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好。”
剛從外面回來,兩隻小手凍得很,葉秋娘將它們包在自己寬大的掌心裡,細細揉搓。
揉著揉著,娜仁悄無聲息地睡著了,而她的頭上驀地布了黑影。
“可汗。”
吉布楚和淡淡應了聲:“嗯。”
坐到床沿,拉下衾被的一角,湊近去看娜仁睡得是否踏實。
如此一來,葉秋娘與她也咫尺之間,滿身的酒氣撲鼻而來,葉秋娘的眉頭微蹙了蹙。
其木格在京城與拓跋淵裡應外合,廢太子前幾日已貶謫肅州,皇帝命不久矣,魯王是否堪當重任又另當別論,事情一切進展順利——除了這久攻不下的涼州城。
吉布楚和即位日短,自然不能處處服眾,攻打晉朝之事阻力不少,眼下涼州城耗了她不少心神體力,退縮主和的聲音這幾日又漸漸多了起來,她面上淡然平和,實則心事重重。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可汗未免心急了些。”
吉布楚和為娜仁掖好被角,聞言冷笑了聲,眼神冷厲凜然:“你到底還是記掛的。”
“我記掛什麼?”葉秋娘很坦然,“雖說西戎養精蓄銳,晉朝未必閒著,皇帝死了,還有魯王,魯王死了,還有年幼的陳王,陳王即便又死了,朝臣怎會不親赴肅州將廢太子請回信都坐鎮江山?反觀可汗,戰亂四起,免不得領兵親征,惦記著您汗位的人卻是不少。”
話音才落,纖細的脖子被人單手握住,狠力往後壓,還未緩過勁來,吉布楚和冷峻如刀削的臉緊緊與自己相貼,聲音沉悶,話語卻與充斥在她周身的酒味一樣辛辣:“養不熟的白眼狼,你盼著我死?!”
吉布楚和手勁十分之大,掐著葉秋娘的脖頸不見鬆動,葉秋娘臉色漲得通紅,雙手緊緊攥著被褥,也不知哪來的勇氣,竟還笑得出來:“靈雀,我是在擔心你。”
鼻尖挨著鼻尖,距離近到即便燈色昏暗,葉秋娘仍然看清吉布楚和的雙肩微微顫動了會兒,而吉布楚和在葉秋娘的眼睛裡只看見長輩對晚輩慣有的容忍與愛護。
“哼——”吉布楚和將手鬆開,整了整自己的衣襟,嘴角勾出一抹譏笑,“我父王在世時只將你當作忘年之交,你也從來無心於我父王,他已駕鶴西歸多時。擔心我?你操的哪門子心?”
信都。
病來如山倒,皇帝病了大半個月,國事難以自理,又逢東宮出了皇家最為忌諱的厭勝之事被廢黜,只好欽命了幾個大臣,輔助魯王監國,太子雖未立,明眼人卻看得出國之儲君已非魯王莫屬。
診脈服藥,乃至驅邪鎮厄,皇帝的身子仍一日比一日的差了。
神智雖還清楚,四肢綿軟,連起榻也頗為費勁,每日歇在中宮,心情倒是不差。
寧妃自中宮出來,與前來探望皇帝的宜陽打了個照面,溫婉行禮:“殿下。”
宜陽素來不喜寧妃,只自鼻子裡應了聲:“嗯。”
從她面前走過,餘光間瞥見她不似往日,指甲蓋未染丹蔻,素淨粉嫩。
厭勝之物在東宮裡搜查出來,皇帝突然惡疾,實在辯無可辯,可宜陽自然不信自家仁善溫和的哥哥會心急火燎的干出這等弒父奪位的事情,太醫院的御醫皆一口咬定皇帝是積勞成疾,宜陽與陸禾合計商量了一番,池良俊深夜裡悄摸摸地領進來一個大夫,粗略將病情告與這大夫,大夫沉吟少頃,答說約莫是中毒,毒性發作緩慢,輕易不可察辨。
中毒唯有解藥可解,下毒之人是誰?
