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於是顧玦就這麼走了。

  靠著一身清正傲骨,兩袖清風,離開了煬國,踏上連他自己也未卜的前途。

  自那以後,李如期便再也沒聽說過顧玦的消息。

  轉眼又過了幾月,眼看著李如期和夢瀟公主的婚期將至,國君卻忽然在這日將他私下傳入了宮中,秘密將一則「天詔」委託了給他。讓他以捉拿反賊流寇為由,帶領數萬昭北軍前往西南暗中執行任務。

  聽見「天詔」二字,溫玹和閔韶便已經大致猜到了。

  這則天詔,應當就是當日李如期親口所述的那則罪魁禍首,後來發生的一切罪禍的開端。

  果不其然。

  李如期在受命前往西南後,在半途遭到了堯軍的伏擊。

  他那時沒有料到,煬國的勢力已經疏漏衰敗至此。

  多於昭北軍三倍的堯軍就潛藏在西南邊境,身前身後無數暗陣冷箭就掩藏在他們眼前。前路也好,退路也罷,統統都被截得一乾二淨,如同蟄伏在幽暗中的餓狼猛獸般,猛然撲殺而出將他們殺得措手不及,又令絕望地毫無還手之力。

  那個時候戰馬嘶鳴,腥血彌天,漫漫塵沙裹挾著濃郁的血氣,耳邊近乎聽不見刀槍錚鳴,只有強橫野蠻的屠殺,和萬念俱灰的哀嚎。

  數以萬計的將士就在荒無人跡的山野里被堯國活活坑殺了。

  他們的身軀被堆成屍山血海,曝露在荒野之外。

  一個個年輕力壯的熱血男兒,成了無人埋藏的殘軀冷骸,生時盛世不得見,死後雙目不得瞑。

  所有人都悲哀地以為,他們只是中了堯國的計。

  包括李如期在內。

  他明白此事和君上有著脫不開的關係,卻也僅僅只是想到君上是受了謀士蠱惑,為了天詔之諭一時鬼迷心竅派他前往西南,卻被堯國暗中作梗。

  他以為,國君即便再怎麼昏聵無能矇昧無知,也不會愚蠢到去坑害自己的將士,眼睜睜的將一批賢良忠骨送葬。

  但他錯了。

  他們的國君,是真的親手摧毀了他們。

  因為就在那場血雨腥風席捲之際,幻境中的景象忽然變幻,像水波般盪開了褶皺,眼前的畫面隨之一轉,將真相鋪陳在眼前——

  金碧輝煌的大殿上,薄如霧靄的紗幔後,至高無上的君王就坐在那尊寶座上,隔著層層疊盪的紗帳,愁容哀嘆。

  他在沉吟,在懺悔,在惋惜……

  在為他的忠軍良將們哀悼。

  他早就知道那些人會死。

  那一聲聲嘆息,一句句低語,兔死狐悲一般,如轟雷閃電似的貫入耳目,叫人心驚膽戰,憤懣顫慄。

  幾欲作嘔。

  一陣微冷的風襲來,順著殿門湧入冰冷的大殿,捲起了紗幔的一角。

  溫玹見到了那個站在寶座身側的謀士。

  那人穿著一身玄黑的衣裳,衣領高高整束,渾身整齊而嚴密,面容被銀黑相間的面具遮蓋著,默而不語的站在君王身側,沉靜得近乎詭異。

  那雙眼睛藏在面具之後,似是只安靜的隱在黑暗之中,又似投來了陰森的寒光,只是轉瞬之間,便被輕盈垂落的紗幔再度遮掩了。

  就在座上的君王一聲聲嘆著,慈悲的,哀愁的念著他忠義赴死的烈士時,殿門之外走進了一名宮人。

  他手中端著一個很小的四方錦盒,在得到君王的允許後,近身上前,將寶盒畢恭畢敬的獻了上去。

  片刻之後,寶座旁傳來了那個男子的聲音:

  「啟稟君上。」

  那聲音透過面具,如被砂紙磨礪過般的沙啞,似是被刻意扭曲過一般,低沉森寒得不似人聲。

  「有李氏之女的靈府做為藥引,長生之丹,果真成了。」

  隔著紗幔,那模糊黑影動了動,向座上之人微微躬身,「臣恭賀君上,從今往後——永震四海,極壽無疆。」

  作者有話要說:「靈府」即心臟。

  感謝支持。

  第51章 何以心安

  溫玹聞言忽地一震。

  李氏之女?

  什麼李氏?哪個李氏?!

  難道……

  「怎麼會這樣……」

  溫玹正想著,身後忽然傳來一聲喃喃,他嚇了一跳,趕忙回過頭去,竟見到李如期正站在他身後不遠處,盯著那高台玉階之上,神情蒼白愕然,瞳孔震顫,眼眸中浸著不太正常的猩紅血色。

  溫玹一時有些怔懵,視線上下掃過面前的李如期——他怎麼會在這裡?難道上一世的時候他也在這見到了這一幕?

  不對,不可能啊……

  直到方才為止,幻境中所發生的一切還都是依照現實而循的,沒等溫玹從這變化中反應過來,李如期已經面色發白緊盯著那邊,身體不受控制的倒退了兩步。

  就在這時,耳邊忽然轟然一聲巨響!

  溫玹被驚得下意識往閔韶身邊縮了下,緊接著便見到眼前天地扭曲,疾旋倒錯,眼前瞬息之間變成了陰沉沉一片。

  滾滾雷鳴如巨石碾過,紫紅的閃電從天邊劈下,方才還沉寂的大殿,瞬間變成了一座暴雨滂沱的庭院。

  溫玹和閔韶站在庭院中央,卻絲毫沒有被傾盆驟雨淋濕。

  眼睛一時還未適應過來眼前的黑暗,空氣中卻已然可以清晰地嗅到極其濃重的血腥氣,即便是暴雨沖刷洗禮,味道依然鮮明得刺鼻,仿佛有什麼殘忍可怖的東西近在眼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