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江西回不去,福建走不通,金聲桓已經是喪家之犬,魯王一走,金聲桓留在南京死路一條,他現在只能跟著魯王一起走。

  魯王聽了這話,整個人微微一愣,金聲桓這是要投靠他!

  現在唐王被抓,擁唐派已經沒了大旗,被朝廷定為謀逆,金聲桓是惡首之一,必然要遭受重罰。

  聽說王彥曾讓人給他帶信,只要他往南昌認錯,交出兵權,便給他一個副都督的職銜,可他卻沒有接受,轉而撲向南京。他這便是佛了王彥的臉面,王彥肯定饒不了他。

  對於王彥這廝,魯王還是有些了解,這廝說好說話,也很好說話,說不好說話,便真的心毒的很。

  王彥那廝很好臉面,假信義,他說什麼,提出什麼條件,如果一開始,就接受了,那這廝多半會按照約定來施行,以彰顯他的假仁假義,可要是不接受,或者懷有別的西思,不給他面子,那這廝便狠毒無比,毫不留情。

  那廝到南昌,放出那麼優厚的條件,估計是想讓金聲桓乖乖到南昌,伏地拜見,以此來向天下展示他的王霸之氣,也以此來震懾天下和江西,可沒想他壞事做多了,金聲桓沒給他這個機會,他搭好了台子戲卻沒唱成,讓他很沒了面子。

  以這廝的性格,金聲桓若是落到他手裡,多半是個死字。

  現在金聲桓可以說前後無路,所以才想要與他抱團,但是魯王臉上卻不見什麼喜色。

  要是以前,金聲桓要投靠他,他必然赤腳相迎,大喜過望,可現在即便金聲桓要投他,也改變不了大局,他實在高興不起來。

  魯王是想爭天下的,它心中懷有大志,可撤離南京之後,他自此便與他的政治理想無緣,他的野心再也不可能實現,即便他這次能保住浙江,他也高興不起來。

  他要的是這天下,而不是一個浙江,做一個藩王!

  「虎臣說的有道理,這個時候,我們合則生,分則死!既然江西已經被王賊占據,那你就隨孤王一起退入浙江。」魯王沉吟一下,他雖然不太歡喜,但也不會拒絕金聲桓的投靠。

  他退回浙江之後,王彥必定不會放過他,肯定會發大軍來攻,有金聲桓這支人馬,他守浙江的可能性會大很多,他沉聲說著,臉上沒什麼表情。

  金聲桓見魯王答應,那他至少還有個安身之地,解決眼下的燃眉之急,心中隨即稍安,不過他聽魯王的語氣,觀他的神色,不禁抱拳開口道:「殿下尚有雄兵數萬,切不可消沉啊!」

  唐王現在被楚黨軟禁,能夠對抗王彥的就只剩魯王,他可不願意魯王喪失鬥志。

  要是魯王也敗亡,那他就只能跟著自刎以謝天下了。

  希望落空,魯王難免意志消沉,不過他聽了金聲桓的話,卻立時正了下身子。

  作為統帥,全軍上下軍心渙散,士氣消沉之時,他如果也表現出消沉的一面,那軍隊就沒得救了,他不能讓人看到他消沉的一面。

  魯王沒想自己的情緒,表現的這麼明顯,他扶了下額頭,等放下手時,身上的消沉已經不見。

  這時魯王用堅毅的目光看了金聲桓一眼,「虎臣提醒的是,孤王身系中興帝室,掃除權奸之任,乃數萬將士的支柱,此時應該比任何人都要堅韌!」

  話雖這麼說,可眼下的局勢,離開南京就等於承認失敗,魯王外表堅毅起來,能騙過周圍的人,可卻騙不了他的內心,他頓了一下,忽然道:「孤王退回浙江,王賊必不會放過孤王!」

  說著魯王站起身來,有些悲憤地說道:「孤失敗,哪怕身死,都不要緊,然而孤敗亡之後,王賊在無顧忌,必然進一步凌辱帝室,壞我祖宗之法,甚至屠戮宗室,篡奪我大明的江山。孤王思至此處,心如刀絞,只恨不能除掉此賊,以告太祖之靈。若江山真落入王賊之手,朱姓子孫淪為王賊掌中玩物,孤王雖死,又有何面目見歷代先皇於酒泉。」

  魯王一開始懷有爭奪天下之心,多半是因為他個人的野望,可到此時,他心中憎恨,卻是因為對整個宗室和朱姓前途的擔憂。

  金聲桓聽了魯王的話,不禁一陣沉默,然後起身抱拳說道:「殿下還有浙江和近十萬雄兵,雖不足以進取天下,但自保以待時變,卻不是不可能,殿下何出此言?」

  魯王內心確實頹了,他走到地圖之前,轉身看向金聲桓,「難道虎臣還有什麼破局之策麼?」

  金聲桓當即走到地圖前,「殿下,我們先退回浙江,然後聯絡鄭國姓,結成倒王聯盟,就算我們守不住浙江和福建,以水師的優勢,控制台島、呂宋、舟山、廈門等地,卻不成問題。」

  「這就是回到了當初抗清的局面了!」魯王嘆氣道,他對唐王說過,即便失敗還可以出海,可那只是鼓動唐王的話語,他好不容易從舟山上岸,怎麼會願意又流落海外。

  出海在某種程度上,就意味著放棄了天下,承認了王彥對天下的控制,也就是在政治上,放棄了對於正統的爭奪,這會讓將希望寄托在他身上的人無比失望,魯王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輕易走這一步的。

  金聲桓看了下魯王,眼珠子轉了下,忽然繼續道:「殿下,如果不想出海,那就只是聯繫北面了!」

  「北面?」魯王愣了一下,猛然反應來,當即臉色一變,怒喝道:「你讓孤王聯絡滿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