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明慎在他懷裡悶聲哭了一會兒,很快就累了,過後就聽著他說著故事,慢慢地睡了過去。
後頭大婚,玉旻顧慮到明慎的身體,一切流程從簡,免去了明慎去拜堂、祭祖等一系列的流程,對於明慎來說,就是把養胎的地方從家裡換成了宮中,做個轎子從正南門進宮了事。但是對於外人來說,這是本朝有史以來最盛大的一場帝王大婚——
一個是據說明家小妹身體不好,故而婚期推遲,故而所有人都知道,這場大婚的主角只有明慎而已。
單單是給皇后的聘禮,便有黃金二萬斤,納采鴈璧乘馬束帛不計其數,送禮的長龍走了三個日夜,仍舊堵在長安街頭,婚前六禮,每一重禮,都要換著花樣重新送一道彩禮,這也是史無前例的。
帝後大婚當天,皇帝派內閣首輔卜瑜迎親,自己則親自等在正南門下。明家這邊,亦由霍冰強撐著站起來,不要人扶著送自家弟弟出門。
大紅的喜轎走過正南門,換與帝王的轎輦共乘,走過天安門、午門,最後直至後宮見隱殿。明慎下轎時,全程腳沒沾地,是被玉旻抱著走進去的。
他入眼看見了他們小時候居住的地方,洞房門前吊著一盞紅艷艷的雙喜字長明宮燈,鎏金色紅門貼著粘金瀝粉的雙喜字,牆邊的深紅長幅對聯直落地面,上面寫著百年好合,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那後面有百子帳,有朱紅彩緞的錦被——有一柄玉如意,預備讓玉旻用來撩開他的紅蓋頭。
他這次也帶了紅蓋頭過來,這次他知道這是紅蓋頭了。
*
半年後,明慎生下了一個寶寶,是個男孩。
因為他的情況特殊,故而生產的時候沒叫太醫,反而是之前那對代替卜瑜上任的人過來給他接生。一個叫桑意,一個叫謝緣,儘管他們再三保證了:“絕對不痛”“父子平安”“要是出了半點差池我們提頭來見”,然而等他們抱出孩子,玉旻衝進去看見一臉蒼白的明慎時,還是忍不住紅了眼眶。
明慎醒著,輕聲告訴他:“不痛的,旻哥哥,我什麼都沒感覺到,好像一下子就空了……旻哥哥,你看過寶寶了嗎?”
玉旻道:“朕不看,朕以後再也不要孩子了,我們不生了,再也不生了。”
他背過身去,怕被明慎看見流淚。可是明慎拉住了他,又是好氣又是好笑——堂堂君主,竟然就這樣在他眼前泣不成聲。
他同時怕他擔心,還要努力作出笑容來,這樣看起來是個又哭又笑的傻樣子:“阿慎,你……別擔心,孩子很好,朕就是……太高興了。”
明慎試著動了動,發覺自己居然還能動,於是強撐著坐了起來,伸手抱住了他,什麼也不說,只是靜靜等著他的丈夫在他懷裡將淚水流干。
他隱約知道了這個男人的軟肋——正中最柔軟的那一片地方,壓著他年少時就有的最深切的恐懼,他怕失去他,他怕他離開他,儘管玉旻什麼都不說,但他就是知道。
他又開始哄他:“不哭了,旻哥哥,寶寶的名字要叫什麼呢?我們給寶寶起個名字好不好?”
結果這人跟自己的兒子賭上氣來了:“朕不要,不起,一個豆丁要什麼名字,你不准說話了,好好躺著,趕快休息,知道了嗎?朕陪著你。”
最後還是給孩子定名為玉珏。
雙玉為珏,疊起來叫的時候好像在叫“覺覺”,於是乳名也叫這個。
這個小崽子呱呱落地的第二天,玉旻就瞞著明慎,直接昭告天下,說是小皇子的生母肖貴妃不幸出血崩逝,轉而將小皇子交給皇后撫養,從此這個孩子是宮中唯一的嫡子,也是長子——雖然他已經打定了主意,以後絕對不會再讓明慎生孩子。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這次朝中居然也沒什麼罵聲了——按照卜瑜的解釋,大家已經很疲憊了,聽說皇太子被交給明慎撫養時,大家紛紛表示:“哦?就是這樣而已麼?有孩子了,那還有什麼好說的……皇后那樣仁厚的人,定然會視如己出……另外有沒有其他新聞啊,都知道陛下對皇后娘娘一往情深了……這麼多年,也沒個新鮮事。”
明慎的計劃就這樣泡湯了。
按他和神官商量好的,他本來要扮演肖貴妃的角色,連以後皇后與貴妃不和、爭寵的好戲都想了出來,只差寫個劇本了。不僅如此,他們還暢想了各種不存在的妃子,逐一命名為甲乙丙丁妃,並為此給明慎設計了好幾種易容造型和服裝風格,也只能遺憾地終止。
玉旻知悉後差點沒噴出一口老血來。
自此,宮中因為無人可翻牌子,創造了一種全新的翻牌方式,牌子上不再寫妃嬪的封號品級,而是寫著地方。
見隱殿——這代表玉旻要過去見隱殿找明慎過夜。
長寧殿——這代表明慎要主動跑過來和他一起睡覺。
東宮——這代表他要先去找明慎,然後和明慎一起去看孩子和小公主。
太廟——和明慎一起去散步。
長安——和明慎一起回長安街的家中住一晚。
還有一個景陽宮——這代表他要老老實實地寫奏摺做事,不許動什麼歪心思。這塊牌子是明慎強行加進來的。
