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雙方拳腳相向,可是還都沒有拔出兵刃,一個個只是用拳頭扭打。

  在前門的捧日軍將領叫朱器圸,比唐王的輩分還高一輩,與唐王父親朱器墭一輩,唐王得喚他叔叔,不過他祖上是太祖皇帝二十三子唐王朱桱的庶子,所以爵位很低,是底層的奉國中尉。

  像他這樣底層的宗室,活的還不如普通人,他隨著逃難的隊伍一路逃到廣州,朝廷又顧不上他們,甚至急於甩了他們這個大包袱,他一家沒了生活的來源,而因為宗室的身份,商人也不敢僱傭他,他便只能去碼頭做最低等的苦力。

  當時明朝的財政幾乎是處於崩潰的邊緣,物價奇高,他的工錢還不夠他自己吃保,更加不要說照顧家人。

  在他妻兒餓得不行時,他聽說了唐王在救濟宗室,與是也跑到唐王府邸尋求接濟。

  那時唐王就將他的俸祿擺在大廳上,但凡有困難的宗室,來了便可直接去取,絕大多數的宗室,都是一拿十多兩銀子,唯有他每次只拿一兩,剛好買點米救急。

  幾次下來,唐王發現了他,覺得他很有品行,便讓人給他送去了不少銀子,幫他買了屋宅,並讓他到王府做事。

  他爵位雖然不高,可是因為唐王看重他的品行,他又屬於唐藩一脈,所以很得唐王的重用,他也感激唐王的幫助,對唐王忠心耿耿。

  朱器圸的武功不錯,簡潔犀利,一個人應對兩三人,卻絲毫不落下風,但其他捧日軍的士卒卻被打得極慘,他們對付地痞流氓,權貴的家丁還行,可是遠遠不是錦衣衛的對手,一個個被打得滿地哀嚎,連百戶官都被打得頭破血流,掉了兩顆門牙。

  朱器圸見手下被人欺負,血湧上頭頂,哪裡還忍得住,眼睛都紅了,他大吼一聲,一躍而上,一腳將一名士卒踹出去一丈多遠。

  他見一名警衣衛百戶,正騎著他手下一名百戶猛捶,正要奔著那名錦衣衛百戶而去,王府內忽然跑出一名侍衛,穿過混亂的人群,在他耳邊一陣低語。

  朱器圸神情一變,唐王下令讓他攻擊錦衣衛,吸引官兵的主意,可以眼下的局勢,捧日軍就全部交代在這裡了,唐王殿下是捨棄了他們。

  一時間,朱器圸的神情黯然,不禁回頭望了王府一眼,心中有個東西破裂了。

  朱器圸一失神,一名錦衣衛上來就是給他一拳,將他打得後退幾步,那錦衣衛得手後,立刻又搶上前來,朱器圸心中殺機頓起,拔出刀來,直接迎面狠狠捅入那錦衣衛的腹部……

  唐王殿下可以捨棄捧日軍和他,但他卻不能不忠於唐王殿下,朱器圸猛地拔出帶血的戰刀,頓時一聲怒吼:「殺了他們!」

  周圍廝打的人馬,微微一愣,可是拔刀就是一個信號,兩邊人馬反應過來,頓時紛紛拔刀,霎時間刀光大作,打鬥瞬間變成了你死我活的拼殺,而且誰都停不下來。

  官軍這邊負責指揮劉體仁,見已經動刀,立刻也改變了策略,不在等援兵過來,為了防止唐王逃脫,立刻拔刀喊道:「攻進去!」

  一時間,錦衣衛和官兵都集中向王府正門,開始衝擊唐王府。

  在府邸內的院牆邊上,幾名侍衛搭了一架梯子,一名侍衛正向外攀爬,保障院牆外的安全,不一會兒,跳過院牆的士卒便確定了外面沒有情況。

  這時王妃和世子,以及幾個側妃還有幾個小王子,也趕了過來。她們每人抱著一個包袱,一步三回頭的走來,眼中漏出了深深的不舍和對王府生活的眷戀,而在她們身後跟著的宮女,更是大包小包,沒有一點逃命的覺悟。

  唐王一見,頓時就火帽三丈,「東西全都給孤放下,否則你們也不要走了!」

  張家玉看見這一幕,也是一陣頭大。

  第1117章 一個時代的沒落

  南京城內的官兵和錦衣衛開始清洗唐王的屬下,除了極少處發生火併之外,總體來說南京城內,並沒有發生大的騷亂。

  這主要是應天府派出了大量的衙役,高一功分出一部分人馬,維持秩序,加上南京內城裡主要居住的都是富人權貴,黑幫無賴和惡棍主要在外郭城,所以南京治安尚且穩定。

  當然軍隊內部的火併,多少影響到城中的治安,不少被殺散和逃脫的擁唐派的士卒和軍官,逃入民居,官兵和錦衣衛進行追擊,誤殺和錯殺,在所難免。

  不過,有官兵和錦衣衛控制,應天府的官差在街面巡邏,倒也沒出什麼大亂子。

  通濟門,城中的混亂還在繼續。

  百戶韓常是通濟門的城門官,但在此駐守的軍隊,有三百多人,另外兩個百戶與他一同駐守,附近還有近千人馬在城牆或是街道上巡視,隨時都能趕來支援。

  另外兩個百戶,一個叫趙廷遷一個叫周榮,都是從武學卒業的武生,許是覺得大局已定,趙周兩人心情極好,在城頭上高談闊論。

  楚王是武學祭酒,武學生都是他的門生,兩人是絕對的楚派,思想上也深受王彥的毒害。

  兩人說著,唐、魯兩藩掣肘楚王殿下,使得朝廷力量不能集中,這次兩王自作孽,居然欲圖謀反,現在被朝廷鎮壓下去,今後朝廷在無人掣肘楚王殿下,楚王就能全力練兵備戰,光復舊河山。

  王彥在教育武學生和太學生時,有意的降低皇帝的重要性,可是中國自古以來就是靠忠君思想來凝聚人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