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
兩人一邊交談,一邊吃著野餐,等到太陽西下時,一行人才有說有笑的回了凡賽爾宮。因為有著早睡早起的習慣,楊太后跟安娜告罪一聲,便回房間歇息去了。
或許是因為玩得盡興,楊太后一躺在鋪有柔軟的天鵝絨床墊的床上,便沉沉的進入了夢鄉。這一覺楊太后睡了很久很久,等她終於睡熟了起來時,卻一下子驚呆了。
這裡是……
看著周圍熟悉而又陌生的現代化擺設,楊令月尖叫著往梳妝檯前跑去。而當鏡子清晰的照出同樣讓她感到熟悉而又陌生的五官時,不經意間,眼淚就從眼眶中滑出。
她…這是回來了。
一時之間也不知該哭還是該笑的楊太后呆呆的望著鏡子裡的長髮麗人。過了好一會兒,肚子突兀的呱呱叫時,楊太后才回過神,拿起放置在客廳桌子上的錢包,就此出了門。
楊令月去的吃飯的地方是一家平時慣常去的中餐廳,收費便宜味道也很不錯。這間中餐廳與楊令月所住的地方只隔了一條街,旁邊門市開了一間新~華書店。路過旁邊所開的新~華書店時,楊令月有些悵然的進入買了一本明史,帶著它心中略有幾分不知所以然的忐忑進入了中餐廳。
此時不到晌午,因此來吃飯的人很少。楊令月點了兩菜一湯,吩咐服務員快點上餐後,便找了張放置在角落的桌子,坐在那兒翻閱起剛買的明史。
在楊令月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明史的前半部分與自己記憶中一模一樣,但明熹宗之後的歷史,卻讓楊令月瞬間淚流滿面。原來自己果真不是回到了原來的時空,而是來到被她改變了歷史的大明後世。
如今的華夏仍然被稱為大明,老朱人依然是皇族,不過國策不再是君主□□、而是君王立憲制。和英國一樣,大明國事不再由老朱家的人獨斷,而是由內閣組成的國會全權處理,老朱家皇室成員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國家吉祥物。
楊令月抹掉眼淚,心思複雜的她根本無法繼續翻看下去,剛好服務員將自己所點的餐送了上來,楊令月索性就合上書本,安靜的用餐。
因為幾十年宮廷生涯的薰陶,楊令月或坐或戰都帶有一股別樣的氣質。就好比現在安靜用餐的她,一舉一動無不透出雅致,好似不是吃的粗茶淡飯而是山珍美味。
就在楊令月舀了一碗湯,捧著小口小口的喝著時,一位身材修長、略顯文弱的青年突然推開店大門,面露震驚的朝自己走來。
“阿月,是你嗎阿月。”
陌生卻又透著莫名熟悉的話語讓楊令月驚愕的看著男子,而男子熟悉又陌生的面孔更讓楊令月感到不可置信。怎麼會是他……
“大郎?”
許久之後,楊令月略帶遲疑的喚了這在她心中埋藏了數十年的暱稱。
此話一出,男子立馬狂喜的道:“阿月果真是你。”
“是我,你……還好嗎。”
“大郎不好,沒有你的世界,大郎真的一點也不好。”
朱由校一把抱住了楊令月,待他感覺她有些抗拒自己的接觸時,不免變得有些傷感。不過好歹是當過皇帝的,朱由校性格雖是溫和,骨子裡卻也帶著強勢。
他略微鬆開了楊令月,卻仍然抱著她,不由分說的準備帶著她離開這兒。
楊令月制止了他:“還沒給錢呢!”