後頭大婚,玉旻顧慮到明慎的身體,一切流程從簡,免去了明慎去拜堂、祭祖等一系列的流程,對於明慎來說,就是把養胎的地方從家裡換成了宮中,做個轎子從正南門進宮了事。但是對於外人來說,這是本朝有史以來最盛大的一場帝王大婚——
一個是據說明家小妹身體不好,故而婚期推遲,故而所有人都知道,這場大婚的主角只有明慎而已。
單單是給皇后的聘禮,便有黃金二萬斤,納采鴈璧乘馬束帛不計其數,送禮的長龍走了三個日夜,仍舊堵在長安街頭,婚前六禮,每一重禮,都要換著花樣重新送一道彩禮,這也是史無前例的。
帝後大婚當天,皇帝派內閣首輔卜瑜迎親,自己則親自等在正南門下。明家這邊,亦由霍冰強撐著站起來,不要人扶著送自家弟弟出門。
大紅的喜轎走過正南門,換與帝王的轎輦共乘,走過天安門、午門,最後直至後宮見隱殿。明慎下轎時,全程腳沒沾地,是被玉旻抱著走進去的。
他入眼看見了他們小時候居住的地方,洞房門前吊著一盞紅艷艷的雙喜字長明宮燈,鎏金色紅門貼著粘金瀝粉的雙喜字,牆邊的深紅長幅對聯直落地面,上面寫著百年好合,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那後面有百子帳,有朱紅彩緞的錦被——有一柄玉如意,預備讓玉旻用來撩開他的紅蓋頭。
他這次也帶了紅蓋頭過來,這次他知道這是紅蓋頭了。
*
半年後,明慎生下了一個寶寶,是個男孩。
因為他的情況特殊,故而生產的時候沒叫太醫,反而是之前那對代替卜瑜上任的人過來給他接生。一個叫桑意,一個叫謝緣,儘管他們再三保證了:“絕對不痛”“父子平安”“要是出了半點差池我們提頭來見”,然而等他們抱出孩子,玉旻衝進去看見一臉蒼白的明慎時,還是忍不住紅了眼眶。
明慎醒著,輕聲告訴他:“不痛的,旻哥哥,我什麼都沒感覺到,好像一下子就空了……旻哥哥,你看過寶寶了嗎?”
玉旻道:“朕不看,朕以後再也不要孩子了,我們不生了,再也不生了。”
他背過身去,怕被明慎看見流淚。可是明慎拉住了他,又是好氣又是好笑——堂堂君主,竟然就這樣在他眼前泣不成聲。
他同時怕他擔心,還要努力作出笑容來,這樣看起來是個又哭又笑的傻樣子:“阿慎,你……別擔心,孩子很好,朕就是……太高興了。”
明慎試著動了動,發覺自己居然還能動,於是強撐著坐了起來,伸手抱住了他,什麼也不說,只是靜靜等著他的丈夫在他懷裡將淚水流干。
他隱約知道了這個男人的軟肋——正中最柔軟的那一片地方,壓著他年少時就有的最深切的恐懼,他怕失去他,他怕他離開他,儘管玉旻什麼都不說,但他就是知道。
他又開始哄他:“不哭了,旻哥哥,寶寶的名字要叫什麼呢?我們給寶寶起個名字好不好?”
結果這人跟自己的兒子賭上氣來了:“朕不要,不起,一個豆丁要什麼名字,你不准說話了,好好躺著,趕快休息,知道了嗎?朕陪著你。”
最後還是給孩子定名為玉珏。
雙玉為珏,疊起來叫的時候好像在叫“覺覺”,於是乳名也叫這個。
這個小崽子呱呱落地的第二天,玉旻就瞞著明慎,直接昭告天下,說是小皇子的生母肖貴妃不幸出血崩逝,轉而將小皇子交給皇后撫養,從此這個孩子是宮中唯一的嫡子,也是長子——雖然他已經打定了主意,以後絕對不會再讓明慎生孩子。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這次朝中居然也沒什麼罵聲了——按照卜瑜的解釋,大家已經很疲憊了,聽說皇太子被交給明慎撫養時,大家紛紛表示:“哦?就是這樣而已麼?有孩子了,那還有什麼好說的……皇后那樣仁厚的人,定然會視如己出……另外有沒有其他新聞啊,都知道陛下對皇后娘娘一往情深了……這麼多年,也沒個新鮮事。”
明慎的計劃就這樣泡湯了。
按他和神官商量好的,他本來要扮演肖貴妃的角色,連以後皇后與貴妃不和、爭寵的好戲都想了出來,只差寫個劇本了。不僅如此,他們還暢想了各種不存在的妃子,逐一命名為甲乙丙丁妃,並為此給明慎設計了好幾種易容造型和服裝風格,也只能遺憾地終止。
玉旻知悉後差點沒噴出一口老血來。
自此,宮中因為無人可翻牌子,創造了一種全新的翻牌方式,牌子上不再寫妃嬪的封號品級,而是寫著地方。
見隱殿——這代表玉旻要過去見隱殿找明慎過夜。
長寧殿——這代表明慎要主動跑過來和他一起睡覺。
東宮——這代表他要先去找明慎,然後和明慎一起去看孩子和小公主。
太廟——和明慎一起去散步。
長安——和明慎一起回長安街的家中住一晚。
還有一個景陽宮——這代表他要老老實實地寫奏摺做事,不許動什麼歪心思。這塊牌子是明慎強行加進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