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
先不提那商船裝載的各種工業製品,就連那用棕樹葉包裹、白花花的蔗糖轉賣給大明商賈的話都可以大賺一筆,更別提藏匿在甲板層里的西方火器了。戚嗣昌覺得,已經大賺成這樣了,徐燁這傢伙居然還嫌不夠、將贖金硬生生的提高了五成,嘖嘖,這心也太黑了,不愧為太后娘娘所看重,認為是據內閣首輔施鳳來之後最佳的首輔以及戶部尚書人選,這點就連他這個出身將門世家、嚮往著沙場,嚮往著成為一代名將的武夫,也自嘆不如。想來此次回京,徐燁這傢伙就會以舉人和御賜進士的身份直接進戶部歷練了吧。
這麼想著,就連淡定如戚嗣昌,也忍不住羨慕的‘好運’,當然要讓他學著徐燁在楊太后面前撒嬌賣萌、比狗腿子還要狗腿子,就只為求娶郡主,怕是萬萬做不到的。所以‘羨慕’過後,戚嗣昌就拎著徐燁繼續做事去了,既然你自主將贖金提高了五成,那麼後續問題就全該你負責。他戚嗣昌這種粗人,還是老老實實的奉旨‘打劫’吧。
於是讓大明(主要是楊太后和朱慈燐小皇帝)喜聞樂見,讓歐洲人特別是英國人咬牙切齒的護航艦隊繼續熱火朝天的不斷來往於濠鏡澳(澳門)和滿刺加(馬六甲),足足賺足了未來十年份的海軍軍餉,關了一個營的俘虜,這才意猶未盡的罷了手。而這時,自擂正義使者的荷蘭人在英國皇室的委託下、已經抵達了京師,就等著面見君顏,為英國人說說情。
因為戚嗣昌所領導的‘打劫船隊’賺得有點多,楊太后心中的那口氣早就出了。不光是她,就連如今尚未成年親政的朱慈燐也知道,這仗就算打得再怎麼熱火朝天,也根本就達不到英國本土去,所以見好就收是十分有必要的。
朱慈燐雖說有點隱患這‘打劫’賺的錢有點少,但也明白適可而止這個道理,剛好荷蘭使臣求見甘願出頭當和事佬,朱慈燐也就順水推舟,索要了他自認為很合理的無數好處,心滿意足之下,才開尊口假惺惺的表示,兩國邦交還是以和為貴,整天打打殺殺的,在國際上影響多不好啊。
朱慈燐厚臉皮程度驚掉了無數人的下巴,也再次刷新了楊太后對於‘無恥’的認知。楊太后開始在想,是她的教育出了問題,還是跟徐燁這臭小子待久了,以至於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看來她這個兒子啊,要在錢串子帝王前面再加一個沒下限的前綴了。不過這樣也好,當還政那一天到來時,她也能更好的放下心,過一開始來到這個世界上時、所嚮往的簡單寧靜的生活。
楊太后搖頭笑了笑,開口說道。“就按皇帝提的要求,如果英皇室不願意為了和平付出戰爭賠款這個代價,那麼只能繼續打下去了。”
