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記得那時有一些孩子就好奇這件事,頂著風雪的去墳山那座墳里掏兔子,把那墳給掏得差點沒空,也就他們膽子大,膽子大就霉運大,正所謂好奇害死貓,等他們回來,晚上就發起了高燒。

  第二天家長背著他們去醫館,結果老中醫開了不少藥,還打了退燒針,不但沒有退燒,反之飆得更高,直接破了我哥創下的三十九度高燒的記錄。燒到了四十來度。讓家長欲哭無淚,直接跟老中醫鬧騰起來。

  後來感覺蹊蹺,還是請了王婆燒才得以退下。。墳堆後來被填了住,怪事也沒有再發生。

  有一句話叫:閻王叫你三更死,絕不留你過五更,有時人死就是個註定,有些人註定只能後到七十五,老天絕對不讓你過到七十六。註定你得這年死,就不會讓你過來年。

  這再過兩天就大年初一了,大家都喜氣洋洋的忙著迎新年,紅燈籠掛,紅對聯貼,笑著吆喝。來回竄門,卻在這緊要關頭,村里死人了。

  021:貓詐屍

  2014-07-28 11:00:00

  村西口,我們不遠處的一家人,家主三兄弟,大哥叫葉遠,我們叫他遠大伯。

  十二月二十九號他家正在準備三十號老太太七十大壽及即將迎來的除夕。家裡的親朋好友都聚了起來,熱熱鬧鬧,張燈結彩,本熱鬧喜慶著要給老人大辦七十大壽,連著過春節,也算是雙喜臨門。也不知是老太太太激動還是怎的。愣是在二十九夜晚去世了。

  或許真是上天只能讓她活過六十九,只能活過那年。

  第二天原本大擺酒席熱鬧的喜事卻成了離別的喪事。掛白布,貼白聯,喜慶變成了哀悼。這瞬間的對比是巨大的,這樣的事在村里往年也鮮有發生,但這麼巧的除夕夜死人著實還是頭一次。

  本有人建議過些天再辦喪事,畢竟大年三十也不吉利。但奈於她的小兒子是個孝順也是個倔強的,硬是要大年三十辦喪事,一時間村里其他家喜慶的氣氛與這哀悼成了個鮮明對比。唯他一家在哭喪哀嘆,村里其他家卻都在笑著慶祝。

  當然,大過年的,各家圖個吉利,來年有個好運,就得弄得喜慶了,正所謂: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這幾千年下來的春節大夥依舊是喜氣洋洋,張燈結彩的過,走親戚發紅包,放煙花,一個沒少。

  而在我家不遠處的遠伯伯家,鑼鼓鞭炮聲,夾雜著女人的哭泣聲,有錢能使鬼推磨,雖然正是除夕,大夥都應該在家招待拜年的客人,但有幾個忙得過的也去那裡幫忙,司公子也是村子裡的。道場也算是不容易的辦了起來,但苦於沒有電的因故,自然是沒有大喇叭放哀樂(當然,也慶幸沒有電,不然被氣死的人絕對不少)。

  但也極少有人去湊熱鬧,畢竟誰也不想沾點晦氣。中午,我,我哥和小胖,蝦米,以及小軍就在一塊斜雪地上滑著冰,樂呵著,邊比較著早晨拜年得的壓歲錢,也玩得有趣。就聽著遠處遠伯伯家傳來吵架的聲音,我們好奇就湊了上去。

  就見著遠伯伯家門口圍了十來個人,一頭幾個人扯著遠伯伯的三弟,他弟二十來歲,年輕氣盛,這時滿臉怒容,單手指著對面被人群扯著的遠伯伯二弟妹滿口沫橫飛,那髒話是如流水般奔涌而出,如果不是有人扯住,指定就會上前去將自己的嫂子打上一頓。遠伯伯在一旁責備他衝動。

  另一邊的嫂子也不甘示弱,對著自己小叔子吹鼻子瞪眼的。如潑婦般,髒話更是如洪水洶湧。

  而在他旁邊的老公一臉土灰,或許是實在忍不住女人在外人面前醜態百出,一巴掌就啪了過去,四周隨之安靜了。女人先靜了靜,隨即蹲在地上哇哇的大哭,嘴裡還嘟啷著“你這沒良心的,怪我瞎了眼了沒看清你,沒看清你……”

  男人似乎被刺激到了,臉刷的紅到了脖子根,怒不可遏的舉起手想再給女人一巴掌,這時在一旁的親戚連忙扯住了他。女人這下哭得更加慘了。

  村西頭住得人不多,幾戶人家老老少少著實被熱鬧吸引了過來。這時遠叔的三弟剛停下的嘴又嘰哩呱啦的起來“各位哥哥嫂嫂啊!我娘這一生可憐噢,一個人養我們三兄弟,還沒等享福呢就去了啊!都是這女人,這騷貨啊!是她害死了俺娘啊”就見著他一個大老爺們‘眼睛裡竟然浮動了淚花。男人是老人的第三個兒子,自小就受母親的偏袒,男人在外打工,很少回家。所以對自己母親的感情不可謂不深了。這大過年的高高興興的回家過年,冒著鵝毛大雪好不容易從縣裡冰封了的雪路上回來‘卻連親娘的最後一面都沒有見著,竟然喜事成了奔喪。

  歷來自己娘跟二嫂子不合,一直一個人生活在東邊老木房子裡,這一次過年大哥二哥就將她接到了家裡,誰知昨天夜裡老人吃了二嫂子為她熬的粥後就不怎麼舒服,後來睡覺後便去世了。這讓他第一個念頭就是想到二嫂,也指定是二嫂害了自己的娘,便發生了那一幕。男人嚷著道著,湊熱鬧的人七嘴八舌的談論著,而女人已經被自己男人拉回了屋子裡,還嚷嚷就聽到屋子裡男人一通的罵聲傳來,女人也是開始頂嘴,家事大家不能多管,雪地里的人漸漸散去。

  除夕夜過去了,轉眼也過了初一,初二,農村有個規矩,初一拜家門,初二回娘家。也就是大年初一竄自家人門,初二就竄岳父門。不過我父親小時候就沒有了爺爺,我奶奶也年青時候改了嫁,父親從小跟大伯生活,所有我們的記憶里差不多只有外婆,沒有爺爺奶奶。而大年大屋子裡生冷,父母也就直接初一就去了外婆家。外婆兒孫眾多,我們也相互和睦,外婆待我們十分慈祥,也算是補充了兒時應該受到的來自老輩人的疼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