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秦漢以來就有用鐵模鑄造農具,職下準備嘗試一下用來鑄炮,或許會節省許多時間。」

  王彥一行邊走邊說,最後來到廣州城的西南郊外,紅夷大炮的聲響,驚天動地,若弄在城裡試炮,只怕會驚了滿城軍民。

  來到試炮的場地,王彥只見遠方,早有一隊士卒在列隊等候,新鑄的火炮就在隊列之前,只是距離有些遠,看不清楚。

  等王彥走過去,士卒們昂首挺胸,目不斜視,一個個站得比直,炮隊指揮陳余階出來執禮道:「職下奉命試炮,請閣部訓示。」

  今天要是試的主要就是四門紅夷大炮,按著西夷的說法,就是十八磅炮,王彥點點頭,炮身有鐵環加固,從炮口到藥室,前細後粗,尤其是火藥燃燒的藥室那一部分,尤其粗壯。

  「模樣還行,是好是壞,放一炮才知道,來吧。」王彥揮手道。

  軍令一下,陳余階立刻指揮,幾名砲手蜂擁而上,裝填火藥,放上引線,加以密封,再裝上鐵彈,一切準備就緒。

  這時小旗一揮,炮手們把手中火炬往引線上一放,一團團硝煙立時竄了起來,所有人都捂住耳朵,眼看著那火星嗖嗖往火門裡鑽。

  「轟隆」接連四聲巨響,王彥只覺得地皮一顫,就看到那炮身突然猛烈抖動,鐵彈從炮口呼嘯而出,眨眼之間,遠處揚起一團塵土。

  「好!」王彥見四枚炮彈,落地的距離幾乎一樣,頓時帶頭一聲喝彩。

  第441章 要錢

  幾門火炮,同時開火,能讓炮彈落在相同的範圍之內,對明軍炮隊來說,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當初北京保衛,大將滿貴與建奴激戰,城上京營的炮隊弟兄,開炮助威,結果炮彈全落在滿貴軍中,嚇得滿貴渾身冷汗,趕緊撤了回來。

  五忠軍的炮隊,有陳余階訓練,自然不會鬧出這樣的笑話,但明軍火炮規制不一,同一門炮還好說,幾門炮放在一起,裝填同樣的火藥,還真不一定相差多遠。

  王彥看了這一輪炮擊,大體就知道,四門炮規制基本統一,說明宋應星還是真解決了不少問題。

  這時陳余階小旗一揮,一名騎兵夾著幾杆旌旗立刻從火炮的安置處,催馬奔出,他馬速十分平穩,心中默數著時間,估計到了一里,就插下一面旌旗,然後接著走,接著插,當他奔馳到炮彈砸出來的小坑之處時,已經插下了七面旌旗。

  一眾工匠、士卒見此,頓時滿臉興奮,忍不住發出一陣歡呼,因為大家都在跟著數,一共是七面旗。

  當然這是仰射,並非有效射程,以英夷在同時期進行的火炮改革,將火炮的種類進行規範,十八磅的長炮,仰射能達到十二里,有效射程在四里以上。

  王彥笑了:「射七里開外,那三里之內,應該能砸碎磚石。好,這回諸位幹得不錯,都要記上一功。」

  紅夷大炮只能發射實心彈,作用主要在直瞄轟城,三里內能擊碎磚石,這就是有效射程。

  相傳寧遠之戰時,明軍紅夷炮的有效射程能達到四里以上,但其實大多數明鑄紅夷炮,有效射程普遍二、三里以內,王彥沒想過能一下達到西夷的水平,能夠保持規制統一,增加火炮壽命,就已經進步不小了。

  「謝閣部。」宋應星當即領著一眾鑄炮坊的官員,工匠齊聲說道。

  王彥走到幾名匠人面前,遂即吩咐道:「從現在開始,你們要用心鑄炮,看看還存在些什麼問題,試炮還要繼續進行,通過增減藥量觀察射程的變化,找出最好的額度來。本閣不催你們,幹得細緻些,一旦定出標準來,就是大功一件,對於首功之人,本閣提其為從九品工部從事,明白麼?」

  士農工商,工匠排在第三,但實際地位其實比商人還要差一些,因為商人最起碼有錢,日子過的滋潤,而且明代商品經濟發達,人們生活奢靡,加上商人與官紳勾結,所以工才是實至名歸的吊車尾。

  明代工匠做官很難,做吏卻沒有什麼問題,不過也有例外,明人徐杲,就是木工出身,但得明世宗賞識,官至工部尚書,做到了明代工匠的極致。

  幾名匠人,聞語頓時齊聲應道:「諾。」

  王彥看了一陣,陳余階又調整角度,放了幾輪,火炮的性能還算穩定,遂即又開始試統。

  鳥嘴銃、魯密銃、掣電銃、訊雷銃全部試了一遍,其中訊雷銃雖然看似兇猛,號稱連發五統,但填裝耗時,射程有限,基本不適用於實戰;配六個子銃的掣電銃,性能最優,但工序複雜,朝廷沒有能力生產;鳥銃表現一般,最後王彥將目光定在了魯密銃身上,《武備志》中也說:「鳥銃,唯魯密銃最遠最毒。」不過,魯密銃也有問題,就是造價遠高於鳥銃,關鍵部位由銅來造,工序也比較複雜,但比掣電銃卻簡單得多,只是也需要大把的銀子。

  那麼最關鍵的問題,朝廷就是沒有銀子,所以王彥只得吩咐宋應星接著造鳥銃,他看的心癢,但也是無奈,五萬新卒是招齊了,可還沒傢伙使了。

  其實現在火器有進展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士卒的衣甲也該加強,五忠軍遇見披雙甲的清兵,基本很難下手,特別是被重甲騎兵貫穿大陣,基本每一次都死傷慘重。

  此時雖然明清雙方,都使用大量火器,但火器畢竟沒有到獨當一面的地步,雖然要重視,但不能迷信,畢竟當清騎衝到跟前之時,還是要讓士卒,用身體去抗,用長矛、戰刀這樣的冷兵器去戰鬥,火砲火槍還遠遠不到完全取代弓弩刀斧的地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