頓了頓,楊太后由惡意滿滿的補充:“我大明地大物博,人口更是數萬萬人,其中驍勇善戰者不再少數,而英國,不是哀家嘲笑,它本土面積人口可比得上大明的一個郡。荷蘭大使你相信嗎,只要哀家一聲令下,在濠鏡澳、滿刺加來往巡航的艦隊就能不顧一切的開往歐洲,會為了尊嚴奮戰到最後一滴血。而就算他們戰死異國他鄉,只要哀家想繼續打下去、皇帝想繼續打下去,就能重新聚集起百萬大軍來。玩人數消耗戰,大明可不怕你們任何國家。”
荷蘭大使心裡明敞著楊太后之所以說這樣的話,一來是威脅英國皇室最好同意了大明皇帝所提出的高額戰爭賠款,二來也是為了警告荷蘭人,大明不懼英國更加不懼荷蘭,惹毛了一樣會像英國那樣打荷蘭的臉。
可明白是明白,可那股憋屈感還是從心頭上浮現了出來。台灣啊,他們眼中金山一樣的台灣就因為國內的經濟動盪、被迫無力的主動還了回去。以至於他們和英國人的東印度公司、只能繼續窩在日本,將長崎港口作為遠東據點、對外中轉站。
可再感到憋屈又如何,想到最近的國內局勢,荷蘭大使只能選擇順著楊太后的意思,主動表示會和英方好好的溝通,讓他們同意大明皇帝所提出的高額戰爭賠款。
“既然如此,就麻煩大使和英皇室好好的溝通了。”
說著,楊太后轉而眺了朱慈燐一眼,故作睏乏的道。“皇帝,接來下的宴請大使事宜就由你安排吧,哀家累了,想先回去歇息。”
朱慈燐見楊太后神色睏乏,以為她是真的不舒服,忙開口問:“母后怎麼了,要不要請太醫來瞧瞧。”
楊太后制止了朱慈燐讓王體乾去請太醫的舉動,柔聲道:“不必了,想來是昨晚兒沒休息好的緣故。”
“那三郎送母后回慈寧宮!”
朱慈燐先是招來禮部尚書與他耳語幾句,然後便親自扶著楊太后上了龍攆,往慈寧宮而去。楊太后是真的打算回宮睡覺的,所以到了慈寧宮後,她便卸了朱玉裝飾、在朱慈燐的注視下合衣何睡。朱慈燐在床畔間守了一會兒,確定楊太后沉沉地進入夢鄉後,他才出了慈寧宮,迴轉乾清宮繼續處理政事。
朱慈燐回乾清宮的時候,禮部尚書已經將荷蘭大使領走,所以朱慈燐便讓王體乾將前幾日積壓的奏摺抱出來,伏坐在案桌前一本一本的批閱。直到日落星起,王體乾親自添了一盞油燈時,朱慈燐才揉了揉酸澀的手腕和脖子,嘟囔道。“原來已經天黑了啊!”
“陛下勤於政事,所以奴婢才沒有出口打擾。”王體乾一臉笑如菊花的道。“晚膳已經備好了,陛下是否現在就用,還是去慈寧宮陪太后娘娘一起用。”
“還是去慈寧宮陪母后吧。”他的兩位姐姐應該也在,正好問問他們對於嫁妝有什麼特殊的要求!朱慈燐想著兩位未來的駙馬都是武夫出身,要不他跟母后商量一下,給兩位姐姐一人添一套兵器,好讓姐姐們跟他們各自的駙馬更有話題聊。
作者有話要說: 更新o(* ̄︶ ̄*)o
☆、第一百一十三章
嗯, 或許再加兩副搓衣板更好!
