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怎麼沒有說法,殿下這個換地之策,下官以為不錯,可以避免爭地引發矛盾,又能給宗藩一個交代。」王夫之開口說道。

  土地回到宗藩之手,戶部很難收上稅來,但若在百姓之手,而百姓又沒有地契,那便是朝廷之地,戶部不僅多出數萬頃土地,而且還能給百姓租種,收取賦稅,戶部的日子簡直不要太好過,王夫之自然要力挺。

  朱常巢說話沒什麼分量,但他畢竟代表宗室,得為宗室利益考慮,台灣在他眼中就是蠻荒之地,封地換到台灣,那和流放基本沒什麼區別。

  「這個恐怕有失公平!台灣尚未開發,田地哪裡能和江南、湖廣相比?朝廷這是巧取豪奪宗室的資產。」

  滿清入關後,明朝宗室大量逃亡,封地成為無主之地,讓滿清貴族侵吞,或是被地方官府撥給了流民,而一些抗清士紳也隨著明政權一路退向西南,丟棄了在江南等地的家業。

  現在明朝奪回江南,南陽等地,那原來屬於宗室和士紳的土地要怎麼處理,便需要有個說法。

  宗室不跑就死,這沒什麼好說的,但那些士紳,就像陳子龍、夏完淳等人,他們原本都是江南豪族,但為了抗清事業,不僅親人抗清而死,家中產業也被滿清侵奪,現在他們打回來了,光復了舊地,那原本屬於他們的田產該怎麼辦?朝廷要不要給他們做主?

  這是困擾南京朝廷的一個重大問題,畢竟這些土地,已經被其他人耕種多年,中間甚至出現了幾次轉賣,想要一刀切,全部收回,必然引起民憤,但士紳作為抗清的主要力量,以及大明朝的統治階層,朝廷也不能說,讓他們拋家舍業的抗清之後,連原本屬於他們的資產都拿不回來。

  衡陽王氏本身就是湖廣豪族,大地主,王彥的出身決定了他代表著士紳的利益,所以在光復南京之後,南京朝廷便在光復之地,從新清查,將滿清所發地契一律作廢,由南京朝廷從新發放,並藉機清丈土地,收回一部分投靠滿清士紳名下的土地,還給持有地契的抗清士紳。

  對於被流民散戶種植的土地,則擱置暫議。

  朝廷維護了抗清士紳的利益,但對於宗藩的封地,卻一直未做任何處理,這便使得不少宗藩大為不滿,不少人便憑藉著皇族的身份,回到封地開始自行收地征糧,結果引發激烈的衝突。

  小民圖利,而且有些宗室封地,幾年沒人種,已經荒廢,小民從新開墾,花了力氣,早當成了自家的地,哪裡願意宗室收回去。

  從法理上講,這些地屬於宗室,就像士紳的地屬於士紳一樣,不能說主人逃了,家產放在那裡,被誰占了,就是誰的了。這便沒了法度,社會也就沒了穩定的基礎。

  可法理也並不是說就有道理,明朝宗室不為朝廷天下作出貢獻,卻享有那麼多土地和權利,顯然對於整個天下,沒有益處,那就是不合理,法就需要改。

  治國以來,王彥也有領悟,整個天下,統治階級要享受特權,這是不可避免的現實,但是這個特權得有度,統治階層享受的特權越多,庶民的負擔就越重,而當著個度超過了庶民的承受能力之後,李自成、張獻忠之輩,便會蜂起。

  所以統治階層要拿捏好這個度,不能超過,那麼就要看統治階層,在這個度內,如何去分配這個利益,而在明朝,宗室無疑是占了大頭。

  有人說士紳不是東西,確實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但明朝每三年才取進士三百多人,明朝二百七十餘年,所取舉人總數不過八萬人左右,而明末宗室人數卻是二十多萬人,宗室分得的利益,比士紳要多得多。

  明朝士紳有沒有特權,自然是有,士紳不納稅,但這個不納稅,不是真的不交稅,而是中了功名之後,有一定的限免額度,只是每個王朝後期,都面臨官僚集團腐化,相互勾結的現象,限免的只是小頭,大頭是被隱瞞和未上報的土地,這是吏治腐敗的問題,而不是士紳有特權的問題。

  歷朝歷代,士紳都是有特權的,宋朝士紳也有限免,也有特權,沒特權誰考功名,誰治理國家,誰會說「書中自有黃金屋」。

  岳飛出身於普通農家,做官之後,家中兩千多畝土地,一下成為大地主,韓世忠更是有幾萬畝地,但宋朝運轉卻比較正常,這是統治階層享受的特權,在這個尺度之內,宋又沒有明朝宗室這個大包袱。

  明朝的現實就是,朱家沒有給幹活的士紳階層足夠的利益,官員俸祿少的可憐,宗室站了絕大多數好處,卻又不做貢獻,士紳便突破這個度,將負擔轉給了庶民。

  至於後世吹噓滿清的官紳一體納糧,其實也沒什麼可吹噓的,不要忘了滿清的八旗和王族,滿清不過是拿走漢族士紳的利益,去養幾十萬滿人,八旗,創建他們的盛世而已,而拿走了漢族官紳的好處,那士紳為什麼還要當官,「貪」嘛,最後官紳還是將負擔轉給了庶民,否則哪裡來的一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此時,擺在整個南京朝廷面前的餅就只有那麼大,王彥肯定要給治理國家的官紳,而不是毫無貢獻的宗室,他鐵定是不能為宗室收回封地,否則士紳占一塊,宗室再占一塊,那庶民又該反了。

  王彥沉吟一陣,揮手讓幾人先不要爭,然後對朱常巢說道:「朝廷今歲要提高官員俸祿,今後財政支出必然增長,宗室想要占據大片封地,不向朝廷納稅,肯定是行不通。孤今天就給宗室一個說法,朝廷有遷藩的權利,這次不僅要遷藩,還要收稅。那個在浙江打死人的越藩旁支,宗人府要貶為庶民,然後交三法司會審,當然鬧事的百姓,也要抓起來一同查辦,朝廷不會袒護任何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