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371章 爭奪南岸

  新豐鎮外出現金軍時,左右的零口鎮、杜府溝外,也有金軍士卒抵達。

  阮美聽見動靜,蹭蹭的順著梯子,爬上一間房子的屋頂,見鎮子外來了大概一個營,有三千多金軍。

  他用千里鏡觀察渭河南岸,見金軍還沒有完全渡過渭河,先頭有萬餘人,沒幫著紮營,便分成三支,向南進發,來奪取明軍占據的村鎮。

  見金軍在鎮子外集結,鎮子內正圍著火堆煮湯的明軍士卒,便紛紛拿著火銃,涌到壘起的土牆邊上,十門青銅小炮,也被士卒從鎮子裡推了出來。

  紅色的身影紛紛趴在黃色的土牆上,檢查器械,嚴陣以待。

  三千金軍在距離鎮子兩里處停下,那裡是明軍青銅炮有效射程之外,金軍步軍在那裡整理隊形,顯然準備發起一次進攻。

  原野上幾個金軍旗隊的騎兵,在鎮子周圍往來奔馳,圍著鎮子轉了幾圈,窺視明軍的防禦,然後又散開查看周圍的地形,確定村鎮幾里範圍內是否還有明軍影藏,掩護鎮外的金軍整隊。

  阮美注意到金軍的動作,這時進攻的前兆,看來金軍也意識到了南岸幾座村鎮的重要性,金軍營盤尚未扎穩,便匆匆前來爭奪。

  這也是明軍騎兵處於劣勢,否則金軍不會這麼孟浪,阮美不禁神情有些嚴肅的將千里鏡收回。

  渭河北岸的金軍有六萬餘人,原本分別隱蔽於北岸的高陵縣、交口鎮、雨金鎮、棟陽鎮,準備在明軍主力殺奔臨潼時,忽然渡河包抄明軍的側翼。

  現在金軍的計劃已然暴露,突然性不存在,那北翼的金軍便只能明刀明槍的來戰。

  孟喬芳被招到臨潼,聽了豪格的吩咐後,便連夜返回北岸,傳令隱藏在各處的金軍拔營,立時準備渡河。

  此時六萬金軍在渭河上搭建了三座浮橋,大軍大舉渡河,目前渡過渭河的人,已有延長、涇源兩個軍,共計六個營的人馬,有兩萬多人。

  鎮子外的金軍正在整隊,遠處一桿金邊王旗大纛,在大隊人馬的簇擁下,正往新豐鎮而來。大旗下,一隊剛剛過河的金軍列隊而行,前面是寒光閃閃的長槍手,中間是肩扛著自生火銃的銃兵,後面則是健馬拖拽的四門鐵炮。

  鎮子外的金軍看見大纛旗,正吆喝士卒整理隊形,檢查器械的金將忽然翻身上了親衛牽來的戰馬,然後疾馳著迎接上去。

  那將領正是趙良棟,他在馬上給孟喬芳行了一禮,不知道說了幾句什麼,便陪同著孟喬芳一起疾馳到鎮子外。

  孟喬芳原為明朝副將,後罷職歸鄉,崇禎三年,天聰四年,清軍肆掠關內,陷永平城,孟喬芳在此降清,仍為副將。

  這一年他隨清軍返回遼東,累封至漢軍梅勒額真,隸屬漢軍鑲紅旗。

  清軍入關後,他改封刑部左侍郎,不久便於弘光元年,清順治二年,出任陝西三邊總督。

  在他總督期間,先後鎮壓了甘肅丁國棟起義,也擊敗了孫守法和賀珍攻擊長安的陝南義軍,被進封兵部尚書、三等阿思哈尼哈番,加太子太保。

  豪格在北京爭位失敗後,同多爾袞達成妥協,從京師把他的家眷帶到長安,然後將他從漢中招回軟禁,不久他便投靠豪格,從內閣首輔做到了大金國的永平郡王。

  自從封王之後,豪格和內閣都有意減少他的權力,他處理事務的機會逐漸減少,日子變得清閒,身形便有些走樣,虛胖起來。

  不過雖然身體不再結實矯健,但他畢竟金國的擎天石柱之一,能力並沒有因為富貴的生活而消磨不見。

  這時他與趙良棟等人,騎馬駐立在新豐鎮外,遠遠的看著鎮子內飄揚的一桿明軍大旗,還有嚴陣以待的明軍,目光閃動不停。

  渭河南岸的村落對於孟喬芳十分重要,他過河後便立刻帶人過來查看,可以說十分重視,也是勢在必得。

  趙良棟騎馬駐立在他旁邊,用馬鞭指著遠處的鎮子道:「王爺,卑職已經探查清楚,新豐鎮內有兩千多明軍,由明國振武左軍副都督阮美親自統領。」

  「阮美?」孟喬芳思索了會兒,想起了這麼個人物,於是道:「阮氏一門,阮進、阮駿、阮翼都是魯派將領,大多隨著朱以海去了南洋,沒想到他到留下,還做到了一軍副將,王賊到也能夠容人。」

  「不過今日之後,阮氏一門在漢地就算完了。」說著孟喬芳指著鎮子道:「本王多給你一千人馬,四門鐵炮,趙軍門務必儘快奪下新豐鎮,掃清本王南攻的障礙。」

  趙良棟看了一眼鎮子內飄著的明軍大旗,他的兵馬之前損失慘重,不禁有些底氣不足,不過孟喬芳給了支援,那他便只能扭頭過來,抱拳領命,「王爺放心,末將一定拿下新豐鎮。」

  孟喬芳微微頷首,又勉勵了趙良棟幾句,隨即一揮手,一夾馬腹,便領著親衛向東而去,他還要去查看零口鎮方向,去給那裡的金軍打氣。

  孟喬芳一走,趙良棟便騎馬返回本陣,這時金軍已經整隊完成,四門鐵炮也架在炮坑裡。

  不多時,四門金軍鐵炮開始向新豐鎮開火,炮彈從騰起的白煙中衝出,砸向鎮子。一枚砸在鎮子外,一枚砸在土牆上,兩枚落在鎮子內,將一座茅屋砸塌。

  隨著炮響,趙良棟戰刀一指,金軍旗幟一揮,近四千金軍便散開了,以小股為單位,從四面八方,漫野向鎮子進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