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殿下,恐怕魯王不僅是想招撫浙東,而且還想要將浙閩四五萬清軍,全部收入囊中。」

  陳邦彥不是浙江人,但經過方逢年一提,思路也就打還了,一下點出了要害。

  現在唐、魯兩派都有兵有地,王彥說要限制他們也不太可能,而且這次光復南京後的果實,兩藩肯定也要分,這是阻止不了的事情,王彥的兵力占不了那麼多地,藩國官員尚且缺額嚴重,也沒那麼多官員去接收地方。

  不過,這果實怎麼分,卻也有說法,這幾萬清軍王彥是絕對不願看到落入魯王一家手中,如此唐魯的平衡就打破了。

  王彥皺了下眉頭,沉吟片刻,然後吩咐道:「魯王在浙江得天獨厚,這點我們和唐王比不上,但這幾萬清兵不能讓魯王一個人全占了。方老是浙江人,本藩讓戴之藩領三萬人與方老同行,老方辛苦一趟,能招多少是多少。」

  王彥這是準備從魯王的牙縫裡搶人了,方逢年拱了拱手,「下官在浙江還有些人脈,必定全力以赴,不負殿下之託。」

  王彥點點頭,可臉上還是有些不放心,在浙江,他這一派人生地不熟,想要招降別人,連門都不知道往哪裡走,可魯王一派卻輕車熟路。

  王彥還是擔心魯王一下招撫太多人馬,他猶豫了一下,於是補充道:「孫守法還在苦領關,魯王招撫浙閩清軍的事情,可以派人透露給唐王他們。」

  「下官知曉!」

  陳邦彥很快明白王彥的意圖,這是讓唐王也參與進來,一起和魯王搶人,當即他也拱了拱手,然後便欲離去。

  可是他們剛轉身,王彥卻又忽然反悔,「等等!」

  幾人聞語又站定下來,王彥思索權衡了半晌,才說道:「先不要告訴唐王,等明天事情定下來,再說!」

  陳邦彥愣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拱拱手,表示明白了。

  王彥見此點了點頭,揮手讓他們離開,自己則轉身進入後堂。

  南京剛下,還有許多事情未做,像查抄府庫,清算旗人家產,審理投清官員,這些事情都因為爭位,而被暫時打斷。

  除了這些該做的事情沒做之外,新光復的地區,整個行政系統也是一片混亂。

  整個江南地區,王彥有兵沒官,唐藩有官兵少,雙方本質上又各不統屬,許多事情都沒法子做,事務堆積,讓王彥頭大如斗。

  次日清晨,朝陽從東方升起,照耀在皇城金黃的琉璃瓦上,黃燦燦的一片,閃閃發亮,顯示是宮城的大氣磅礴和森森威嚴。

  旭日東升,東有大明,古老的帝國,似乎也如朝陽一般,重新散發出蓬勃的朝氣。

  宮門大開,身穿四爪龍袍的魯藩先領著一眾緋色袍大員,魚貫而入,從紅色的宮牆間穿過,徑直前往議事大殿。

  不多時,穿緋色袍,戴著梁冠,胸前補著獅子的金聲桓、鄭成功也與一眾大臣步入宮門。

  王彥休息一宿,振奮精神,換好郡王衣冠,領著緋袍、青袍的官員來到了皇城外。

  三方人馬,一一穿過宮牆間的大理石甬道,各個都抖擻精神,全力一戰,一舉決定,大明朝後二十年的未來。

  議事殿上,三方還是各站一塊,但這次卻沒有一開始便撕起來,兩邊似乎都頗有準備。

  殿上安靜了一會兒,王彥作為和事佬,依然先站出來,輕咳一聲,然後說道:「南京光復已有二三日時間,但諸事皆因為統繼問題而無法展開。本藩為大將軍,戰時統領諸軍,今日厚顏在此主持議事,望各方今日務必相互妥協,商議個結果,儘早確立新君,然後組閣,以便政事能夠順利展開。」

  王彥停了一下,向兩邊看了一眼,然後說道:「眾位昨日已經商議了一宿,今日便說說看法吧。」

  第780章 廟號、諡號

  商議皇位繼承這種大事,按禮法,就是該遵循先皇遺詔,但如今明朝的情況卻太過特殊,形成了這樣一個局面。

  這商議由王彥主持也有些不合適,不過老朱家年長且有威望的宗室親王們,死的也差不多了,剩下的藩王,唐、魯兩藩又不會買帳,所以只能由實力最強的王彥來主持。

  議事殿是,原來的奉天殿,唐魯兩藩的人馬,雖然沒象昨天那樣劍拔弩張,但一個個也是殺氣騰騰,面無表情的站在議事會場。

  王彥的話說完,殿上安靜了一下,唐、魯兩派經過商議後,都有做了準備,今日必定,鼎定乾坤,楚黨統一思想後,也隨時準備介入。

  兩邊沉默了一會兒,唐王一邊,萬元吉出列道:「昨日衡陽王所提三件事,我等回去商議後,覺得十分有理,可是兩方卻未能達成妥協,為了防止今日議事,像昨天一樣混亂,本閣以為這次商談,我們應該擱置爭議,尋求共識。」

  擱置爭議,尋求共識,這話說的漂亮,但魯王這邊卻有人一聲冷哼,「爭議怎麼擱置?」

  魯王一邊,眾多大臣都做好了必爭的準備,一定要把魯王扶上大位,這關係到他們今後的政治前途,必須力爭,不達成這一點,誰和你共識。

  王彥見此皺了下眉頭,抬手說道:「萬閣老繼續說!」

  萬元吉沒有理會魯王一方,他們要拉攏的是王彥,他拱了拱手,「殿下,既然統繼問題爭執不下,卑職以為不如先把另兩件事情,先行解決。而在這兩件事中,大行皇帝的諡號和國葬,便更為急切一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