魯王監國,大權在握,她自然不能大張旗鼓地去查,即便牽掛哥哥、嫂嫂與臨安,即便憂心父皇的身體,她只有裝作一無所知低調行事。
陸禾前幾日遞了辭呈,緊趕著去黔州探望家人了,索性她也進宮為皇帝侍奉湯藥。
皇帝躺在榻上,兩頰凹陷,精神懨懨。
懿慈離他幾步遠,坐在書案邊,手抄佛經——自然是為遠在涼州的棠辭與柔珂而抄,只是映在皇帝的眼裡便自作多情的當做為他而抄,懿慈知他心中所想,懶於辯駁。
春華領來宜陽,一如既往的,宜陽進屋後,目光率先落在懿慈的臉上。
寧妃學的是懿慈的神韻,像與不像全在人心。
昔年皇帝尚在齊州為王,一眼相中了身為婢女的貞淑妃,隨後生下太子與宜陽。
自回信都後,宜陽並非第一次見懿慈,仍是打心底里覺得,自己的母妃與懿慈果真相像,顰眉含笑,宛若孿生,難怪當年父皇心裡記掛著懿慈,幾乎看不上世間其他女子,唯獨娶了她母妃為妻。
宜陽與貞淑妃母女感情深厚,貞淑妃又早早離她而去,母親的位置是他人無法替代的。
許是因著這層緣故,宜陽對懿慈,總有由心底生發而出的好感,想與她親近。
皇帝見她總盯著懿慈看,捂嘴輕咳了幾聲,聲音虛弱地笑道:“你這孩子,只顧著看你母后,禮數也給忘了不成?”
懿慈身為皇后,無論太子、魯王、陳王還是宜陽,理應喚她一聲母後。
看著這張與自己母妃分外相似的面容,宜陽到底邁不過心中的那道坎,經皇帝一說,收回目光,只向懿慈恭謹地行了個禮:“皇后安康。”
對皇帝,懿慈是滿腔的恨意,可其他人卻是無辜的,懿慈念了十幾年的佛,早就清心寡欲,心裡沒有宜陽那麼多的計較,聽她這般稱呼,又見皇帝面色有些許不悅,慈眉善目地應了一聲,又喚春華端來糕點,向宜陽輕笑道:“你前幾日過來沒吃到茶花糕,今日特地給你留了些。”
剛從外面回來,兩隻小手凍得很,葉秋娘將它們包在自己寬大的掌心裡,細細揉搓。
揉著揉著,娜仁悄無聲息地睡著了,而她的頭上驀地布了黑影。
“可汗。”
吉布楚和淡淡應了聲:“嗯。”
坐到床沿,拉下衾被的一角,湊近去看娜仁睡得是否踏實。
如此一來,葉秋娘與她也咫尺之間,滿身的酒氣撲鼻而來,葉秋娘的眉頭微蹙了蹙。
其木格在京城與拓跋淵裡應外合,廢太子前幾日已貶謫肅州,皇帝命不久矣,魯王是否堪當重任又另當別論,事情一切進展順利——除了這久攻不下的涼州城。
吉布楚和即位日短,自然不能處處服眾,攻打晉朝之事阻力不少,眼下涼州城耗了她不少心神體力,退縮主和的聲音這幾日又漸漸多了起來,她面上淡然平和,實則心事重重。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可汗未免心急了些。”
吉布楚和為娜仁掖好被角,聞言冷笑了聲,眼神冷厲凜然:“你到底還是記掛的。”
“我記掛什麼?”葉秋娘很坦然,“雖說西戎養精蓄銳,晉朝未必閒著,皇帝死了,還有魯王,魯王死了,還有年幼的陳王,陳王即便又死了,朝臣怎會不親赴肅州將廢太子請回信都坐鎮江山?反觀可汗,戰亂四起,免不得領兵親征,惦記著您汗位的人卻是不少。”
話音才落,纖細的脖子被人單手握住,狠力往後壓,還未緩過勁來,吉布楚和冷峻如刀削的臉緊緊與自己相貼,聲音沉悶,話語卻與充斥在她周身的酒味一樣辛辣:“養不熟的白眼狼,你盼著我死?!”