朱由校抿嘴一笑,掏出錢包,從里拿出一張百元鈔~票放在桌子上後,便牽著楊令月,兩人十指合攏,璧人一般的出了中餐廳。
朱由校開的車,就停放在路口處。兩人上了車後,車調了一個頭,往城郊開去。車行駛間,沉默許久的楊令月開口道。
“我今天剛來,來時買了一本歷史書看,想來你應該比我早到這兒,你……我覺得吧,歷史對於我們的評價還是很客觀的。”
“我沒有被冠上昏庸之名、被後世之人認定怕老婆的確很客觀。”朱由校含笑的說道,話中自我調侃反而讓楊令月有點不知所措。
“我不是那個意思!”楊令月笑著帶著點冷淡的道。“要知道我當時只是你的妾侍,之所以能扶正成為平妻,不過是母憑子貴罷了,所以我真的當得你的老婆。”
“阿月…”將車子猛地一下子停靠在路邊的朱由校,側頭深深的看了楊令月一眼,特語重心長的道。
“你知道我來到這兒,了解到歷史後最後悔的是什麼嗎,後悔沒能多活幾年,而將國家的重擔壓在你身上。
史書記載:慈禧太后年少失枯,性剛烈寧折不屈,後熹帝早逝,武帝時一歲,為掌控朝政,慈禧太后依附於閹黨。經十載謀劃,終除閹黨,還朝政清明。”
楊令月噗嗤一笑:“前面還好點,這後面也太搞笑了一點,怎麼史書沒有記載閹貨魏忠賢乃是慈禧太后的嫡親外祖父嗎,她不依附他依附誰…”
“野史有這種說法,但信的人很少。歷史專家們都相信慈禧太后幼年失孤,沒有親人在。”
“那明達呢?三郎那孩子可是從小叫明達舅舅的,總不能記載成了魏星魏明達,乃是慈禧太后認的乾弟弟吧。”
“的確是這樣。”朱由校臉上的笑容加深:“我想之所以記載成這樣,應該是三郎那孩子刻意讓史官寫成這樣的。”
楊令月深深的望了朱由校一眼,不再說話。而當車子裡的氣氛陷入沉默時,朱由校也並沒有說話打破沉默,他摸出香菸,靜靜的抽了一支後,不由分說的重新啟動車子,調轉車頭往另一個方向開去。
車子是在民政局的門口停下的,楊令月想到一個可能,不免瞪大了眼睛,驚愕的問。“你把車子停在這兒幹什麼,不怕擋著別人的道嗎。”
“你不怕我怎麼會怕。”
朱由校牽著楊令月的手下了汽車,邊往民政局裡走,邊笑眯眯的說道。“至於為什麼會來這兒,依阿月的聰明會不知道嗎。我知道阿月以前傷心不能光明正大的成為我的正妻,所以現在啊,我保證我家的戶口本上只有你一個人的名字。”
“只有我的名字那是不可能的。”楊令月感受到朱由校握著自己的手緊了緊,不免心一動,溫暖的笑了笑。
“難道咱們以後的孩子,也不能上你家戶口本嗎?”
反正依她的性格很難再找到一個真心對她的人,既然在這兒遇到了朱由校,那麼繼續牽手走下去又何妨。說不定努把力,還能重新的將寶兒、貝兒以及三郎給生出來呢。
不過……
看到朱由校高興至極的側臉,楊令月還是忍不住潑冷水道。“據說辦結婚證需要戶~口~簿和身~份~證,這兩樣你帶了嗎。”
待朱由校抽著嘴巴不說話,楊令月再次補刀道:“好巧,這兩樣我也沒帶…”
…… ……
百家評論:縱觀歷史,(明)慈禧太后與許多的政治家一樣,有很突出的特點。她是合格甚至優秀的政治家,有手段,有機變,有權數,不失為女中梟雄。當然這一提前是建立在她有一位生性敦厚、不善朝政,並且早死的丈夫。如果換了唐朝那位貞觀之君,慈禧太后上位怕是要艱難得多。
或許是因為玩得盡興,楊太后一躺在鋪有柔軟的天鵝絨床墊的床上,便沉沉的進入了夢鄉。這一覺楊太后睡了很久很久,等她終於睡熟了起來時,卻一下子驚呆了。
這裡是……
看著周圍熟悉而又陌生的現代化擺設,楊令月尖叫著往梳妝檯前跑去。而當鏡子清晰的照出同樣讓她感到熟悉而又陌生的五官時,不經意間,眼淚就從眼眶中滑出。
她…這是回來了。
一時之間也不知該哭還是該笑的楊太后呆呆的望著鏡子裡的長髮麗人。過了好一會兒,肚子突兀的呱呱叫時,楊太后才回過神,拿起放置在客廳桌子上的錢包,就此出了門。
楊令月去的吃飯的地方是一家平時慣常去的中餐廳,收費便宜味道也很不錯。這間中餐廳與楊令月所住的地方只隔了一條街,旁邊門市開了一間新~華書店。路過旁邊所開的新~華書店時,楊令月有些悵然的進入買了一本明史,帶著它心中略有幾分不知所以然的忐忑進入了中餐廳。
此時不到晌午,因此來吃飯的人很少。楊令月點了兩菜一湯,吩咐服務員快點上餐後,便找了張放置在角落的桌子,坐在那兒翻閱起剛買的明史。
在楊令月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明史的前半部分與自己記憶中一模一樣,但明熹宗之後的歷史,卻讓楊令月瞬間淚流滿面。原來自己果真不是回到了原來的時空,而是來到被她改變了歷史的大明後世。
如今的華夏仍然被稱為大明,老朱人依然是皇族,不過國策不再是君主□□、而是君王立憲制。和英國一樣,大明國事不再由老朱家的人獨斷,而是由內閣組成的國會全權處理,老朱家皇室成員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國家吉祥物。
楊令月抹掉眼淚,心思複雜的她根本無法繼續翻看下去,剛好服務員將自己所點的餐送了上來,楊令月索性就合上書本,安靜的用餐。
因為幾十年宮廷生涯的薰陶,楊令月或坐或戰都帶有一股別樣的氣質。就好比現在安靜用餐的她,一舉一動無不透出雅致,好似不是吃的粗茶淡飯而是山珍美味。
就在楊令月舀了一碗湯,捧著小口小口的喝著時,一位身材修長、略顯文弱的青年突然推開店大門,面露震驚的朝自己走來。
“阿月,是你嗎阿月。”
陌生卻又透著莫名熟悉的話語讓楊令月驚愕的看著男子,而男子熟悉又陌生的面孔更讓楊令月感到不可置信。怎麼會是他……
“大郎?”
