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頁
稍片刻後。
產房的屋門打開了。
奶嬤嬤和產婆護持著一個小小的嬰兒,走了出來。
“恭喜太子妃,恭喜皇太孫。太孫妃誔下了一位小郡主。”奶嬤嬤忙是稟了話。
“好,好。”福娘連贊兩個好字。
福娘笑道:“瞻元,如今你是有兒有女,正巧湊一個好字。”
“娘,我去瞧瞧英娘。”
朱瞻元在瞧了一眼他的第二個孩子後,對親娘提了話道。
福娘把目光掃向了產婆,問道:“屋中可收拾妥當了?”產婆忙回話,道一切收拾妥當。
福娘這才點頭,笑道:“去吧,去瞧瞧英娘。這時候,她肯定也想見見你這個孩兒爹。”福娘打趣了長子瞻元。
朱瞻元拱手一禮,然後,提步往屋裡走去。
福娘笑著發了話,道是正元殿的眾人皆重賞。
這時候,眾人自然就是齊聲謝了賞賜。對於添了子嗣的事情,皇家肯定會賞。宮人們聽得賞剛落實了,那心頭自然是歡喜著。
等福娘抱著大孫女兒,也是進了產房內時。
她瞧見的就是長子長媳正甜蜜蜜說著話呢。唉呀,有那麼一刻,福娘覺得她這個長輩成了一根蠟燭,特別是的礙人眼了。
“孩子擱你枕邊兒。”
福娘小心的把大孫女兒放在了兒媳婦的枕邊。福娘笑說道:“你們夫妻可想好了,我這大孫女兒的閨名叫什麼?”
孫英娘目光溫柔,望著夫君朱瞻元,問道:“夫君,你覺得咱們的女兒娶個什麼名兒好?”
朱瞻元笑道:“我早想好了。”
這名字的事情,朱瞻元早有預備啊。
若是兒子,肯定輪不著他想名兒。若是女兒,朱瞻元自然早是預備上了。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朱瞻元念了詩經《桃夭》中的一句詩。他笑道:“咱們的女兒,就叫蓁蓁。”
“朱蓁蓁。”福娘念了這個名字後,笑道:“是一個好名兒。”
孫英娘在聽得婆母和夫君都覺得這個名兒好後,也是念了幾遍,笑道:“既然娘和夫君都覺得這個名兒好,咱們家蓁蓁肯定也喜歡這個好名兒。”
於是。
福娘的第一個孫女兒,就有了閨名,喚蓁蓁。
這會兒。
福娘在正元殿歡喜著,她抱上了孫女兒。
那廂里。
帶著太子妃吩咐,去各處傳了喜訊的宮人,自然是得了宮中貴人們的賞賜。
景仁宮、承乾宮、鍾粹宮,這後宮的嬪妃都是知道了,太孫妃剛剛誔下了一位皇曾孫女。這可是太孫的頭一個女兒。
想來,必然會是皇家又一個得寵的皇嗣。
哪怕是女兒身,可皇家的頭一個皇曾孫女,那就是尊貴的。
在朱蓁蓁出生的一個時辰後。
乾清宮的永和帝吩咐了貼身太監魏謹行,專門送了賞剛到正元殿。顯然,永和帝還是非常給孫媳婦體面的。
至於朱高熙,他在得了小內侍來稟話,說是添了一個孫女的事情後。整個人高興啊。
想想,長子膝下有一兒一女,多棒的事情。
“一兒一女,將將湊一個好字。”
朱高熙誇了一句話。
爾後。
這位太子爺就是準備回了毓慶宮,準備跟妻子商量商量,是不是給長子送些好東西過去。也能讓兒媳攢起來,將來給孫女做為嫁妝啊?
這大孫女的嫁妝,從出生就應該攢起來嘛。太子爺朱高熙這個祖父當的,那叫一個稱職啊。
毓慶宮。
當晚。
夕食。
朱瞻元喝醉了。
因為,親爹留了朱瞻元小飲幾杯。
然後,朱瞻元的三個弟弟湊了熱鬧,說是為了大侄女的事情,給大哥賀喜。於是,在爹和弟弟們的節奏里,本來高興的朱瞻元不免是飲多了酒。
這叫喝喜慶酒,喝一個高興。
這不,就喝醉了。
就是朱高熙啊,當晚,也是帶著微微酒意,跟妻子福娘談了大孫女洗三的事情。
“宮裡是要大辦一回的。”
朱高熙這般講了。福娘同意道:“是應該熱鬧一下。”
“到時候,英娘的娘家人,也能進宮陪陪她。”福娘覺得,將心比心。這兒媳婦肯定是想見一見娘家親人的。
“這事情你操辦。我覺得福娘你肯定辦的熱鬧妥當。”
朱高熙笑得高興。
福娘倒是樂了,道:“你啊,今個兒喝多了。趕緊去沐浴一回。”
“你一起?”
