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八月初十,南京外圍掃蕩完畢,王彥令與蕭起會交過手的孫守法,領兩萬江西兵,南下進入廣德州,奪取苦嶺關,防備浙江清軍再次北上支援,他則指揮五忠軍、武衛軍,鄭氏人馬,將南京團團圍定,安置器械,準備強攻。

  雖然自從薩爾滸之戰後,明軍歷年征戰,大多是被動防守,但近兩年來王彥卻進行了不少的主動進攻,其中最大規模的攻城戰,是兩年前他同何騰蛟攻拔武昌城,以及去年同鄭成功攻打漳州,還有萬縣之戰。

  這些戰鬥,為明軍,特別是五忠軍積累了大量的攻城經驗,如今攻打南京,王彥是志在必得。

  南京城外,明軍紮下數座大營一望無際,旌旗飄揚,白幡飛舞,遮天蔽日。

  城內的清兵,大多是沒見過這麼大的陣仗,他們只聞得人聲馬嘶,不絕於耳,心中好不驚恐。

  四年,整整四個寒暑,雖然之前明軍水師出現已經讓南京城內的淪陷之民震動過幾次,但是當時水師畢竟不敢登岸,哪有十多萬人馬圍著南京那麼直觀,那麼震撼。

  這次淪陷之民,時隔四載,在南京城外再次看見官軍的身影,無不暗中欣喜,只盼能夠早日破城,結束戰亂,而城中的復明勢力,也紛紛暗中串聯,醞釀事變。

  明軍西大營內,王彥領著抵達南京東郊的一眾鄭氏將領,在停放隆武靈柩的大帳內,進行祭拜,鄭成功等人痛哭一陣,唐王命人取來喪服,讓鄭氏諸將換好,然後便移步王彥的中軍大帳。

  這裡面唐王是親王,爵位最高,又被大臣擁為監國,理論上該掌握大權,但有王彥在他便只能靠邊站,而唐王也十分配合,為了避免讓王彥不快,他目前只負責為大行皇帝守靈,並不參與到軍事中來。

  這令王彥對唐王還是比較滿意,畢竟他主持作戰,但中央卻座著唐王監國,凡是還要問問他的意見,無疑會影響他的權威,影響軍令的實行。

  這時,中軍帥帳內,站滿了披著孝衣的將領,王彥走到帥案前,兩手壓了壓,示意眾將安靜下來,然後正色說道:「大行皇帝賓天以有六日時間,靈柩何時能葬入南京,就看諸位的了。」

  說完,王彥揮手,示意眾人坐下,他自己也座在帥位上,接著說道:「南京城城池廣大堅固,難以攻打,本藩前日抵達城下,按著慣例,投書招降。昨日洪賊回信給本藩,說他有心歸正,但城中卻有博洛等人在,讓本藩寬限十日時間,他必定以南京反正歸降,你們怎麼看?」

  「殿下,老匹夫的話豈能信,末將觀清軍這些天的行跡,明顯是想堅守消耗,待我疲敝之時,再行反撲,這定是老賊的緩兵之計。」王彥說完,帳內一員大將,立刻開口罵道。

  王彥視之乃大將劉體純,他點了點頭,揮了揮手,說道:「劉將軍說的不錯,本藩也是這麼認為,洪賊投清後,真是越發無恥,沒有底線起來。」

  帳內諸將,少不了對洪承疇一陣咒罵。

  想當年,洪承疇平內憂,抵外患,那是簡直是天下士子的榜樣,王彥當時也對洪承疇很崇拜,那時的他怎麼也想不到有一天他會與洪承疇對決。

  「殿下,既然洪賊想要拖延,想必是想等多爾袞發兵救援,那南京之戰,我們便不能久耗,務必速決!」一旁的陳邦彥說道。

  王彥在湖廣準備了三個月,然後東下,算時間北京的多爾袞也該從去歲年底的政變中緩過勁來,清軍援兵還真有可能近期南下。

  王彥臉色微微一沉,對一旁負責幫他處理軍情和情報的夏完淳說道:「南京現在是什麼情況,防禦如何,可探查清楚?」

  夏完淳當即出列,行禮,「回稟殿下,據城內傳出的情報,南京原本只有四萬多守軍,且綠營居多,但目前兵力卻已經達到了五萬五千人!」

  王彥聽了一愣,「這一萬五千人怎麼多出來的?」

  帳中將領,也眉頭一挑。

  夏完淳道:「天地會傳來的情報,應該是昨夜從北岸偷偷運過江來的,而且據探,全都是八旗兵。」

  這肯定是多鐸怕城中綠營兵叛亂,所以派八旗兵過江,入城增援,幫助博洛、洪承疇穩定局面。

  不過,多鐸怎麼派兵過江的,魯王那邊怎麼沒牽制住多鐸呢?

  王彥聽到這裡,把目光投向了滿大壯,臉上露出怒色,滿大壯腦門冒汗,這還真不能怪他,他忙出來請罪道:「殿下,清軍在瓜州,定淮門外修了炮台,控制了南京外的江面,而且清軍水師停泊在秦淮河口,末將不敢貿然駛進南京江面。」

  王彥皺了皺眉,「看來要打南京,先得將南京與江北的聯繫,徹底切斷!」

  劉順不改本色,主動請纓道:「殿下,卑職願意率本部人馬,打下炮台。」

  這時鄭成功一邊,大將甘輝與鄭成功對視一眼後,也毫不示弱的站起來,抱拳說道:「大將軍,末將願打下瓜州炮台。」

  王彥見此,臉上漏出喜色,「好!既然二位主動請纓,那本藩給你們一天時間,本藩不希望,再有一個清兵,被多鐸運到南岸!」

  「諾!末將領命!」兩人齊齊抱拳。

  王彥點了點頭,轉頭又對夏完淳道:「小隱與魯王多有接觸,你再跑一趟江北,讓魯王務必牽制住多鐸!」

  第748章 暗流涌動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