記載——臨州大半兵權落在溫雪晴手裡,作為一個女性,竟然擁有如此的權勢,這在那個時代是難以想像的。」
有遊客舉手提問:「那魏溯和劉顯聰是不是為了這個才求娶溫雪晴和凌柔的?」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講解員點頭繼續說,「史書記載,溫雪晴和凌柔當時被稱為『臨州雙嬌』,容貌才學驚人,引得無數英雄俱折腰。但是當時的階級劃分是非常嚴格的,普通人是想都不敢想這件事的,有資格娶她們的莫不是一方諸侯。當時的世家大族之間會互相聯姻,有很大一部分就是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勢,所以說娶妻並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一家的事。當然,要是最後還能娶到一個大美人,那就更好了。」
「可是一下子要兩個,他們也太貪心了吧?」
「這個啊,可能是只有小孩才會做選擇吧。」講解員聳了聳肩,「畢竟這二人要是都能娶到手,她們帶來的利益是難以估算的。劉顯聰在南方稱帝後,便急急地向臨州求娶,應當也是出於鞏固的目的。」
「至於魏王魏溯,這一位是出了名的脾性古怪,當年築金台,滿天下說是為了囚掠溫雪晴和凌柔。但是……大家都知道啦,最後這金台是封賞點將用的,很多將士為了能有一次登上金台的風光,在戰場奮力拼殺,大大激勵了士氣。」
遊客:「難道魏溯要江山不要美人,可是他最後也沒有稱帝,他前期明明很可疑的,後來卻擁立了劉穹,這也太奇怪了吧?」
講解員耐心道:「這也是一個疑點,我們這次在墓葬中還發現了大量書信,其中有不少是溫雪晴與魏溯來往的書信,兩人的語氣非常熟稔,更像是朋友。我們已經開始解讀分析,相信將來會解開這一疑惑。」
這次搶救性發掘,讓後世對溫雪晴和凌柔的關係更加確定。
——這兩人是同葬在一個棺中的。
「我們發現,墓主人並不覺得代表權勢的金印是最重要的,它反而是被放在耳室中和其他陪葬品放在一起的,與墓主人的棺槨放在後室的反而是另外兩件陪葬品。」
===
「我這一生有三次出鞘,第一次是為我自己,被背叛不公對待,我不平;第二次是為天下,危宮中救得幼年天子,多年教養成才,換得敬重尊榮;至於第三次麼……」
孩子們們屏住呼吸,這前兩次他們都聽說過,這第三次卻不知是什麼。
「姑奶奶又誆我們玩!」
等了半天,連凌姑奶奶都好奇地看過來,可溫雪晴卻又不說了。
「是為了一個人——」
第一滴血濺落在地時,她沒有絲毫的恐懼,因為她後面就是凌柔。
沒有退路。
「那個人是誰啊?」
「這個人啊……你們猜啊,猜猜看,猜對我獎勵大字三十張,限三日內交給我。」
「啊啊啊啊,姑奶奶太壞了!」
孩子們一鬨而散,都不想理溫雪晴了,跑到凌柔身邊:「凌姑奶奶,你管管她!」
凌柔一個一個安撫好,一偏頭,看見溫雪晴正對她笑得燦爛。
——那個時候,我只有一個念頭,我要她周全安好,無論什麼在所不惜。
第69章 番外二
一大早,臨州博物館門口就人山人海, 長龍從檢票處開始折了好幾個彎到露天廣場, 烈日當空, 地面被烤得起白煙。
然而就是這樣的大太陽還是擋不住群眾的熱情。
「人好多啊, 到底什麼時候才輪到我們?我知道人會多, 但是沒想到人居然會這麼多!」
「沒辦法,今天是溫雪晴和凌柔的陵墓發掘展示的第一天, 據說這裡面的發現可是讓史書都改了的!」
時間實在難捱,不少人開始隨意閒聊打發時間。
溫凌二家的陵園原本是分開的, 後來族人漸多, 慢慢地便比鄰了。但這麼多陵墓,只有溫雪晴和凌柔兩個人是一起合葬的。
