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最重要的是,金國西拓的政策,是想要西域給關中輸血,讓金國有實力與明朝對抗,這就註定了金國不會給孫可望什麼資源,反而會要求西域給關中提供物資,而沒有金國的支持,孫可望很難繼續擴張,只能像吳三桂說的一樣,見好就收,否則西域要不停從關中吸食資源,那就本末倒置,與金國的國策衝突了。

  其實如果不考慮東線的局勢,沒有明朝這個強敵,孫可望還是很希望吳三桂留在西域,再幫他一段時間,但是吳三桂這個人,其實就是金國的一個封建領主,或者說是大軍閥,沒要好處不出手的主,不可能長期無條件的幫助他。

  在打完恆邏斯城一戰後,聯軍平推到伏爾加東岸,一路上都沒什麼油水,談判也陷入了僵局,吳三桂見沒有什麼好處,便提出了要東歸漢地的要求,孫可望用繳獲的七千杆燧發槍,才將吳三桂留下來。

  羅剎人本來態度就硬,要是三萬金軍鐵騎撤走了,那談判就更加沒法子達成了。

  如國不能達成和議,一旦吳三桂回到漢中,金國在西域便又成了弱勢的一方,便會使得金國在西面陷入泥潭。

  現在吳三桂已經明確的表態,他要回漢中,那這件事就只能按照原來的計劃來,不能因為波蘭人的出現,而影響金國的計劃,不過不參與波蘭與羅剎的戰事,並不代表著不作為,不利用這次機會。

  這畢竟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況且羅剎確實是金國西線的強敵,孫可望覺得即便不能直接對羅剎作戰,也該利用這次機會,削弱一下羅剎。

  波蘭想利用金國,牽制羅剎人,那金國其實也可以利用波蘭,同波蘭結成同盟,來保證西線的安全。

  孫可望明白吳三桂的心思,他先示意僧格入座,然後對吳三桂訕笑道:「蜀王放心,從戰爭一開始,最困難的就是如何結束這場戰爭。本王不會讓大金陷入兩線作戰的境地,只是想利用波蘭人,讓羅剎人接受我們的條件罷了。」

  孫可望這句話體現了他,不凡的政治智慧,對金國而言,發起這場戰爭容易,擊敗羅剎人容易,但怎麼結束這場戰爭卻是一個大問題。

  俄國是個有很大縱深的國家,兼冬季氣候嚴寒,一般的國家,根本耗不過他。

  俄國一開始那麼硬氣,戰敗了也不同金國和談,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覺得金國拿他沒有辦法,等天氣一冷,金軍就得撤離,他們失去的便又能拿回來。

  這麼看來,怎麼結束戰爭,確實是個大問題,很睿智的問題。

  吳三桂聽了孫可望的話,不禁點了點頭,「安西王能明白就好,羅剎也是大國,交手之後,本王發現他們並不弱,戰事綿延下去,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打完,萬一東線戰事一起,那我大金就是腹背受敵了,所以,快點結束這場戰事吧!」

  第1301章 金俄邊境條約(下)

  吳三桂急著回漢中,讓孫可望無法再拖下去,只能儘快解決這件事情,所以次日便在大帳內召見了波蘭使者,並將消息透露給了已經十分緊張的羅剎人。

  在大帳內,孫可望身穿龍袍、要纏玉帶、頭戴翼善冠,端坐在中間。

  金國尚水崇黑,龍袍是上等的錦緞染成黑色,胸前和後背用金絲各繡著一頭張牙舞爪的大龍,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玉帶是上等的和田白玉,扣子部分是一枚四方形的綠寶石,價值連城。

  翼善冠是上好的黑色烏紗,上面也有金絲編織著的金龍,一共兩條,龍頭朝著中間一枚雞蛋大的夜明珠,做二龍戲珠的模樣。

  他這一身除了沒用五爪龍之外,可以說極具奢華,怕是南京的王某人見了也要羨慕,長安的豪格也沒他這麼富裕。

  這一身的材料,主要是孫可望在葉爾羌抄來的,許多好的寶物,都被他藏私了。

  俗話說,人靠衣裝佛靠金裝,他一身華麗的行頭端坐著,可以說價值連城,但是又富有內涵,並不張揚,讓進來的波蘭使者,立刻就自慚形穢了。

  財富和審美,其實也是一種實力和底蘊的展現,能夠在精神上給人碾壓,讓人產生自卑之感。

  孫可望是有意如此,這除了掌握會面的主動性,炫耀實力之外,也是一個廣告,讓波蘭使對金國的商品有興趣。

  他這一身,從都到腳,都是極好的東西,很多都是金國自己織造的,他穿在身上,就是一個最好的展示。

  波蘭使者是立陶宛大公的侄子,叫伊凡,也算是波蘭的貴族,但是還真沒見過這樣奢華,但又富有美感的服飾。

  歐洲人的審美,還處於爆發戶的階段,就是喜歡什麼都弄的金壁輝煌,顯示自己有錢,其實土鱉,這與滿清入關後對中國的審美傷害是一樣的。

  看中國宋代的青瓷,明代的家具,那種舒服的美,精緻的美,才是高級的審美。

  孫可望這一身,並不是炫耀用了多少金線,還有寶珠,而是展示精湛的工藝,以及整體的美感。

  一進帳來,伊凡等人目光落在孫可望身上,就沒法離開,不自覺的便矮了一頭,就跟鄉下窮親戚到了官老爺家一樣。

  進來之後,好一會兒伊凡等人反應過來,先給孫可望躬身行禮,待入座後,才開始說起正題。

  孫可望端坐著聽通譯翻譯道:「尊貴的王爵閣下,波蘭立陶宛聯邦,希望能與強大的金國結成軍事同盟,共同對付羅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