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何騰蛟看著他,見他表情平靜,臉上漏出一絲急色,「士衡對此沒有什麼想法?」

  王彥聽了這話,老丈人是為他擔心了,但他神情不變。

  雖說五忠軍現在就是明朝內部最大的一鎮強藩,但他心裡確實不想看到其他勢力強大起來,金聲桓和鄭成功都是他限制的對象,甚至他麾下幾個鎮,今後也要加以限制,否則軍閥割據、藩鎮之禍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只是現在明清間的矛盾足以壓制明朝內部的矛盾,這些軍閥問題,督撫做大的問題,才沒有爆發出來。

  隆武帝現在也在忍耐,真要是擊敗滿清,明朝內部少不了血雨腥風的鬥爭,王彥也清楚他必然身處風口浪尖。

  若是為了一己之私,王彥自然願意看到明朝越亂越好,最好挑唆這些藩鎮都亂起來,再由他出來收拾殘局,他做個曹孟德不難,可於天下無益,並沒有使得整個民族向前,不過是搭起戲台,又演了一出唐末、漢末的老戲,民族沒有向前,制度沒有突破,皇權沒有限制,而是又陷入下一個王朝的輪迴,直到被蠻夷超越。

  不得不說,王彥身上有著深深的士大夫情節,為天地立心,為民生立命~

  何騰蛟見王彥不說話,繼續說道:「萬元吉是陛下心腹,金聲桓立下大功,陛下必會扶持,有這麼一支強藩在,士衡想要掌控朝局,恐怕就不容易了。」

  王彥搖搖頭,「泰山的意思我知曉,不過現在還不是時候。江南不定,內亂萬不可生,我想陛下也知道這一點。」

  何騰蛟聽他這麼說,眉頭一挑,「此時不除,待其做大,又有皇帝支持,士衡要怎麼辦?」

  歷史上南明有多次翻盤的機會,可每到關鍵時刻,總會內部先出問題,便是沒掌握好內鬥的尺度,政治手段太僵硬,各方不會妥協。

  何騰蛟現在為他這個半子,看來是操了不少心。

  如果是幾年前,何騰蛟若是與王彥商議這些大逆不道話語,王彥估計會拂袖而去,但此時卻覺得理所當然了。

  王彥笑了笑,「如是我倒了,下一個就是金聲桓,皇權為一家之利,可將臣子玩弄於股掌之間,我欲變革,大利於天下,自然會有所準備。」

  「怎麼說?」何騰蛟問道。

  王彥沉吟道:「其一,我現為五省總督,大明半數兵權,在我手中,麾下將校,以揚州老人和順系舊將為主,揚州系乃我心腹,而以順系舊將的出身,若是不怕今後被朝廷清算,目前我無疑是他們最好的庇護者。其二,廣南諸商與我關係密切,揚州商號,現在也發展起來,五德商號欠廣南各商號百萬銀錢,便徹底與我綁成一塊。其三,文官集團,不會坐視皇權獨大,我要限制皇權,並不損害他們的利益,只要我不謀逆,一切可以拿利益交換。有此三點,陛下短時間內動不了我,即便他要扶持新的勢力與我對抗,只要我握緊海上貿易這塊利益,新勢力無法為支持者帶去利益,又有多少人會根他們呢?而且,桂王在我手中,陛下不敢與我徹底撕破臉皮。」

  何騰蛟聽了思索一陣,前三點不說,但桂王確實是個大殺器,他想了想,說道:「士衡手裡握著市舶司,掌控海貿,這兩年來湖廣也收益頗多,這份利益,難免有人垂涎,朝中還是要用自己人,才能放心。」

  王彥點點頭,「這點我知曉,不過我為官不到五年時間,且多在軍中,身邊並沒有多少心腹文臣,而族兄幾人資歷太薄,無法入閣,目前只能和文臣合作。如果陛下有意扶持金聲桓、鄭成功的話,近期我除了將五省總督的行轅建立起來,改革、整合西南諸省之外,還會考慮運作吳晉錫、嚴起恆兩人入閣。」

  何騰蛟點點頭,「除此之外,這次川蜀之戰,士衡擊敗吳三桂,拿下川東、川南諸府,立功甚大,再加上破漳州,光復半個福建的功勞,該向朝廷爭個郡王了。你不爭,就是擋了屬下諸將的道,如果金聲桓被封國公,你不封王,他們誰敢接受國公的封賞?」

  第597章 謀江南,湖廣備戰

  封王這是無上榮耀,說王彥不想,那顯然不可能,他心中也仔細思考過此事。

  確實,何騰蛟說的沒錯,如果金聲桓一個反正過來的叛將,都封了國公,而他手下人還是侯爵的話,心中難免會有怨言。

  他現在的確是擋著屬下的道了,如果不是因為他掌握軍隊財權,威望又高,說不定真有人會把他拉下馬。

  作為一方勢力的首領,有時候不是自身想停下來,就可以停下來,身後的人會不停的把他往前推,只有他進一步,後面的人才能再進一步,根本沒有回頭路可以走。

  王彥看向何騰蛟,發現老丈人對付清兵不行,但對於明朝內部的政治鬥爭,確是相當老道,許多問題一眼就能看透。

  當下王彥也沒隱瞞,「封王之事,我也想過,但我怕逼得太急,使陛下徹底同我決裂,影響抗清大局。」

  何騰蛟搖搖頭,他現在是真心為王彥謀劃,原本有個何文瑞在,他想的是利用王彥來壯大何家的勢力,讓何文瑞接班。

  現在情況不一樣,何文瑞沒了,江西又在崛起,他以過半百之年,沒多久可活,如果王彥一倒,那何家必然沒落,只有王彥繼續把持朝政十幾年,期間幫他培養長生、德生兩個庶子,今後才能支撐起何氏家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