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過了兩個多月,姜勿打問到一事,說那王豪剛剛病故,臨死之前,寫好契書,將那塊龍頸田白送給了楊戩。

  杜騁聽了,不由得笑嘆一聲。看來李彥也並未做成此事,反倒讓楊戩白得了一塊上田。

  此事過去大半年,他幾乎已經忘記。到了今年正月底,李彥又來尋他,並沒有拿什麼珍物讓他相看,面色也極焦憂。

  “你拿那田契來引逗我,如今出了人命官司,更觸惹了陰祟。此事若牽扯起來,你萬萬要在太尉面前替我舒解。另外,我如今不能貿然行走,你得替我尋見相絕陸青,約個隱秘所在,叫他替我相看相看,能否避過這禍祟。”

  杜騁聽了大驚,忙問詳情。李彥卻不肯道明,只讓他一定約請到陸青。

  杜騁從未見李彥如此焦慌過,禍事恐怕不小。他也慌了起來,心想:自己再不能牽惹進去,連姜勿也得避開此事。忙叫人喚了丁鹿來,命他去約請陸青,想到潘樓離皇城最近,便將會面之地定在了那裡。

  到了第三天,他換了身便裝,來到潘樓,上了三樓,李彥已坐在望春閣里等候,神色依舊有些焦慌不安。半晌,陸青才來。李彥叫他在門外等候,關起門,不知和陸青說了些什麼。陸青出來後,他陪著下了樓,來到街口,他忍不住向陸青請教。

  陸青略略注視他片刻,而後說:“久安生憂,卦屬既濟。平地來風,靜水微瀾。順中乍逆,欲安難安。往而不歸,難測其極……”他越發慌起來,陸青便教了他解祟之法,讓他差一個親信之人,清明近午去東水門外對一頂轎子念句話,他聽了那話,頓時一怔:

  “發心之處即歸處,一念寒生萬里冰。”

  第六章 未濟

  其進銳者,其退速。

  始雖勇於濟,不能繼續而終之,無所往而利也。

  ——程頤《伊川易傳》

  李彥一急便會咬牙,上下牙不住狠力叩響抵死,像是在咬一塊頑筋。

  他這咬牙習性自幼便有。他家原是冀州鄉里五等下戶,只有十來畝田,上頭已有兩個哥哥,再多便無力養活。他娘卻接著生下個女兒,女兒更難養活,養大了也是別家人,因而誕下來才哭了兩聲,便狠心溺死在盆子裡。過了兩年,又生出他,又得溺死,他爹終於沒能狠下心,恨罵著留下了他。

  從兩歲多得自家吃飯起,他便得盡力去和兩個哥哥搶食,可哪裡搶得過?略好些的吃食,才瞅見,還未伸出匙兒,便已進了兩個哥哥嘴裡。爹娘也忙著自家搶,哪裡顧得上他?因而每回吃飯他都不肯坐,抓著匙兒,伸出手,睜大眼睛候在桌邊。他娘才將菜碟擺到桌上,他立即去滿滿舀一大匙,倒進自己粥飯碗裡,緊忙又去搶舀,連搶三匙,才肯住手。若再多搶,不但爹娘要罵,兩個哥哥也饒不過他。

  其實那時哪裡有甚菜餚,常年不過一些醬菜鹽豉,再配些自種的菜蔬,逢到年節才見些葷腥,因而肚裡一年到頭常常飢饞,見著能進嘴的,抓來就咬。連衣角、蠶繭、木棍、門框、桌角都忍不住去咬,從裡頭咂出些咸辛滋味。實在尋不見可咬的,便叩著牙齒空咬。空咬時,心裡念著肉,各般燒煮醃臘的肉,若念得入神,竟真能咬出油葷香氣。

  等進到宮裡,其他孩童都在哭,他卻在笑。雖斷了根、挨了痛,可再不必愁吃。那時他想,這世上哪有大過吃的?後來,等頓頓都能飽足,習以為常時,他才發覺,這世間有更大的飢饞,如錢財,如權勢。

  他自小搶飯練得的本事,在這宮裡竟有了大用場。那些內侍,高階的如同爹娘,中階的如同哥哥,個個都不能觸惹,而他早已熟習如何避怒討歡,去爭得自家那三匙好菜。唯一不同者,當年在家中,底下只有他一個,而這宮中,與他一般者上百成千,人人在與他爭搶,因而,下手不但要快,更得狠。他性分中卻缺了這狠字。

  起先他只盡力窺探上司喜好,極力尋機討好,卻忘了身邊那些同輩。得了賞,也不知遮掩,反倒四處炫耀,結果招來同輩嫉恨,或使絆,或毀謗,甚而一起尋過圍攻他。他挨了幾回打、受過幾次陷後,才漸漸醒悟。

  有回三個小黃門將他逼在屋角,揮拳動腳毆打他。他被打得站不起身,滿頭滿身都是傷。情急之下,他奮力抓過桌上一隻瓷碗,朝牆上狠力一磕,磕出一片半月碎瓷。他尖叫著揮動那瓷片,發了瘋一般還擊,將那三人連割幾道口子,嚇得他們全都逃走。連幾個假意勸架,實則趁機踢打他的,也一起鬨散。從此他得了個“李碗片”的名號,那些小黃門再也不敢欺辱他,他也才領會到狠的好。

  不過李彥輕易不發狠,只盡力求自保,能藏則藏,能繞則繞,實在躲不過,才拼力發狠。有了這狠打底,更難有人與他對敵、爭搶。他十一歲進宮,今年整三十年,三年一階,飛速升進,如今已升到第一階供奉官之位。

  到了這地位,內外各般銀錢水般湧來。李彥仿效梁師成,於宮外置買了一座大宅第,內外繪飾一新,填滿名器重寶。去民間物色到一位行貌端美女子,聘娶為妻,又四處搜尋,廣畜了一班姬妾。雖行不得男女之事,卻不能失了成家立業之富貴氣象。一樣物件,他若喜愛,便得多加購置。如一雙鞋子花樣好,便得照著再繡制十雙,卻只穿那一雙,其他的全都存藏起來。連宅第,他也接連在京中置買了十餘處。這般,他心裡頭才安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