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孟族的勃固王朝和撣族的阿瓦王朝,先後被緬人的東吁王朝所滅,最後由東吁完成了一統。

  在決定對東吁動手之後,軍隊使不上勁,王彥就只能想別的辦法,而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王彥隨即便讓錦衣衛開始搜集東吁的情報,並對東吁的歷史和國內的情況進行分析。

  這一分析,就發現東吁內部有各種的問題,錦衣衛在得到大批資料之後,為了向朝廷爭取經費和資源,便將對付東吁的事情包攬了下來。

  在滿清覆滅之後,錦衣衛能分的資源,一下少了大半,為此錦衣衛內部很不滿,為了給屬下掙個待遇,胡為宗和余太初對東吁的情況研究之後,便找到王彥。

  兩人給王彥算了一筆帳,說只要五十萬兩銀子,就能幫朝廷解決東吁。

  王彥對於錦衣衛的提議到是很敢興趣,不過兵部卻不干,因為這等於動了兵部的利益。對東吁動兵,招募軍隊朝廷要給兵部撥款,採購兵器裝備,兵部能從軍工作坊手中分得油水,豈能讓錦衣衛給攪黃了。

  兵部很強硬,認為這事不該錦衣衛管,可是錦衣衛也不是吃醋的,沒幾天就搜集了兵部官員貪污的證據,送到刑部和都察院。

  刑部的官員沒給啥反應,不過都察院是個清水衙門,諫台的御史們早看這些官僚不順眼了,一本本的摺子往內閣送,最中還是搞倒兵部一個正五品的郎中,兩個從五品的員外郎。

  這下算是給了兵部一個警告,不能你們吃肉,錦衣衛連湯都沒得喝吧。

  最終這事在胡為宗與陳邦彥,還有五德號的總裁陳永華見了一面之後,兵部的反對聲才落下來。

  錦衣衛得到了五十萬兩的經費之後,便開始在東吁布局起來,艾能奇只能算是北線的棋子,而除了北線之外,錦衣衛還有南線。

  他們的目標就是扇動北面的撣族和南面的孟族反抗緬族的統治,只要南北兩個方向都亂起來,那東吁國豈會還有精力去與金國配合。

  做到這一點,只需要藉助明朝的影響力,以及一些銀錢而已,況且這些銀錢,也只能算是投資,明朝支持的人,推翻了緬人的政權,建立新的政權,是不是要與明朝簽訂貿易條約,允許明朝在此開礦經商之類,總之會有利益交換,也不是白支持的。

  畢竟有野心的人很多,錦衣衛為什麼選擇你,除了有實力之外,你成事之後也得為明朝帶來利益才行。

  此時,明朝錦衣衛百戶王大拿,便被幾名孟族的戰士,帶進了一間屋宅。

  「首領,客人帶來了!」

  屋宅里坐著幾名孟族漢子,為首之人是一個五十多歲的老者,他是勃固王朝末代國王的侄子斯彌占。

  幾人見王大拿進來,頓時紛紛站了起來,斯彌占大笑著迎接上來。

  第1285章 東吁三分

  從年初明朝得知東吁同金國聯盟之後,錦衣衛便開始在東吁境內活動起來。

  緬南地區的孟族首領有許多,斯彌占只是其中之一,勢力也並非最強,不過錦衣衛看重他是勃固王族後裔這個身份,所以重點與他聯絡。

  斯彌占頭髮有些花白,身子有些佝僂,不過一雙眼睛卻銳利清澈,一看就是個厲害人物。

  他笑著迎接上來,大笑著行禮道:「上使,可算把你盼來了。」

  王大拿也是滿臉禮貌性的微笑,他之前來的時候,斯彌占並不是這個態度。

  現在態度之所以轉變,很大原因是東吁的軍隊,在緬北遭受了挫折,讓他看到了機會。

  想要唆使一個五十多歲,半截身子埋進黃土的人造反,並不容易。

  斯彌占十分精明,他雖然覺得眼下是孟族獨立,恢復勃固王朝的大好時機,但他很沉得住氣,並沒立刻去找回王大拿,而是想等明朝一邊再找上他,給他跟多便宜。

  錦衣衛自然明白斯彌占的算盤,王大拿知道斯彌占在等他上門,他卻便偏不上門,反而去聯繫其他的孟族首領。

  畢竟想找到有野心的人,並不是一件難事,而斯彌占見王大拿與其他首領會面,老東西立時便坐不住了,終於派人主動將王大拿請來。

  這王大拿在南京不過是個百戶,因為出賣唐王,為人所不恥,在南京混不下去,所以自己討了個下南洋的苦差事。

  在南洋他除了最初一場大病,差點要了他的命之外,其他其實都還很好。畢竟在南京他是不入流的小角色,但是在南洋,卻一下成了大人物,這種感覺讓他很爽。

  王大拿揮了揮手,直接從斯彌占身邊走過,在堂中左首坐下,然後戲謔地笑道:「大首領讓人請我過來,可是想通呢?」

  斯彌占約為尷尬的轉過身來,然後領著幾人回道座位,命人上茶和端上水果,還安排兩個女人打扇,給王大拿伺候周到,才笑道:「上使,早就想通了。緬族欺壓我們孟族以久,現有天朝支持我們,我們怎會不識抬舉。」

  王大拿見斯彌占的神情,滿意的點了點,斯彌占見此,隨即試問道:「上使,不知上次說的條件?」

  「條件不變,朝廷會資助你二十萬兩白銀,不過會以火器、衣甲等方式,分批援助給大首領。」王大拿笑道:「如果大首領恢復勃固國,朝廷還會再資助大首領十萬兩白銀。不過這些資助,等大首領擊敗東吁之後,要用糧食等物資償還,還要與我朝簽訂通商條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