朱高熙特是啞了微微的嗓音,問了一話道。
福娘伸手,在夫君朱高熙的腰間,輕輕一擰,回道:“哼,不行。”
“快點兒,去沐浴了。”
福娘又是嬌嗔了一句。
朱高熙也沒多糾纏,就是收拾收拾去沐浴了。結果。等小會兒,一瞧著來親自給他搓背的是妻子福娘後。
朱高熙就是哈哈笑出了聲。
福娘倒沒歪纏了,而是認真的讓夫君朱高熙趕緊的沐浴好。
倒是當晚,在夫妻二人都沐浴好後,是在燭光暖室中,上演了一場魚水之歡。
那一晚,氣氛正好,夜色正濃。
卻是掩不了,情意朦朦中,男女的一些恩恩愛愛。
第303章
永和十年,順溜兒的過去了。
迎來了永和十一年的春天。
這一年春,皇家舉行了大選。身家清白的官宦家的閨秀們,都可以參遠。當然,全憑自願,這一回大選的目的,也是人盡皆知的。
除了給適婚的皇孫們挑了嫡妻人選外,那便是挑了適婚的宗室子們的嫡妻。
永和十一年的夏,福娘的次子朱瞻亨就滿十六周歲,三子朱瞻利就滿十四周歲,四子朱瞻貞就滿十二周歲。
可以說,從大選的閨透們的年紀是十三周歲至十七周歲之間。
這樣一估摸下來。福娘次子、三子、四子,皆是可以挑了嫡妻人選。同時,宗室之中,那些適婚的年紀的宗室子可不少。就是福娘的妯娌,冊封到了藩鎮上的漢王府、趙王府的兩府王妃也是寄來了書信。
不外乎就是套一套交情,請福娘幫忙挑一挑合適的世子妃人選。
春。
萬物復甦的季節。
燕京城是真熱鬧。大選的事情一挑頭,有心攀了皇家的皇孫婚事的女子,那是不少的。畢竟,皇家明里暗裡有一些暗示了,這挑了皇孫的嫡妻人選就是清白家世即可。對於父兄的官位,貌似並不在意啊。
這等情況下。
有的是人樂意攀龍附鳳了。
燕京城。
皇宮。
毓慶宮。
福娘的娘家親人進宮了。這會兒,一家子人正是喝了下午茶,聊了一些城內城外的趣事兒。這談的話題,最終免不了就談到了皇孫的嫡妻人選上。
“福娘,外面最近是傳的沸沸揚揚的好不熱鬧。”柳秀秀是福娘的生母,她這輩份最高了,問話的態度倒是親切而隨意的,柳秀秀說道:“瞻亨、瞻利這一回肯定要指婚的。就是不知道你和太子對於未來兒媳婦是什麼要求?”
產房的屋門打開了。
奶嬤嬤和產婆護持著一個小小的嬰兒,走了出來。
“恭喜太子妃,恭喜皇太孫。太孫妃誔下了一位小郡主。”奶嬤嬤忙是稟了話。
“好,好。”福娘連贊兩個好字。
福娘笑道:“瞻元,如今你是有兒有女,正巧湊一個好字。”
“娘,我去瞧瞧英娘。”
朱瞻元在瞧了一眼他的第二個孩子後,對親娘提了話道。
福娘把目光掃向了產婆,問道:“屋中可收拾妥當了?”產婆忙回話,道一切收拾妥當。
福娘這才點頭,笑道:“去吧,去瞧瞧英娘。這時候,她肯定也想見見你這個孩兒爹。”福娘打趣了長子瞻元。
朱瞻元拱手一禮,然後,提步往屋裡走去。
福娘笑著發了話,道是正元殿的眾人皆重賞。
這時候,眾人自然就是齊聲謝了賞賜。對於添了子嗣的事情,皇家肯定會賞。宮人們聽得賞剛落實了,那心頭自然是歡喜著。
等福娘抱著大孫女兒,也是進了產房內時。
她瞧見的就是長子長媳正甜蜜蜜說著話呢。唉呀,有那麼一刻,福娘覺得她這個長輩成了一根蠟燭,特別是的礙人眼了。
“孩子擱你枕邊兒。”
福娘小心的把大孫女兒放在了兒媳婦的枕邊。福娘笑說道:“你們夫妻可想好了,我這大孫女兒的閨名叫什麼?”
孫英娘目光溫柔,望著夫君朱瞻元,問道:“夫君,你覺得咱們的女兒娶個什麼名兒好?”