——這是坐著龍攆來慈寧宮的朱慈燐在看到兩位姐姐的第一個反應。
已經開始腦補、兩位公主手拿皮鞭讓兩位駙馬跪搓衣板場景的朱慈燐呵呵笑了笑, 頂著二姐朱淑娖‘你有病啊’和三姐朱淑婒若有所思的目光,在楊太后的身邊落了座。
“母后,今兒午歇的怎麼樣, 可還有哪裡不適。”
“要說真有哪點不適,就只有睡多了、怕晚上不好睡這點了。”楊太后心知朱慈燐是來陪自己用晚膳的,便把話茬就此打住,只閒聊了幾句,就讓宮娥將晚膳擺了上來。
楊太后用膳一向簡單而精緻,四個主子共食,晚膳的盤數也不過擺了一桌,且大多都是滋補養生的湯品。
用過晚膳後, 朱慈燐三人陪著楊太后說了一會兒, 等月升霜降時,朱慈燐三人便出了慈寧宮。姐妹二人回了翊坤宮, 朱慈燐自是回了乾清宮歇息。
一夜無夢,等到天明時,又是該上早朝的時間到了。
楊太后同往常一樣先到, 朱慈燐後至。等垂簾聽政的太后娘娘和尚未親政的皇帝陛下都到齊了後, 文武百官便開始暢所欲言。禮部官員詳細的匯報了昨日接待荷蘭使者的經過, 末了道。
這麼想著,就連淡定如戚嗣昌,也忍不住羨慕的‘好運’,當然要讓他學著徐燁在楊太后面前撒嬌賣萌、比狗腿子還要狗腿子,就只為求娶郡主,怕是萬萬做不到的。所以‘羨慕’過後,戚嗣昌就拎著徐燁繼續做事去了,既然你自主將贖金提高了五成,那麼後續問題就全該你負責。他戚嗣昌這種粗人,還是老老實實的奉旨‘打劫’吧。
於是讓大明(主要是楊太后和朱慈燐小皇帝)喜聞樂見,讓歐洲人特別是英國人咬牙切齒的護航艦隊繼續熱火朝天的不斷來往於濠鏡澳(澳門)和滿刺加(馬六甲),足足賺足了未來十年份的海軍軍餉,關了一個營的俘虜,這才意猶未盡的罷了手。而這時,自擂正義使者的荷蘭人在英國皇室的委託下、已經抵達了京師,就等著面見君顏,為英國人說說情。
因為戚嗣昌所領導的‘打劫船隊’賺得有點多,楊太后心中的那口氣早就出了。不光是她,就連如今尚未成年親政的朱慈燐也知道,這仗就算打得再怎麼熱火朝天,也根本就達不到英國本土去,所以見好就收是十分有必要的。
朱慈燐雖說有點隱患這‘打劫’賺的錢有點少,但也明白適可而止這個道理,剛好荷蘭使臣求見甘願出頭當和事佬,朱慈燐也就順水推舟,索要了他自認為很合理的無數好處,心滿意足之下,才開尊口假惺惺的表示,兩國邦交還是以和為貴,整天打打殺殺的,在國際上影響多不好啊。
朱慈燐厚臉皮程度驚掉了無數人的下巴,也再次刷新了楊太后對於‘無恥’的認知。楊太后開始在想,是她的教育出了問題,還是跟徐燁這臭小子待久了,以至於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看來她這個兒子啊,要在錢串子帝王前面再加一個沒下限的前綴了。不過這樣也好,當還政那一天到來時,她也能更好的放下心,過一開始來到這個世界上時、所嚮往的簡單寧靜的生活。
楊太后搖頭笑了笑,開口說道。“就按皇帝提的要求,如果英皇室不願意為了和平付出戰爭賠款這個代價,那麼只能繼續打下去了。”
頓了頓,楊太后由惡意滿滿的補充:“我大明地大物博,人口更是數萬萬人,其中驍勇善戰者不再少數,而英國,不是哀家嘲笑,它本土面積人口可比得上大明的一個郡。荷蘭大使你相信嗎,只要哀家一聲令下,在濠鏡澳、滿刺加來往巡航的艦隊就能不顧一切的開往歐洲,會為了尊嚴奮戰到最後一滴血。而就算他們戰死異國他鄉,只要哀家想繼續打下去、皇帝想繼續打下去,就能重新聚集起百萬大軍來。玩人數消耗戰,大明可不怕你們任何國家。”
荷蘭大使心裡明敞著楊太后之所以說這樣的話,一來是威脅英國皇室最好同意了大明皇帝所提出的高額戰爭賠款,二來也是為了警告荷蘭人,大明不懼英國更加不懼荷蘭,惹毛了一樣會像英國那樣打荷蘭的臉。
可明白是明白,可那股憋屈感還是從心頭上浮現了出來。台灣啊,他們眼中金山一樣的台灣就因為國內的經濟動盪、被迫無力的主動還了回去。以至於他們和英國人的東印度公司、只能繼續窩在日本,將長崎港口作為遠東據點、對外中轉站。
可再感到憋屈又如何,想到最近的國內局勢,荷蘭大使只能選擇順著楊太后的意思,主動表示會和英方好好的溝通,讓他們同意大明皇帝所提出的高額戰爭賠款。
“既然如此,就麻煩大使和英皇室好好的溝通了。”
說著,楊太后轉而眺了朱慈燐一眼,故作睏乏的道。“皇帝,接來下的宴請大使事宜就由你安排吧,哀家累了,想先回去歇息。”
朱慈燐見楊太后神色睏乏,以為她是真的不舒服,忙開口問:“母后怎麼了,要不要請太醫來瞧瞧。”
楊太后制止了朱慈燐讓王體乾去請太醫的舉動,柔聲道:“不必了,想來是昨晚兒沒休息好的緣故。”
“那三郎送母后回慈寧宮!”