吉布楚和手勁十分之大,掐著葉秋娘的脖頸不見鬆動,葉秋娘臉色漲得通紅,雙手緊緊攥著被褥,也不知哪來的勇氣,竟還笑得出來:“靈雀,我是在擔心你。”
鼻尖挨著鼻尖,距離近到即便燈色昏暗,葉秋娘仍然看清吉布楚和的雙肩微微顫動了會兒,而吉布楚和在葉秋娘的眼睛裡只看見長輩對晚輩慣有的容忍與愛護。
“哼——”吉布楚和將手鬆開,整了整自己的衣襟,嘴角勾出一抹譏笑,“我父王在世時只將你當作忘年之交,你也從來無心於我父王,他已駕鶴西歸多時。擔心我?你操的哪門子心?”
信都。
病來如山倒,皇帝病了大半個月,國事難以自理,又逢東宮出了皇家最為忌諱的厭勝之事被廢黜,只好欽命了幾個大臣,輔助魯王監國,太子雖未立,明眼人卻看得出國之儲君已非魯王莫屬。
診脈服藥,乃至驅邪鎮厄,皇帝的身子仍一日比一日的差了。
神智雖還清楚,四肢綿軟,連起榻也頗為費勁,每日歇在中宮,心情倒是不差。
寧妃自中宮出來,與前來探望皇帝的宜陽打了個照面,溫婉行禮:“殿下。”
宜陽素來不喜寧妃,只自鼻子裡應了聲:“嗯。”
從她面前走過,餘光間瞥見她不似往日,指甲蓋未染丹蔻,素淨粉嫩。
厭勝之物在東宮裡搜查出來,皇帝突然惡疾,實在辯無可辯,可宜陽自然不信自家仁善溫和的哥哥會心急火燎的干出這等弒父奪位的事情,太醫院的御醫皆一口咬定皇帝是積勞成疾,宜陽與陸禾合計商量了一番,池良俊深夜裡悄摸摸地領進來一個大夫,粗略將病情告與這大夫,大夫沉吟少頃,答說約莫是中毒,毒性發作緩慢,輕易不可察辨。
中毒唯有解藥可解,下毒之人是誰?
魯王監國,大權在握,她自然不能大張旗鼓地去查,即便牽掛哥哥、嫂嫂與臨安,即便憂心父皇的身體,她只有裝作一無所知低調行事。
陸禾前幾日遞了辭呈,緊趕著去黔州探望家人了,索性她也進宮為皇帝侍奉湯藥。
皇帝躺在榻上,兩頰凹陷,精神懨懨。
懿慈離他幾步遠,坐在書案邊,手抄佛經——自然是為遠在涼州的棠辭與柔珂而抄,只是映在皇帝的眼裡便自作多情的當做為他而抄,懿慈知他心中所想,懶於辯駁。
春華領來宜陽,一如既往的,宜陽進屋後,目光率先落在懿慈的臉上。
寧妃學的是懿慈的神韻,像與不像全在人心。
昔年皇帝尚在齊州為王,一眼相中了身為婢女的貞淑妃,隨後生下太子與宜陽。
自回信都後,宜陽並非第一次見懿慈,仍是打心底里覺得,自己的母妃與懿慈果真相像,顰眉含笑,宛若孿生,難怪當年父皇心裡記掛著懿慈,幾乎看不上世間其他女子,唯獨娶了她母妃為妻。
宜陽與貞淑妃母女感情深厚,貞淑妃又早早離她而去,母親的位置是他人無法替代的。
許是因著這層緣故,宜陽對懿慈,總有由心底生發而出的好感,想與她親近。
皇帝見她總盯著懿慈看,捂嘴輕咳了幾聲,聲音虛弱地笑道:“你這孩子,只顧著看你母后,禮數也給忘了不成?”
懿慈身為皇后,無論太子、魯王、陳王還是宜陽,理應喚她一聲母後。
看著這張與自己母妃分外相似的面容,宜陽到底邁不過心中的那道坎,經皇帝一說,收回目光,只向懿慈恭謹地行了個禮:“皇后安康。”
對皇帝,懿慈是滿腔的恨意,可其他人卻是無辜的,懿慈念了十幾年的佛,早就清心寡欲,心裡沒有宜陽那麼多的計較,聽她這般稱呼,又見皇帝面色有些許不悅,慈眉善目地應了一聲,又喚春華端來糕點,向宜陽輕笑道:“你前幾日過來沒吃到茶花糕,今日特地給你留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