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纛旗下,吳三桂臉色一寒,他的位置在關樓上,如果讓明軍打開城門,或者衝到關牆下,他便有被包圍的風險。

  「走,隨本王殺敵!」

  這個時候,後退一步就是輸,吳三桂忽然拔出腰間配刀,大聲喝道。

  李定國已經殺到登城台階處,一隊明軍在一名千戶的帶領下,開始往台階下推進,明金兩軍在台階上長兵器不停的交擊著,然後便成短兵器互砍,人擠人的換命搏殺,一具具屍體從台階滾落。

  李定國則領著另一步分繼續再關牆上推進,他們的目標是關樓和吳三桂的大纛旗,胡國柱被他攆的節節後退,而正在這時,李定國正廝殺之間,迎面忽然射來一片箭雨,他反應迅捷用盾牌抵擋,上面立時插了三根利箭,可他身旁的親兵卻沒反應過來,雖然揮刀格擋但還是被射死幾人。

  李定國見此,長槍掃斷插在盾牌上的箭杆,見對面忽然來了一隊金軍,其中一人,披著白披風,一身鍍金甲,甚為騷氣,他不怒反喜,大吼一聲,「吳三桂,受死!」

  吼完,李定國挺槍就上,吳三桂見對方盯著他,臉上不禁一沉,但是並未操刀應戰,他現在身份不一樣,堂堂王爵豈能和一明朝營將單練,贏了沒好處,輸了沒面子,百害無一利。

  吳三桂身邊幾員部將,見明將囂張,頓時大怒,抄著兵器就來攔截李定國,然而雙方還未接戰,遠處卻忽然一聲號角傳來。

  第922章 合州之戰

  從刺殺事件一個月後,九月底豪哥兵臨合州城,宣告明朝與金國長達三年的合議,保持了三年的默契,正式破裂。

  四川與揚州兩個戰場幾乎是同時打響,只是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消息傳播有些緩慢,所以揚州戰事都已經結束,明朝對於四川的局勢還是不清楚。

  如果不是吳三桂突襲了萬縣,明軍道是可以派遣人員順江東下,半個月就能將消息送到南京,但是萬縣被金軍突襲,便斬斷了明軍與楚地的聯繫,消息自然緩慢。

  其實這兩場戰爭幾乎是同時進行,只是揚州是明軍挑起,而四川的戰事則是金國毀約。

  四川明軍三年未經戰事,金國這幾年來卻年年用兵,雖然金國立國不久,卻也不能小覷。

  豪格領大軍從荔枝道出來,出現在合州時,明軍在合州已經有所準備,袁宗第讓副將吳易領一萬人馬鎮守合州,但是豪哥緊接著又從成都調來兩萬人,使得金軍在合州城下連營四十里,給了吳易極大的壓力。

  合州這個地方,在四川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特別是在四川南北拉鋸時,可以說是必爭之地。

  四川的地形是四面環山,而在四川內部,山山水水也不少,除了城都平原之外,其它地方多少都不是特別平坦。

  合州位於四川東部,在成都平原與重慶府之間,東西兩面是山,嘉陵江、渠江、培江三江交匯,不僅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而且也是水陸交通要衝。

  如果想避開山林,來往於成都平原與重慶府之間,合州便是最好的選擇。因為他的兩側都是山脈,而他還處於三江交匯之處,可以說誰占了,誰就占據主動。

  蒙元攻滅南宋,圍繞著合州打了幾十年,上次川蜀大戰時,明軍西路軍的目標也是拿下合州,斬斷豪哥進入川東的路線,最後丁魁楚失了合州,還險些使得援川戰役失敗。

  合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而袁宗第得知豪哥連營四十里,主力雲集,便判斷金軍是想趁著明軍未反應過來之前,憑藉優勢兵力,先下合州,打開進入川東的路線,然後一路平推到重慶一線。

  袁宗第與眾將商議之後,眾人都以為應該要憑藉合州禦敵於外,不讓金軍深入川東,所以他徵調了一萬五千精銳人馬,親自前往合州禦敵,但是不想吳三桂居然出奇兵,包抄了他的後路,使得明軍主力全都被圍在了合州城中。

  明軍立刻向重慶方向求援,可金軍圍點打援,匆匆趕來救援的川督王應熊遭受了吳三桂的埋伏,一萬人馬幾乎全軍覆滅,川督自刎。

  豪格隨即讓吳三桂送來四川總督的大纛旗,以及王應熊的屍體,放到城下讓明軍觀看,勸說城中明軍投降,並給袁宗第等人許下厚爵封賞,但是被袁宗第斷然拒絕。

  招降不成,金軍也沒攻城,而是暫時圍困合州,等敵自降,但是不想明朝入川援軍來的那麼快,一下就改變了明金兩軍在四川的兵力對比,明軍的數目已經很接近金軍,使得金軍不再具有巨大的兵力優勢。

  豪哥只能讓吳三桂擋住明軍援兵,使他在合州繼續保持相對優勢的兵力,然後以最快的速度攻打合州,以求儘快解決袁宗第,然後攜帶大勝之勢,將明軍趕到長江之南。

  從十月中旬開始,豪哥在數次招降無果之後,六萬人馬開始準備硬吃合州城。

  金軍斷絕合州的內外交通,大起砲車,營造各色器械,並且從成都運來十門紅衣大炮,勢必拿下合州。

  川督戰敗,對於合州明軍的士氣打擊極大,因為他們並不清楚王得仁已經入川,只是知道川督死後,在川東基本已經沒有援兵會來合州解圍,袁宗第以為合州不能久守,隨即組織數次突圍,可都因為金軍騎兵衝殺,而敗回城中。

  在突圍無果之後,明軍只能固守合州待援,袁宗第對將士說,合州若失,川東必危,而川東一失,則國朝西南門戶大開,楚地易受金軍危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