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樊一蘅聽了沉聲道:「貴州人口稀少,朝廷想要開發貴州礦產,必然需要大量礦工,土司手中握有不少人口,讓利給他們,朝廷礦工有了,還能保持地方穩定,這個方法我們四川可以借鑑。」

  說著,眾人已經到了何騰蛟的大帳外,帳前一桿大纛旗,上面寫著大學士、鄂國公、雲貴總督等等一長串官名,顯示著何某人無與倫比的資歷。

  這時軍中第二通鼓已經敲響,樊一葵等人最先到達,眾人站在帳外交談,不多時,貴州的將領也都過來,最後過來的則是江西眾將。

  眾人相互介紹,交談了一會兒,李定國回到樊一蘅身邊,然後一起進入大帳,按著官職的大小在帳內坐定。

  第三通鼓畢,一身緋袍的何騰蛟大步從帳後屏風走出,後面還跟著兩個少民女子,扶著一老婦人,正是太傅秦良玉。

  第916章 再戰佛圖關

  何文瑞死後,對何騰蛟打擊很大,整個人消瘦了不少,如今兩腮已經凹陷,成了個枯瘦的老者。

  他穿著一品大員的緋袍,帶著烏沙帽走上前來,帳內的將領便齊齊站起,全部一起行禮,「參見都師,參見太傅。」

  要是按照朝廷的規矩,沒有朝廷的任命,雲貴總督管不到四川頭上來,幸而何騰蛟除了有雲貴總督的職銜之外,還掛了個大學士的職銜,除了是地方大員,還是中央下派的大學士督師,非常時期,不深究,還是勉強能將這個責任擔起來。

  何騰蛟來到帳中,先伸手讓兩個少名女子將秦良玉扶著入座,然後自己坐下,右手輕輕一抬,「眾位將士免禮。」

  佛圖關下,江西人馬最多,幾乎占了一半,但王得仁職位太低,無法獲得指揮權,樊一蘅比王得仁高不了多少,而且手上又沒有多少兵馬,他來指揮自然也不能服眾,算來算去只有何騰蛟適合主持大局。

  佛圖關下五萬多明軍,貴州的人馬自然聽他的,秦良玉給何騰蛟背書,川東的白杆兵以及土司人馬自然也會服從安排,王得仁人馬最多,但何騰蛟也是他搬過來,他心中就算有些想法,也只能接受大家的意見。

  李定國見何騰蛟擔起責任,只要五萬人的指揮統一,明軍至少能夠守住重慶,他不禁鬆了口氣。

  這時眾將入座,鎮撫官開始點名,何騰蛟認真聽著,算是一一認識,等點到李定國時,他不禁多看了一眼,連秦良玉也轉過頭來看了一眼,然後同坐在旁邊的樊一蘅一陣耳語。

  等點完名,帳中的人何騰蛟便也就一一認識,他坐直了身子,掃視眾人一眼,然後說道:「豪格無信,偷襲川東擅毀和議,殺我總督,困我大軍,此我朝改元以來第一大恥辱。今眾將推本督來主持大局,本督就將責任擔起來,然本督既然指揮大家,那軍中諸將不聽號令者,本督必定軍法從事。」

  何騰蛟頓了頓,接著說道:「眼下,最急之事,便是打破佛圖關,解釣魚城之圍。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值此危難之際,望眾將奮勇爭先,挽狂瀾於既倒,救同袍於水火。本督希望諸軍能早日破關,如此有功者必賞,封妻蔭子不在話下,但要是有不盡力者,本督不管他是誰的人馬,都要嚴懲不怠。」

  何騰蛟說完,帳內雅雀無聲,王得仁等人也是老老實的聽著。

  佛圖關下,五萬明軍重新確立了指揮系統,但是卻並沒有馬上攻關,而是進行準備。

  何騰蛟雖然獲得了指揮權,但是他水平有限,秦良玉到是給他出了不少意見,只是老太君身體已經垮了,精力有限,能給何騰蛟的幫助也不多。

  共治元年,一六五零年,十二月三日,明軍準備幾日後,終於開始了再次攻關。

  川東多山,關前的開闊地帶有限,每次只能展開數千人,很容易打城添油戰。

  一大早關下明軍營寨內,便戰馬四出,聯絡調節各部,各營寨內人喊馬嘶,號鼓之聲不絕。

  士卒們在備戰的鼓聲中吃完了早飯,大量的步軍開始將攻城器械推出營地,擺在關前兩里外。

  關牆上的金軍士卒也嚴陣以待,胡國柱等將大聲呼喊著,指揮士卒將滾石檑木搬上城牆,把砲石搬到拋石機旁。

  川東明軍和金軍都缺少火炮,但是砲石和滾木,打造器械的木材卻不缺少。

  關牆西面一座丘陵上,振武營五千人馬遍布在山丘上,關牆下的空地不足以展開五萬明軍,許多明軍都站到了山坡上,還有半數窩在營中。

  這時明軍各營都在做最後的準備,李定國將幾個千戶和十多個百戶叫到身邊,強調攻關時要注意的事項。

  在振武營前面的平地上,則是一個營的江西兵,他們已經將各種攻城器械推出,最前的是盾車,後面就是雲梯和各種攻城車輛。

  王得仁在關下死了數千人,雖然沒有將佛圖關打下來,但是關前的壕溝,卻被他全部填平,為明軍進攻節省了不少功夫。

  本來李定國要請命擔任攻關先鋒,但是何騰蛟卻沒同意,依然讓江西兵打頭陣,而振武營則第二波衝擊。

  李定國將任務分配下去,便讓各個千總領著自己的屬下去商議,怎麼衝鋒,從哪裡登城,火器怎麼壓制關牆,等具體事宜。

  他則站在山坡上,聽著周圍連綿不絕的號鼓難免激盪,同時又有些擔心合州的情況。

  雖然說合州是座堅城,但是畢竟被圍了一個多月,加上現在是冬季,北人要比明軍更善戰,他只能希望快點破關,好將同袍接應出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