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兵部來參加議事的是左侍郎張煌言,他聞語站起來,給王彥和眾人拱了下手,沉聲說道:「殿下,眾位同僚,據兵部得到的消息,金國已經出兵四萬攻入山西,義軍現在只能困守太原,大同等地,情勢十分危急,已經遣使向朝廷求援。」

  說著他頓了下,見眾人都看向他,於是接著說道:「這次金軍插手山西之事,就說明了金清已經形成聯盟,也就是說我朝北伐滿清,金國必然會出兵幫助清軍作戰。我朝北伐面對的敵人,不只是滿清,還有金國!」

  這時張煌言取出一份宗卷,接著說道:「現在我來闡述一下,金國與滿清目前的實力。據我朝在金清兩方安排的細作打探來的情報,兵部估算出金國的兵力,吳三桂在漢中屯墾的人馬約有六萬人,孟喬芳、韓朝宣等漢族官紳,掌握的兵馬大概也有六萬人,河西走廊的孫可望有兩萬漢兵、五千蒙古藩兵,豪格親自掌控的滿蒙人馬大概一萬五千人以上。統計下來,金國的兵力在十六萬左右,且因為金國臨近蒙古,又控制青海北部和河西走廊,所以這十六萬人馬中,馬軍至少有四萬人。」

  金國在三方之中,兵力上是最弱的一方,這點眾人都知道,可是眾人卻從沒聽過這樣的詳細的數據。

  能將金國的兵力和各個勢力的人馬摸清楚,明朝在金國的細作,沒少下苦功夫。

  張煌言拿出另一份宗卷,等眾人安靜了些,繼續念道:「據探子的情報,滿清的兵力大概還剩三十萬,其中滿八旗缺額近四成,只剩三萬七千三百八十人,蒙古八旗因為有準格爾的部眾補充,現有五萬九千零三人,另外還有藩兵兩萬左右,剩下漢軍旗缺額也不多,有五萬八千四百人,綠營則只剩十二萬三千六百零一人!這些人馬中,除了滿蒙精於騎戰外,漢軍旗和綠營都是以步軍為主!」

  除了滿清最近從蒙古徵調的兩萬多藩兵數目不清之外,其他各軍的數目,比金國還清楚,這只能說明,滿清朝廷內有明朝的人。

  想當初,清軍入關,前有吳三桂、高弟、姜襄、唐通,以及十餘萬順軍投降,後來江北四鎮、武昌左鎮五十餘萬人也都降清,最後浙東魯監國失敗,方國安還有鄭芝龍投降時,又有近十萬人馬投降,滿清控制的兵力,怕是快有百萬,然而近十年較量下來,因為損耗和不得補充,清軍只剩三十萬人,幾乎慢慢被打回原形。

  張煌言將情況說完,隨即將宗卷合起來,「殿下,眾位,關於金國和滿清的情況,兵部闡述完了!」

  王彥點了點頭,向張煌言一抬手,笑道:「張侍郎請入座!」說完他看向戴之藩,高一功,李過、劉順等人,說道:「敵人的情況,兵部已經闡述清楚,金清聯合起來,還有四十六萬大軍,而我朝戰兵只有五十四萬人,在人數上並沒有太大的優勢,五軍都督府準備制定怎樣的作戰計劃?」

  四人被招回南京已有些日子,早已對北伐之事進行多次推演。

  聞王彥相問,四人相互看了看,戴之藩走了出來,他的軍功最高,又指揮過一次十萬人規模的北伐,有他闡述最好不過了。

  「殿下,從戰略上講,我朝本應先弱後強,滅了金國之後,再來攻擊滿清,可是金國有地利的優勢,難以攻打,加上姜襄反清,所以我們這次北伐,只能先強後弱,先滅滿清!」

  戴之藩走出來,來到沙盤邊,用一根木條比劃道:「卑職與幾位同僚商議之後,決議對金國採取防守的態勢,將四川的忠義鎮調出來,西南三省只留神策三鎮,共九萬人防禦金國,以及肅清雲南邊境的艾能奇,將西南精兵抽調到南陽來。另外,兩廣、湖南、江西、福建、浙江,都沒有必要留下重兵,只留神策一鎮和振武一鎮,每省駐兵一萬穩定地方足矣。」

  在唐魯兩派被擊敗之後,江西、浙江、福建等地,確實不需要駐紮重兵,每省放萬把人足矣。

  王彥聽著點了點頭,這基本就是朝廷現在推行的策略,他不禁站起身來,走到了沙盤邊,其他人也立時圍了過來。這樣聽起來,再用眼睛一看,便立時清楚明白。

  戴之藩,用木條一指南京,接著說道:「再除去鎮守南京的忠貞鎮之外,我朝能用於北伐的兵力,就是神策一鎮,五忠四鎮,武衛兩鎮,振武一鎮,橫衝一鎮,東海一鎮,共計十鎮人馬。當然除此之外,可能還有朝鮮軍和一些輔兵,參與到戰事中來,五軍都督府以為可以動用的人馬將超過三十萬。」

  最近這斷時間,因為朝廷備戰,所以大量的府兵被補充進入諸鎮,明軍的編制基本滿員。

  王彥微微頷首,「集中三十萬大軍,再加上有姜襄牽制,可以與清軍決一雌雄,一戰定乾坤了。」王彥頓了下,有些興奮的道:「具體怎麼打,說說你們的計劃!」

  「清軍主力集中於河洛,我們的計劃是十五萬人正面牽制,再集中十二萬大軍直撲徐州,東海水師繞道敵後,先打下山東,然後包抄河洛的清軍,將他們殲滅在洛陽,則清軍敗矣!」

  第1172章 只待天時

  從十月間開始,四川東下的長江水道上,就不時有運送戰馬和士卒的船隻來到武昌。

  船隻靠在碼頭邊上,一匹匹戰馬被拉出,甲板上座滿了的四川明軍站起身來,收拾行囊,人頭涌動的走下樓船,然後在碼頭上集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