許久之後,楊令月略帶遲疑的喚了這在她心中埋藏了數十年的暱稱。
此話一出,男子立馬狂喜的道:“阿月果真是你。”
“是我,你……還好嗎。”
“大郎不好,沒有你的世界,大郎真的一點也不好。”
朱由校一把抱住了楊令月,待他感覺她有些抗拒自己的接觸時,不免變得有些傷感。不過好歹是當過皇帝的,朱由校性格雖是溫和,骨子裡卻也帶著強勢。
他略微鬆開了楊令月,卻仍然抱著她,不由分說的準備帶著她離開這兒。
楊令月制止了他:“還沒給錢呢!”
朱由校抿嘴一笑,掏出錢包,從里拿出一張百元鈔~票放在桌子上後,便牽著楊令月,兩人十指合攏,璧人一般的出了中餐廳。
朱由校開的車,就停放在路口處。兩人上了車後,車調了一個頭,往城郊開去。車行駛間,沉默許久的楊令月開口道。
“我今天剛來,來時買了一本歷史書看,想來你應該比我早到這兒,你……我覺得吧,歷史對於我們的評價還是很客觀的。”
“我沒有被冠上昏庸之名、被後世之人認定怕老婆的確很客觀。”朱由校含笑的說道,話中自我調侃反而讓楊令月有點不知所措。
“我不是那個意思!”楊令月笑著帶著點冷淡的道。“要知道我當時只是你的妾侍,之所以能扶正成為平妻,不過是母憑子貴罷了,所以我真的當得你的老婆。”
“阿月…”將車子猛地一下子停靠在路邊的朱由校,側頭深深的看了楊令月一眼,特語重心長的道。
“你知道我來到這兒,了解到歷史後最後悔的是什麼嗎,後悔沒能多活幾年,而將國家的重擔壓在你身上。
史書記載:慈禧太后年少失枯,性剛烈寧折不屈,後熹帝早逝,武帝時一歲,為掌控朝政,慈禧太后依附於閹黨。經十載謀劃,終除閹黨,還朝政清明。”
楊令月噗嗤一笑:“前面還好點,這後面也太搞笑了一點,怎麼史書沒有記載閹貨魏忠賢乃是慈禧太后的嫡親外祖父嗎,她不依附他依附誰…”
“野史有這種說法,但信的人很少。歷史專家們都相信慈禧太后幼年失孤,沒有親人在。”
“那明達呢?三郎那孩子可是從小叫明達舅舅的,總不能記載成了魏星魏明達,乃是慈禧太后認的乾弟弟吧。”
“的確是這樣。”朱由校臉上的笑容加深:“我想之所以記載成這樣,應該是三郎那孩子刻意讓史官寫成這樣的。”
楊令月深深的望了朱由校一眼,不再說話。而當車子裡的氣氛陷入沉默時,朱由校也並沒有說話打破沉默,他摸出香菸,靜靜的抽了一支後,不由分說的重新啟動車子,調轉車頭往另一個方向開去。
車子是在民政局的門口停下的,楊令月想到一個可能,不免瞪大了眼睛,驚愕的問。“你把車子停在這兒幹什麼,不怕擋著別人的道嗎。”
“你不怕我怎麼會怕。”
朱由校牽著楊令月的手下了汽車,邊往民政局裡走,邊笑眯眯的說道。“至於為什麼會來這兒,依阿月的聰明會不知道嗎。我知道阿月以前傷心不能光明正大的成為我的正妻,所以現在啊,我保證我家的戶口本上只有你一個人的名字。”
“只有我的名字那是不可能的。”楊令月感受到朱由校握著自己的手緊了緊,不免心一動,溫暖的笑了笑。
“難道咱們以後的孩子,也不能上你家戶口本嗎?”
反正依她的性格很難再找到一個真心對她的人,既然在這兒遇到了朱由校,那麼繼續牽手走下去又何妨。說不定努把力,還能重新的將寶兒、貝兒以及三郎給生出來呢。
不過……
看到朱由校高興至極的側臉,楊令月還是忍不住潑冷水道。“據說辦結婚證需要戶~口~簿和身~份~證,這兩樣你帶了嗎。”
待朱由校抽著嘴巴不說話,楊令月再次補刀道:“好巧,這兩樣我也沒帶…”
…… ……
百家評論:縱觀歷史,(明)慈禧太后與許多的政治家一樣,有很突出的特點。她是合格甚至優秀的政治家,有手段,有機變,有權數,不失為女中梟雄。當然這一提前是建立在她有一位生性敦厚、不善朝政,並且早死的丈夫。如果換了唐朝那位貞觀之君,慈禧太后上位怕是要艱難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