關於兩人的事跡, 正史記載並不是很多,更多的是野史傳說或是與她們同時代的同輩或後輩回憶講述。但兩人的經歷實在太過傳奇,後世更是衍生出無數作品來。
而關於兩人的感情, 也有不少猜測。
雖然沒有明說,但很多證據都指明, 這兩人在匈奴侵入洛陽前都是不和的狀態。史學家推測, 兩人很可能是在一同逃難的過程中,放下偏見, 開始合作。
「合作就合作,最後葬到一起也太奇怪了吧,溫凌二家其他人怎麼沒這樣……」
「這是劉穹下令的,要怪就怪他吧, 不過他是兩人養大的,是遵從遺願也說不清楚。」
「你們懂什麼,這次要不是地震,溫凌兩家的後人是不許其他人靠近的,看守得特別嚴。」
長龍慢慢前行,終於過了檢票進入博物館。
講解員手拿麥克風,言笑晏晏地為遊客講解。
「大家都知道,臨州最大的家族就是溫凌二家了,相信這裡面還有少人姓這兩個姓,這次我們的展覽文物都是本家的東西,所以請各位參觀回去後,要更加愛惜自己家的東西。」
一眾遊客發出善意的笑聲。
展覽分了好幾個部分,陪葬品分門別類地擺在各個展覽櫃,千年過去,它們光彩依舊。
「這是臨州都尉金印,」講解員指了指玻璃展櫃裡的一方金印,「曾經很多人都猜測,這枚金印已經遺失或者是葬在溫霽明的陵墓里,但是最後確是在兩人的陵墓這裡發現的。這枚金印的發現,再次佐證了史書里的記載——臨州大半兵權落在溫雪晴手裡,作為一個女性,竟然擁有如此的權勢,這在那個時代是難以想像的。」
有遊客舉手提問:「那魏溯和劉顯聰是不是為了這個才求娶溫雪晴和凌柔的?」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講解員點頭繼續說,「史書記載,溫雪晴和凌柔當時被稱為『臨州雙嬌』,容貌才學驚人,引得無數英雄俱折腰。但是當時的階級劃分是非常嚴格的,普通人是想都不敢想這件事的,有資格娶她們的莫不是一方諸侯。當時的世家大族之間會互相聯姻,有很大一部分就是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勢,所以說娶妻並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一家的事。當然,要是最後還能娶到一個大美人,那就更好了。」
「可是一下子要兩個,他們也太貪心了吧?」
「這個啊,可能是只有小孩才會做選擇吧。」講解員聳了聳肩,「畢竟這二人要是都能娶到手,她們帶來的利益是難以估算的。劉顯聰在南方稱帝後,便急急地向臨州求娶,應當也是出於鞏固的目的。」
「至於魏王魏溯,這一位是出了名的脾性古怪,當年築金台,滿天下說是為了囚掠溫雪晴和凌柔。但是……大家都知道啦,最後這金台是封賞點將用的,很多將士為了能有一次登上金台的風光,在戰場奮力拼殺,大大激勵了士氣。」
遊客:「難道魏溯要江山不要美人,可是他最後也沒有稱帝,他前期明明很可疑的,後來卻擁立了劉穹,這也太奇怪了吧?」
講解員耐心道:「這也是一個疑點,我們這次在墓葬中還發現了大量書信,其中有不少是溫雪晴與魏溯來往的書信,兩人的語氣非常熟稔,更像是朋友。我們已經開始解讀分析,相信將來會解開這一疑惑。」
這次搶救性發掘,讓後世對溫雪晴和凌柔的關係更加確定。
——這兩人是同葬在一個棺中的。
「我們發現,墓主人並不覺得代表權勢的金印是最重要的,它反而是被放在耳室中和其他陪葬品放在一起的,與墓主人的棺槨放在後室的反而是另外兩件陪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