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從太醫那兒,朱高熙得知道了一些情況。

  他的父皇永和帝身體並不太好,這一回,又是在草原上突然染了重病。這也是為什麼?皇太子被召來了帝王身邊的原由。

  這是為了以防萬一……

  若是萬一帝王駕崩的話,帝王身邊有皇太子坐鎮,燕京城有皇太孫坐鎮。這天下就是亂不起來的。

  晌後。

  帝王醒了。

  永和帝剛醒來後,就瞧到了榻邊守候的嫡長子朱高熙。

  “父皇。”

  永和帝醒來時,就瞧見了嫡長子關心的神色。

  “你到了?”

  永和帝隨口問一句。

  “兒子來晚了。請父皇責罰。”朱高熙這樣一回是真趕路了。說起來,這會兒的朱高熙也是滿面憔悴的。

  “不晚。”

  永和帝回了兩字。

  “父皇,您是先喝水。”朱高熙聽得出來帝王的聲音微是吵啞,在攙扶著永和帝半坐起身後,又忙是親手給倒了溫熱的開水,由得永和帝飲了一些。

  “好了。”

  小飲一些後,永和帝把茶盞遞迴給了兒子。由朱高熙擱回了桌上。

  說是茶盞,裡面盛得是溫熱白開水。永和帝在病中,飲白開水最好。以免得有其它的味兒,衝撞了藥性。

  此時。

  父子二人是難得的靜靜相處。

  “父皇,可餓了。”

  “兒子讓人傳來膳食?”朱高熙又是尋問了話。

  “暫時沒胃口。”

  永和帝這些天喝多了藥湯,是真沒餵口食什麼飯的。偶爾吃了些,便是硬撐著的。朱高熙這時候,只能陪父皇永和帝說說話了。

  說著說著。

  永和帝就講了決定,道:“班師回朝。”

  “朕決定回京城,由你安排記駕之事。”永和帝對嫡長子吩咐了話道。

  “可您身體還沒調養好……”朱高熙勸了話,道:“兒子陪父皇在此先調養一段日子,待父皇您的病情減輕些,再讓御駕南歸燕京城,可行否?”

  問這話時,朱高熙是挺小心的。

  他怕,他說錯了,惹惱了君父永和帝。

  當然,朱高熙說這話是聽進去了太醫之語的原由。畢竟,目前永和帝正是病情嚴重呢,這時候乘馬車回燕京城,這不是讓永和帝遭罪受嗎?

  調養的身體好一些,再是讓康復些的帝王南歸燕京城,那樣的話,對帝王的身體是大大的利好。

  永和帝當然聽出來了,長子的真心關切。而且,這中間長子沒私心,永和帝這位帝王更是瞧個明白。

  因為如此,永和帝心裡挺舒坦的。哪個當爹的,瞧著兒子孝順,心裡都是特覺得窩心啊。

  “既然是你的好意。”永和帝想一想,同意了,道:“那就是暫時緩了回燕京城的事兒。”

  永和帝是一個樂於聽了善意見解的人。

  第313章

  朱高熙聽得他父皇的那和善態度, 莫名的有點暖心。

  事實上, 這生病時候的永和帝看待嫡長子的眼神,嗯,倒真是有些心情舒坦的。那等舒坦, 許是在這一刻真覺得有個孝順兒子繼承家業算是一種人生的圓滿。

  這算不算覺得後繼有人,不愧祖宗先輩呢?

  永和十四年。

  八月中旬。

  永和帝的病情已經調養的好了一些。

  這時候, 御駕準備南歸了。

  就是御駕剛剛起程之後的次日,一封燕京城的家書寄來。朱高熙翻看家書看了後, 有些遲疑了。

  這消息是告知父皇呢?

  還是不告知父皇呢?

  最後無論出於兒子的本份, 還是臣子的本份,朱高熙覺得他都不能隱瞞了。因為,帝王生性多疑的。

  有時候的好心, 可能辦壞事啊。

  朱高熙在永和帝這位君父面前, 一直本著的就是真誠之心對待。

  這也許不是聰明的法子,卻是一個兒子在父親面前, 在君父面前的坦坦蕩蕩。至少, 不容易范了原則上的錯誤。

  御攆之上。

  父子而人皆座著。

  小內侍在煮茶。

  瞧著有些閒情雅致的感覺。等待飲了小杯的茶水後。朱高熙把家書遞到了君父的面前,態度甚是恭敬。

  永和帝這些日子病了,所以,就是暫時停下了料理政事。

  一切托給皇太子在打理。

  當然,這暗中給皇太孫當幫手的人里, 自然有永和帝的心腹。

  永和帝這時候接過了兒子遞上來的家書。他臉上還帶著笑意,說道:“宮裡的來信?說的什麼消息。”

  永和帝態度挺隨意,抽出信紙, 看了起來。

  看著看著,永和帝就是眼神一凝,然後,他是心口有些不舒坦。這時候,帝王捂了胸口,似乎是有些難受的模樣。

  “傳太醫……”

  皇太孫朱高熙一邊去攙扶了永和帝,一面對小內侍吩咐了話。

  等太醫來時,永和帝已經平復了心緒,是靜坐於龍攆的小榻上。

  這時候,太醫挺有些顫顫驚驚的為帝王診了脈,方是說道:“聖上是怒火攻心,一時鬱氣於胸膛。只要平復心緒,靜心調養即可。”

  “還是舊方子,照舊帶服了三日。”

  “三日後,請完平安脈後,臣再斟酌著開了新的調養方子。”太醫說完話,就是態度甚是恭敬的聆聽了帝王的意思。

  “可。”

  永和帝簡單回了一字。

  這些日子,永和帝一些在服用了藥方子,慢慢調養身體。

  這藥沒斷過。

  太醫得了帝王的吩咐,就是拱手應承。爾後,退下了。

  “安排回京城,朕……”

  “算了,朕想一個人靜靜,高熙,你且退下吧。”永和帝有些寂寥的模樣,擺擺手,示意嫡長子退下。

  朱高熙應了諾,後告退。

  龍攆上,剩下了永和帝一人。侍候的人,都是讓帝王揮手示意退下了。

  在這還算寬敞的空間內,帝王一個靜坐沉思。他似乎在想些什麼,又似乎沒想些什麼。

  永和帝剛剛知道的消息。

  權莊妃病逝了。

  同時,黃淑妃也是病逝了。

  在家書之上,有些附證。大概也講明白了,為何二人這般巧合一起病逝了。

  權莊妃的病逝,黃淑妃在中間是擺脫不了手尾的。

  至於黃淑妃那純粹是自己把自己嚇病了,然後,一命嗚呼了。

  永和帝想著他淒涼的後宮,更多的還是想到了那些形形□□,屬於他的嬪妃們。這一想,他想得最多的還是權莊妃……

  權莊妃的死因,有些冤枉嗎?

  永和帝從中間卻瞧出了,一些莫名的味道。

  那裡面含上了一種怨言……

  “到底都去了。”

  “是命……”

  永和帝這般念了兩句,又是嘆息一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