朱慈燐先是招來禮部尚書與他耳語幾句,然後便親自扶著楊太后上了龍攆,往慈寧宮而去。楊太后是真的打算回宮睡覺的,所以到了慈寧宮後,她便卸了朱玉裝飾、在朱慈燐的注視下合衣何睡。朱慈燐在床畔間守了一會兒,確定楊太后沉沉地進入夢鄉後,他才出了慈寧宮,迴轉乾清宮繼續處理政事。
朱慈燐回乾清宮的時候,禮部尚書已經將荷蘭大使領走,所以朱慈燐便讓王體乾將前幾日積壓的奏摺抱出來,伏坐在案桌前一本一本的批閱。直到日落星起,王體乾親自添了一盞油燈時,朱慈燐才揉了揉酸澀的手腕和脖子,嘟囔道。“原來已經天黑了啊!”
“陛下勤於政事,所以奴婢才沒有出口打擾。”王體乾一臉笑如菊花的道。“晚膳已經備好了,陛下是否現在就用,還是去慈寧宮陪太后娘娘一起用。”
“還是去慈寧宮陪母后吧。”他的兩位姐姐應該也在,正好問問他們對於嫁妝有什麼特殊的要求!朱慈燐想著兩位未來的駙馬都是武夫出身,要不他跟母后商量一下,給兩位姐姐一人添一套兵器,好讓姐姐們跟他們各自的駙馬更有話題聊。
作者有話要說: 更新o(* ̄︶ ̄*)o
☆、第一百一十三章
嗯, 或許再加兩副搓衣板更好!
——這是坐著龍攆來慈寧宮的朱慈燐在看到兩位姐姐的第一個反應。
已經開始腦補、兩位公主手拿皮鞭讓兩位駙馬跪搓衣板場景的朱慈燐呵呵笑了笑, 頂著二姐朱淑娖‘你有病啊’和三姐朱淑婒若有所思的目光,在楊太后的身邊落了座。
“母后,今兒午歇的怎麼樣, 可還有哪裡不適。”
“要說真有哪點不適,就只有睡多了、怕晚上不好睡這點了。”楊太后心知朱慈燐是來陪自己用晚膳的,便把話茬就此打住,只閒聊了幾句,就讓宮娥將晚膳擺了上來。
楊太后用膳一向簡單而精緻,四個主子共食,晚膳的盤數也不過擺了一桌,且大多都是滋補養生的湯品。
用過晚膳後, 朱慈燐三人陪著楊太后說了一會兒, 等月升霜降時,朱慈燐三人便出了慈寧宮。姐妹二人回了翊坤宮, 朱慈燐自是回了乾清宮歇息。
一夜無夢,等到天明時,又是該上早朝的時間到了。
楊太后同往常一樣先到, 朱慈燐後至。等垂簾聽政的太后娘娘和尚未親政的皇帝陛下都到齊了後, 文武百官便開始暢所欲言。禮部官員詳細的匯報了昨日接待荷蘭使者的經過, 末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