朱瞻元笑道:“我早想好了。”
這名字的事情,朱瞻元早有預備啊。
若是兒子,肯定輪不著他想名兒。若是女兒,朱瞻元自然早是預備上了。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朱瞻元念了詩經《桃夭》中的一句詩。他笑道:“咱們的女兒,就叫蓁蓁。”
“朱蓁蓁。”福娘念了這個名字後,笑道:“是一個好名兒。”
孫英娘在聽得婆母和夫君都覺得這個名兒好後,也是念了幾遍,笑道:“既然娘和夫君都覺得這個名兒好,咱們家蓁蓁肯定也喜歡這個好名兒。”
於是。
福娘的第一個孫女兒,就有了閨名,喚蓁蓁。
這會兒。
福娘在正元殿歡喜著,她抱上了孫女兒。
那廂里。
帶著太子妃吩咐,去各處傳了喜訊的宮人,自然是得了宮中貴人們的賞賜。
景仁宮、承乾宮、鍾粹宮,這後宮的嬪妃都是知道了,太孫妃剛剛誔下了一位皇曾孫女。這可是太孫的頭一個女兒。
想來,必然會是皇家又一個得寵的皇嗣。
哪怕是女兒身,可皇家的頭一個皇曾孫女,那就是尊貴的。
在朱蓁蓁出生的一個時辰後。
乾清宮的永和帝吩咐了貼身太監魏謹行,專門送了賞剛到正元殿。顯然,永和帝還是非常給孫媳婦體面的。
至於朱高熙,他在得了小內侍來稟話,說是添了一個孫女的事情後。整個人高興啊。
想想,長子膝下有一兒一女,多棒的事情。
“一兒一女,將將湊一個好字。”
朱高熙誇了一句話。
爾後。
這位太子爺就是準備回了毓慶宮,準備跟妻子商量商量,是不是給長子送些好東西過去。也能讓兒媳攢起來,將來給孫女做為嫁妝啊?
這大孫女的嫁妝,從出生就應該攢起來嘛。太子爺朱高熙這個祖父當的,那叫一個稱職啊。
毓慶宮。
當晚。
夕食。
朱瞻元喝醉了。
因為,親爹留了朱瞻元小飲幾杯。
然後,朱瞻元的三個弟弟湊了熱鬧,說是為了大侄女的事情,給大哥賀喜。於是,在爹和弟弟們的節奏里,本來高興的朱瞻元不免是飲多了酒。
這叫喝喜慶酒,喝一個高興。
這不,就喝醉了。
就是朱高熙啊,當晚,也是帶著微微酒意,跟妻子福娘談了大孫女洗三的事情。
“宮裡是要大辦一回的。”
朱高熙這般講了。福娘同意道:“是應該熱鬧一下。”
“到時候,英娘的娘家人,也能進宮陪陪她。”福娘覺得,將心比心。這兒媳婦肯定是想見一見娘家親人的。
“這事情你操辦。我覺得福娘你肯定辦的熱鬧妥當。”
朱高熙笑得高興。
福娘倒是樂了,道:“你啊,今個兒喝多了。趕緊去沐浴一回。”
“你一起?”
朱高熙特是啞了微微的嗓音,問了一話道。
福娘伸手,在夫君朱高熙的腰間,輕輕一擰,回道:“哼,不行。”
“快點兒,去沐浴了。”
福娘又是嬌嗔了一句。
朱高熙也沒多糾纏,就是收拾收拾去沐浴了。結果。等小會兒,一瞧著來親自給他搓背的是妻子福娘後。
朱高熙就是哈哈笑出了聲。
福娘倒沒歪纏了,而是認真的讓夫君朱高熙趕緊的沐浴好。
倒是當晚,在夫妻二人都沐浴好後,是在燭光暖室中,上演了一場魚水之歡。
那一晚,氣氛正好,夜色正濃。
卻是掩不了,情意朦朦中,男女的一些恩恩愛愛。
第303章
永和十年,順溜兒的過去了。
迎來了永和十一年的春天。
這一年春,皇家舉行了大選。身家清白的官宦家的閨秀們,都可以參遠。當然,全憑自願,這一回大選的目的,也是人盡皆知的。
除了給適婚的皇孫們挑了嫡妻人選外,那便是挑了適婚的宗室子們的嫡妻。
永和十一年的夏,福娘的次子朱瞻亨就滿十六周歲,三子朱瞻利就滿十四周歲,四子朱瞻貞就滿十二周歲。
可以說,從大選的閨透們的年紀是十三周歲至十七周歲之間。
這樣一估摸下來。福娘次子、三子、四子,皆是可以挑了嫡妻人選。同時,宗室之中,那些適婚的年紀的宗室子可不少。就是福娘的妯娌,冊封到了藩鎮上的漢王府、趙王府的兩府王妃也是寄來了書信。
不外乎就是套一套交情,請福娘幫忙挑一挑合適的世子妃人選。
春。
萬物復甦的季節。
燕京城是真熱鬧。大選的事情一挑頭,有心攀了皇家的皇孫婚事的女子,那是不少的。畢竟,皇家明里暗裡有一些暗示了,這挑了皇孫的嫡妻人選就是清白家世即可。對於父兄的官位,貌似並不在意啊。
這等情況下。
有的是人樂意攀龍附鳳了。
燕京城。
皇宮。
毓慶宮。
福娘的娘家親人進宮了。這會兒,一家子人正是喝了下午茶,聊了一些城內城外的趣事兒。這談的話題,最終免不了就談到了皇孫的嫡妻人選上。
“福娘,外面最近是傳的沸沸揚揚的好不熱鬧。”柳秀秀是福娘的生母,她這輩份最高了,問話的態度倒是親切而隨意的,柳秀秀說道:“瞻亨、瞻利這一回肯定要指婚的。就是不知道你和太子對於未來兒媳婦是什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