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等主力人馬遠離後,丁可澤領著千餘士兵,打著火炬,便開始四處點火,昨日一戰堆積起來的屍體,也被一併焚燒,滾滾的濃煙沖天而起。

  離臨沂城三十餘里外,一支黃甲騎兵正在道路上疾馳,忽然為首的一將勒住韁繩,整個騎兵隊伍也跟著停了下來,顯得異常精銳。

  戰馬和上面的人都哈著白氣,一名甲喇章京打馬上前,問道:「固山,怎麼呢?」

  河洛會的戰馬打著轉兒,他拉了拉韁繩,穩主了馬兒,然後用馬鞭指著南面,哈著白氣反問道:「那個方向是臨沂嗎?」

  甲喇章京聞語,一手將頭盔擺正,抬頭望去,只見南面煙塵滾滾,臉上頓時一驚,「這是?」

  河洛會微微一嘆,「咱們來遲了。」

  甲喇章京又問道:「固山,那咱們是接著追,還是等馬總督的兵馬趕來。」

  河洛會看了看煙塵,沉吟半晌,一揮馬鞭,大聲說道:「追,應該還沒走遠。」

  在北方的平原上,騎兵無所畏懼,河洛會雖然只有三千騎兵,但他敢於挑戰三十萬高苑賊。

  謝遷做出立刻就走的決定,實在是萬分幸運,要是遲上一天,他便要被河洛會堵在城中。

  自從豪格之變後,鰲拜、索尼等兩黃旗大臣,帶著一部分人,跟著豪格去了關中,兩黃旗實力大損,而剩下的人難免人心晃晃,河洛會這次受多爾袞任命出來督戰,就是來拉練隊伍,凝聚人心。

  三千黃甲騎兵,一路疾馳到了臨沂縣外,城內還有火光閃爍,但謝遷的隊伍已經離去多時。

  河洛會是離開大隊,帶著騎兵輕裝急進,原本想要在臨沂獲得補給,但現在已經不可能,謝遷不僅一把火把城內燒的乾乾淨淨,城外所過的村莊,也統統被焚毀。

  這時想要獲得補給,便只有等後面的馬光輝,或者是去更遠的村落征糧,但河洛會趁著還有些糧草,卻選擇繼續追擊。

  黃甲騎兵順著義軍留下的印記打馬急追,一天後便追上了義軍,謝遷的了稟報,馬上帶著騾馬糧食往前走,將大批裹挾而來的百姓甩在身後,河洛會也不管三七二一,一陣衝殺,血流成河。

  黃甲八旗驅散流民,又追了四十多里,河洛會不得不停下腳步,沒有補給,就算人能忍耐飢餓,戰馬也不能忍耐。

  此時擺脫了清兵追擊的謝遷,三十多萬人已經跑散到只剩十多萬人,但他主力卻沒有損失,人馬攻破幾個縣城,很快就會補充回來。

  十萬高苑賊,除了府城能夠稍微抵擋之外,其他大小縣城,基本一攻就破。

  義軍很快就拿下了郯城,在此稍作休整,便再次南下,沿途依然全部焚毀,而為了增加清兵追擊的難度,義軍在攻破新沂後,開始分為三股。

  三路義軍打下城池立刻拋棄,丟下各種罈罈罐罐,機動作戰,八旗兵雖然擅長機動作戰,但兩淮清兵部署薄弱,而且清廷擺在這裡的都是綠營步兵,義軍來去無蹤,把前來討伐的清軍拖得疲憊不堪。

  後面尾隨而來的馬光輝領著三萬多綠營,是要多鬱悶有多鬱悶,高苑賊所過之處,一片破敗,他們不僅得不到糧草補給,還要安置流民,防止流民演變為流賊。

  馬光輝毫無建樹,基本就是在等糧草,糧草來了追不著的循環之中,河洛會到的打了幾場勝仗,但也跑斷了腿。

  幾個月的時間內,滿清損失重大,總兵就死了三四個,宿遷、海州、沭陽、響水、灌南先後被義軍襲破,淮北之地被攪成一團爛泥,謝遷被人稱為「兩淮之虎」。

  而隨著義軍對地方的破壞,淮北一下多了數十萬流民,這些流民為了生存,便也開始攻城掠地,搶劫糧食,並慢慢形成連鎖反應,逐漸向淮南、河南方向擴散。

  遠在北京的多爾袞接到奏報,可算是體會到了崇禎的苦衷,他只得一面下旨訓斥馬光輝,免掉他三省總督的職位,一面讓自己的兄弟多鐸,再次統兵掛帥,並掉來蒙古八旗組成剿賊大軍,浩浩蕩蕩的開到兩淮,接過指揮大權,來剿滅謝遷集團。

  第667章 榆園軍

  謝遷部在淮北縱橫,多鐸率領蒙古八旗南下的消息,很自然的通過天地會,傳入了義軍之中。

  謝遷自認為不是八旗的對手,流竄於淮北的幾支義軍,立刻向著淮河方向靠攏,打破了安東城,跨過黃河進入淮南。

  義軍沒有攻打清兵重兵把守的淮安城,也不敢去碰揚州城,而是一頭扎進了廣陵地帶的丘陵地帶和湖澤之中,將流賊打不過就跑,跑不過就鑽山的特性發揮到了極致。

  多鐸領著三萬多騎兵,進入兩淮與馬光輝匯合,二話不說先打一頓板子,治他剿匪不利之罪,然後督促各路兵馬圍剿,想要快速平定高苑逆匪,不過他很快也面臨了馬光輝一樣的囧境。

  此時圍剿大軍已經接近七萬人,破敗的淮北,清軍徵集不到一口糧草,而淮南要養著沿江住防,防備明軍水師的四萬多大軍,也沒有多餘的糧草供應。

  漕運不通,滿清唯一糧食充足之地,卻又被明軍隔開,多鐸的軍糧不久也陷入了危機,而義軍鑽入丘陵眾多河湖遍布的古邗國地區,又限制了騎兵的發揮,使得原本欲迅速剿滅流寇的多鐸,也陷入了僵局。

  丘陵地帶不利於騎兵發揮,多鐸並沒有什麼方法,最後還是舔著臉,讓被他打了一頓板子的馬光輝接著主持圍剿事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