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道旁的包子鋪籠屜一開,蒸騰的濃霧繚繞逸散,噴香的蒸包味隨之飄出,鋪子老闆隔著眼前的雲山霧罩,手裡晃悠著粗製芭蕉扇,敞著嗓門嘹亮的吆喝——

  「包子咯——豬肉梅干素三鮮咯——」

  對街賣炊餅的小攤也跟著喊:「炊餅炊餅,三文一個——醬肉餡的炊餅——」

  「李記涼麵,紅油打滷樣樣全——便宜又大碗嘍!」

  就連旁邊支棱著破木桌,擺攤算命的神棍都跟著湊熱鬧,坐在木凳上往身後掉渣的土灰牆上一靠,拖著悠懶的腔調沒睡醒似的吆喝——

  「前看昔去少年游,金印紫綬懶輕裘。無關君斷吉凶事,不信卦盤統千秋。後觀去日無可追,敗送酩酊終成水。無非大夢浮沉客,只問蒼生求不求?」

  故弄玄虛的念完一首詩,那人懶洋洋的掀起眼皮來,正對上溫玹的視線,唇邊立馬隨性的扯出抹笑,「喲,那邊那位公子,要不要來占一卦啊?卜問前程,消災解難,價格公道,童叟無欺。」

  不等溫玹說話,閔韶冷漠料峭的眸子看也未看那人一眼,與溫玹說了句什麼,兩人朝另一個方向走了。

  那神棍「嘖」了一聲,摸了摸已經有些扎手的青灰色下巴,「沒禮貌。」

  兩人前腳剛走不久,眼前忽然飄忽而過一抹純白。質地綢軟的寬袖從神棍面前的破桌沿上無意掃過,「叮」地幾聲縈迴細響,碰掉了幾枚銅錢。

  白衣勝雪的男子腳步微頓,俯身撿起地上的銅錢,放了回去。

  神棍眉眼輕佻,往桌上瞅了一眼,張口就謅,「喲,道長。您這乃是個歸鴻卦象啊,離久還家,失物再拾,故人重逢……好兆頭,好兆頭!」

  他邊說邊坐直了,語氣輕浮的笑道:「要不您把這卦爻完?我給您打個對摺,算您一兩銀子,如何?」

  謫仙似的道長充耳不聞,眉目清冷廣袖飄然,面不改色的直接走過,轉眼就只剩了清逸渺然的背影。

  神棍笑容立馬斂了,又「嘖」了聲,將銅錢撿回手心裡,自顧自的感嘆:「現在的生意可真不好做,再這麼下去連口饅頭都吃不起了。」

  他邊說著,掂了掂手心裡的三枚銅板,後腦枕著手臂往後一仰,破木凳吱嘎地往後傾斜,後背靠著的灰牆直掉土渣,兩條腿半吊不吊的往桌上一擱。捏著其中的一枚,舉起來仰頭用錢孔對準東邊的日頭,眯著眼睛,悠聲嘀咕:「同樣是給人算卦,我怎麼就混不著飯吃呢……」

  溫玹跟著閔韶進了家食肆,點了份清粥小菜,叫著店裡的小二詢問了一番情況。

  這才知道,原來清平鎮的靈氣異樣不是最近的事,而是早在三個月以前就有了。起初的時候還不太明顯,直到冬天裡邊所有植物莊稼發了苗,大家才覺出不對,但百姓們都覺得這不是什麼壞事,請求官府將此事往後拖一拖,盼著今年的莊稼能大豐收一筆。

  而清平鎮的當地官員也是個辦事不牢的,竟覺得這些平頭百姓說得挺有道理,總歸也沒什麼不好的事情發生,就拖了一月又一月,直到最近才往上奏報。

  溫玹在心裡默默記了一筆,回頭絕對得扣這人幾個月的俸祿。

  轉而又問了問三個月前有沒有什麼身份不明的人進鎮,或是鎮上有沒有特別的事發生。

  小二回想了半天,那時候正是冬月,又臨近新年,來鎮走訪串門的外地人很多,也記不住有什麼特別的。

  唯一稱得上件大事的,就是三個月前東邊山腳下建了座月老廟,鎮上年輕人不少,香火還算挺旺。

  溫玹謝過他,給了點碎銀子。等到粥菜上了桌,小心翼翼的把燙手的碗挪過來,看了看坐在對面閔韶,「君上……不餓嗎?」

  閔韶淡道:「不餓,不必管我。」

  溫玹用勺子在粥里攪了攪,隨口問起,「早就聽聞君上平日裡不吃飯,只服辟穀丹,可是因為虞陽的廚子做的不合口味?」

  閔韶道:「不是。」

  溫玹想了想,「那就是有別的原因,所以不能吃東西?」

  「也不是,只是習慣而已。」閔韶神色冷淡,並不喜歡提起這個問題。

  溫玹識趣的沒再問下去,默默喝粥吃菜,等到半碗粥下肚,才轉移話題道:「這次的任務比我想的要複雜些,暫時沒什麼頭緒,我們等會兒不如先去那座廟裡看看吧。」

  閔韶淡淡回應,「也好。」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支持。

  第16章 沐浴

  兩人從食肆出來以後,便直奔著東邊山腳下的月老廟去了。

  廟很明顯是新建的,門額上的紅漆還都鋥光瓦亮,在晴朗的陽光下泛著潤色。

  這個時辰,鎮上的百姓們都在忙著做工或種地,來閒逛的人並不算很多。

  一進廟門,最先入眼的便是一棵粗壯盛綻的桃樹——種在月老廟裡的樹,待遇自然和外面是不同的,即便此地的靈氣沒有出現異樣,也照樣會有人用靈力維繫著它一年四季的生長。就跟廣陽殿外的那棵是一個道理。

  桃花粉郁灼華,零零星星的飄降著花瓣,落成一地粉白。枝椏上掛了不少紅繩繫著的木牌,隨風碰撞出輕細的聲響,上面所刻的都是世間有情人的名字。

  此時樹下正擺著張桌案,有個布衣的白胡老人在賣福紙、喜佩等等,桌上擺著一縷縷特殊的紅繩,隱約透著淡色的靈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