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明軍在馬面的射擊孔上,不間斷地射殺爬城的蒙古人,蟻附攀爬的蒙古兵如打棗一般紛紛墜落。

  靠近城牆,此時堆滿了科爾沁勇士的屍體,各種姿態,慘目忍睹。

  攀爬的屍體不斷墜下,屍體逐漸堆高,鮮血慢慢匯集,形成一道道的小溪流,從白色的雪地上流過,融化出一條猩紅的粗線。

  這時蒙古人的悲劇,也是整個遊牧的悲劇。

  「干!」弼爾塔哈爾看見麾下勇士連連墜落,始終不能登上城牆,他想起了對吳克善的承諾,情急之下,不禁一聲怒吼,突然衝上前去,從一架雲梯往上沖。

  他前面不斷有人被打死,慘叫聲不絕於耳,但弼爾塔哈爾充耳不聞,只是一個勁兒的向前猛衝,顯示著他的悍勇。

  然而就在衝到城頭不遠處時,城上卻忽然丟下一個黑不溜秋,閃爍著火光的東西,他立刻驚出一身冷汗,腦子裡沒做反應,身子便直接跳下雲梯,直接抓住了另一邊的一架長梯,便聽得身旁一聲爆炸,旁邊的雲梯已然垮塌!

  這些冷兵器時曾經立下過汗馬功勞的巨行器械,如今一枚震天雷就能毀壞。

  弼爾塔哈爾顧不得那麼多,四周都是彈雨,停下就等於等死,他順著梯子便蹭蹭往上竄,但沒走基本,城槍上卻一支長槍,貼著他的身子捅來,他當即一把抓住,然後借著力氣,奮力躍過城頭。

  長年吃肉的弼爾塔哈爾長的極為壯實,力氣也大,是科爾沁的勇士,但眼前的一幕,卻另他膽寒了。

  他方跳上城頭,密密麻麻的明軍,便揮抬槍射來,他就勢一滾,躲過了絕大多數的攻擊,但身上還是中了幾彈。

  城下跟隨弼爾塔哈爾的護衛,在雲梯被炸之後,急忙從兩側的長梯登城,但卻被一一掀翻。

  弼爾塔哈爾沒有後續支援,這為十分彪悍,孔武有力,心中對勝利和榮耀充滿渴望的大汗之子,很快就被逼倒牆角,無力的揮舞著彎刀。

  他第一個上城了,但很快就陷入絕境,明軍先給他身上來了幾銃,然後一擁而上,瞬間將他刺的血肉模糊。

  明軍也不知道他的身份,屍體被民壯當做滾石檑木,砸下城去,被科爾沁的勇士們發現,大軍士氣頓時一泄。

  巴善正指揮著屬下進攻,已經有幾架雲梯搭上城頭,蒙古勇士瘋狂衝上,城上不時有震天雷落下,戰鬥血腥而慘烈,但也逐漸有蒙古人殺上城頭。

  謝遷的後備兵力,全都已經投入,然而就在這時城下卻響起了急促的鳴金收兵聲,「當!當!當!」

  鐘聲十分刺耳,城下的蒙古人不明白為什麼,但還是紛紛撤退,明軍士卒趁機將沒來得及退下的蒙古人,全都丟下城去。

  城牆下,失敗的蒙古士卒拖著兵器,如潮水般地撤退了。

  第1258章 回去放養

  幾千年來,草原上的民族一波接著一波,但幹的事情,可以說始終未變,那就是放羊和打劫。

  蒙古人崛起前在草原上放羊,被趕回草原之後,依然接著放羊,整個民族統治天下百年,硬是沒啥改變。

  文明的目的是什麼?社會發展的終極是什麼?

  如果給人類社會的發展定一個終極的目標,各個文明以不同的方式,向這個目標邁進。

  每個文明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一步步的向前發展,向前演進。

  那麼用發展的眼光來看,遊牧無疑一直未變,未對整個人類的文明建設,作出過什麼貢獻,相反還不斷扼殺先進文明的演進。

  遊牧民族一波接一波的興起,中國也有王朝更替,也存在很多問題。

  春秋戰國的社會問題是戰亂頻繁,社會需要統一,秦廢分封,行郡縣,實行中央集權,為中國的文明定下了統一大帝國的基因,秦完成了他的責任。

  但是秦很快又出現了新的社會問題,就是如何維持天下的長期安定,漢的建立解決了這一問題,並進一步完善了秦的制度,找到了安定和治理天下的工具儒家。

  此後新的社會問題出現,門閥大族把持資源,社會階層固化,帶來了新的問題,魏武帝推行寒門法家,嘗試對人才的選拔制度推行改革,動搖門閥的根基,到隋朝時,科舉制度的建立,解決了人才選拔的問題。

  科舉可以說是一向偉大的創舉,同時期的各國都不曾有,直到今天公務員選拔,可以說也是來自科舉,他解決階層流動的問題。

  到了唐代,藩鎮割據,武將不受控制的問題出現,但這一點被宋解決。

  將歷史連起來看,就會發現,中國的文明真是一個史詩,一個朝代一個朝代的接力,不斷的解決社會的問題,完善文明的制度。

  看整個文明的脈絡,創建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國家制度,得到穩定天下的思想,改革人才的選拔制度,實現階層的流通,控制軍隊,實現軍隊國家化。

  有這幾點,就已經接近一個近代的國家,而宋也成為眾多王朝中,將內部問題基本解決的王朝,如果沒有強大的外敵,宋可以說已經基本解決了幾百年一輪迴的問題。

  中國歷代的王朝,一點一點的解決文明發展中所遇見的問題,向一個近代化的國家一步步邁進。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王朝,對於中國文明的演進都做出了貢獻,晉代魏,可以說就是一場歷史的倒退,不僅僅退回分封,導致八王之亂,在政治上也開了個不好的頭,於制度上也未有突破,除了滿足司馬氏的私慾外,少有進步之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