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這也不是因為滿達海的死而憂心,他更憂心的是因為滿達海的死,而給滿洲內部帶來的震盪,以及可能出現的內部鬥爭。

  如今愛新覺羅家的老一輩已經紛紛凋蔽,褚英、皇太極死後,代善作為老奴次子,已經成為愛新覺羅的大家長,在多爾袞接連失誤的情況下,他覺得他有必要為大清這條大船來保駕護航了。

  豪格吩咐府上奴才去取玉帶,兩人各懷心思,便在殿內干坐,豪格見代善不吃點心,不喝茶,氣氛難免有些尷尬,當下他掃視了自己這殿中的陳設,便找話題道:「昂幫阿瑪,您看我這殿中的器物如何?」

  代善聽了,仔細看了看這殿內的陳設,簡直可以用極盡奢華來形容。

  人說唐詩宋詞,分別代表這唐宋時代的文化和藝術成就,但明代好像除了小說,沒什麼可提的,其實明代也有自己的特點,西方有雕塑、繪畫、建築,而明代的園林,陳設也是發展到了一個巔峰,各種器具的美感,並不輸給所謂西方的藝術,只是後人不重視而已。

  代善雖然不為什麼玉帶而來,但他掃視之下,只覺得這殿上陳設的桌椅都是古物,擺放的古玩,掛著的書畫都不簡單,他雖然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但是「美」這種東西,即便是目不識丁,也能多少察覺到,只是文化人能用言語說出個所以然,說出為什麼美,俗人卻不知如何形容罷了。

  滿清貴族占據中原,這些玩物搶了不少,看多了自然能分出一點好壞,不過可惜代善屬於後者,知道好,但卻說不出個哪裡好,為什麼好。

  豪格隨即說道:「殿內這套陳設,據說是明朝魏國公府的東西,乃朱元璋賜給徐達之物,本來就是宋朝的古物,這魏國公府又保存了二百七十多年,便更加珍貴了。這是范永斗知道本王建了銀安殿,特意從江寧將這套陳設賣了下來,通過大運河運到京師,進獻給本王的。」

  代善聽了心中多少有些震驚,才知道他在關外,目光終究狹窄了一些,原以為旗丁孝敬上來的東西已經不錯,但同豪格這些在關內征戰的將領相比,收穫卻不知差了多少。

  他在北京的王府中,也陳列了不少屬下人孝敬來的古物,但那都是擺著讓人看,像豪格這樣帶人接物,這殿上的座椅,都是幾百年的古物,那氣場就完全不一樣了。

  代善點點頭,被豪格所獲取的財務震驚,但心中卻在暗想,他也是大清的王爺,這范永斗送豪格,卻不送他,難道這群山西人和豪格搞到一起呢?

  豪格見代善不接他的話,終究年輕些,賴不住性子,開門見山道:「昂邦阿瑪雖然鎮守關外,但想必這次提前回京,也是對朝局有所看法吧。」

  代善喝了口茶,這兩年多爾袞主政,他死了一孫一子,要說對多爾袞沒有意見,那顯然不可能,不過代善卻是個明白人,大清絕對不能亂。

  滿人原本生存條件惡劣,子嗣的存活率本來就不高,他們見慣了死亡,所以也輕視生死。

  對代善來說兒子孫子死了確實傷心,但他就是七老八十,也還有機會再生,可若是大清亂了,讓南面的明朝漁翁得利,那就不是他一家的事情,而是整個愛新覺羅全部完蛋。

  這也是他急著回北京的原因之一,因為他感覺到隨著這次楚贛戰役失敗,去歲湖廣大敗後,被多爾袞壓下去的反對者,必然會再次起來奪權。

  當年多爾袞與豪格爭位,代善最後選擇中立,讓福臨登位來平息兩派的紛爭,作為愛新覺羅的大家長,他的目標是穩定滿清內部。

  只是多爾袞這兩年來確實沒有建樹,把大清朝帶向了下坡路,讓代善心裡也十分不滿,若是有人能換下多爾袞,他也沒有意見,不過卻也有個前提,那便是權利交接時,他不希望發生動亂。

  代善知道豪格對皇位念念不忘,也明白他找自己來的意思,他既然進了肅親王府,也就表明他不是不支持豪格,但多氏兄弟勢力龐大,若豪格沒有快速平穩的接過政權的能力,代善是不會表態。

  「本王在關外,只是騎馬打獵,哪有時間關心朝政?朝中有攝政王在,本王是不在其位,也就不操閒心了。」代善淡淡道。

  豪格心中暗罵一聲老狐狸,當初如果不是代善和稀泥,他有正黃、鑲黃和鑲藍三旗的支持,再加上自己所領的正藍旗將領的擁護,在軍事上占有絕對優勢,未必不能擊敗多爾袞登基稱帝。

  代善說他不聞朝政,豪格心知是假,自己兒子都死了,十月就跑來北京,怎麼可能不關心朝局。

  豪格見這老狐狸縮著,但他卻不能不說,否則不真成了請他看玉帶了,他可沒那閒工夫,「昂邦阿瑪不必相瞞,我請昂邦阿瑪來,絕非為了一己私利,而是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為了愛新覺羅。多氏兄弟把持朝政,排斥異己,這兩年來損兵折將,我認為大清不能再控制在多氏兄弟之手,否則大清就要完了。」

  第619章 政變前兆

  豪格這是開們見山,但代善卻依然不語,豪格的心思他自然知道,可把多爾袞拉下馬,豪格這個有勇無謀之人能否比得上多爾袞呢?

  當初四旗支持,他都沒有登上皇位,這其中有他與濟爾哈朗暗中與多兒滾妥協的原因,但主要還是豪格自己能力不行,鬥不過多爾袞,才被他們拋棄。

  代善希望能把多爾袞換掉,是希望大清能夠更好,保證滿洲貴族的既得利益,但要是豪格乾的還不如多爾袞好,那豈不是害了大清朝,搬著石頭砸自己的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