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尼堪心中雖然這麼想,可是明面上他卻不會這麼說,他看了城池半晌,直接用馬鞭指著宣化,回頭對身後諸將大聲說道:「這宣化城,只會有兩個結局!要麼被本王打破城池雞犬不留,要麼城中叛賊投降獻城!」

  他這麼說,就是等於宣布,無論如何,清軍也要拿下宣化。

  尼堪領著騎兵窺視城防時,姜有光等人也在城上巡視,他們見近百騎兵停在遠處,忽然一騎脫離大隊,向城下奔來。

  城頭上的弓手立時彎弓搭箭,姜有光卻揮了揮手,「讓他近前來!」

  清騎奔到城下五十步,義軍趕築的矮牆前勒住戰馬,向城牆上大聲喊道:「城上的人聽著,敬謹郡王有令,你們開城投降,還有一線生機,要是敢負隅頑抗,城破之後,雞犬不留,滿城殺絕!郡王爺給你們三天時間……」

  「建奴需要猖狂,有本事來攻便是,我耿某人誓死與宣化共存亡!」那騎兵還沒說完,就被耿燉尋得機會,趁機表了下忠心。

  以清軍的兵力,硬功破城不太可能,宣化主要威脅,來自內部,耿燉不得不將他的態度表現出來。

  姜有光看了耿燉一眼,也笑著對城下道:「不用三天,本將先在就回答你!」說完他臉色忽然一厲,抬手一揮道:「帶上來!」

  話音剛落,幾名穿著白色內衣,渾身傷痕累累被五花大綁的漢子就被推上城頭。

  士卒們動作麻利的將他們綁在事先準備好的木架上,然後身上罩上漁網,士卒還沒取出刀具,被綁上的人,便驚恐的嚎叫起來。

  這幾人不是別人,正是郝效忠、范永斗等宣化城中的清廷官員,那郝效忠一聲不發,似乎還有些硬氣,范永斗就不行,還沒行刑,屎尿就出來了。

  八大皇商,在明軍光復南京之後,曾選擇支持豪格,與明朝南北分治,不過豪格割據川陝後,他們又改為兩面下住,但是主要還是在滿清一邊。

  現在除了金國的一小部分,隨著姜襄反清,姜有光攻下宣化,滿清的八大皇商,便算是提前退出了歷史舞台,結束了他們罪惡的一聲。

  兩里外,觀望城池的尼堪,忽然聽見殺豬一樣的哀嚎聲傳來,他忙將千里鏡移動過去,看見城頭一幕,臉頓時沉了下來。

  這時去城下的騎兵已經奔了回來,他才到跟前,就有人問的道:「怎麼回事?」

  「叛軍在城上活剮郝總兵,還有范道台等人……」

  聽了這話,尼堪自是不會再問招降的結果,叛軍已經用行動給了他答案。

  一時間,他面陰沉臉,沒有說話,便一拔馬韁,帶著怒氣奔回大營。

  第1162章 拉叔叔一把

  王彥在南面的施壓,牽制住了清軍大半的兵力,這使得多爾袞能用來平叛的人馬,不到十二萬人,而姜襄的大同兵經過擴充之後就有五萬,在加上各地風起的數以萬計的義軍,清軍用來平定叛亂的兵馬,並不占據太大的優勢。

  如果南面的明軍不參與這場戰事,姜襄反清雖然洶湧澎拜,但是清軍還是能夠慢慢的鎮壓下去。

  因為就軍隊的素質而言,滿清比反清義軍強太多了。

  歷史上,姜襄反清,清軍就是憑藉兵力和戰力上的優勢,耗費了近一年的時間,將山西反清勢力壓下去。

  當時的永曆朝廷沒有和姜襄形成配合,可是現在卻不一樣,明軍已經進入前線,只等時機成熟,就會北上,根本不會給多爾袞和清廷,一年的時間來慢慢對付姜襄。

  清廷了解明朝的作戰規律,為了避免陷入北方的嚴寒之中,王彥必然在明年開春之後,發動一場春季攻勢,來支援姜襄,而算時間,清軍最多只有四個月的時間來撲滅姜襄叛亂。

  相比於歷史,清軍的兵力少了,時間也縮短了大半,清軍撲滅叛亂的難度,可以說增加兩倍不止。

  在晉北,將有光緊守宣化城,尼堪三萬人啃不下宣化、大同這樣的大城,清軍只能先逐一拔掉宣大境內反叛的小城和堡壘,將四野清理之後,再來對付宣化和大同兩城。

  只是如此一來,清軍在攻打堡壘和小縣時,無疑就將時間浪費。

  宣大作為大明的九邊重鎮,經常面臨蒙古人的劫掠,這裡民風彪悍不像中原百姓不知兵,幾乎都受過一定的訓練,成年男子都能舞刀開弓,清軍分兵去打,卻異常的難啃。

  尼堪發現這些邊塞堡壘並不好對付,清軍去少了打不下,去多了勞師動眾,收穫甚小不說,清軍還死傷慘重。

  憤怒的尼堪,對於反叛的城池,採取殘忍的全城屠滅之策,以殘忍的手段和血腥的殺戮,製造恐怖,想要迫使少宣大的百姓屈服。

  可是效果並不明顯,整整一個月,清軍攻破的墩堡不過二十多個。

  清軍雖然屠完了萬全左衛,數以萬計的人口被屠殺乾淨,可是相對整個宣大,長城沿線數以百計的墩堡,清軍的行為卻顯得有些無力。

  在晉北尼堪陷入泥潭,平叛緩慢時,晉中的戰事也進入了相持階段。

  樓親領著八旗精兵從北京南下之後,匯集河北綠營,先解了保定之圍,然後又收復了真定。

  起初清軍進展比較順利,但是姜襄退回山西之後,大軍緊守井徑、固關、娘子關一線,便將樓親擋在了太行之東。

  娘子關號稱長城第九關,易守難攻,樓親雖攻打甚急,可是卻始終無法破關,晉中的戰事便進入了相持階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