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來了!來了!還有劉參將,黃大人都到了,吳先生請上樓!」

  吳尊周聞語,點點頭,在一名酒保的引領下,拉起長衫快步向二樓走去。

  這幾天因為明軍圍城,南昌城內變得十分蕭條,所以酒樓里幾乎沒有什麼客人,二樓只坐了區區一桌人。

  在靠窗戶邊的隔間處,王得仁站在門口,向外張望,他遠遠的看見吳尊周上了樓梯,連忙迎上來,「吳先生來得很準時啊~」

  吳尊周抱拳回一禮,「將軍邀請,我怎麼能遲到呢?」

  兩人寒暄兩句,王得仁便將吳尊周拉入閣間坐下,隔間裡已經座了幾人,都是與王得仁交好的官員或是軍官。

  這時王得仁壓低聲音對幾人道:「今天是三天期限的最後一天,我也不瞞著大家,早在九江時,我就已經像明軍投降了。」

  吳尊周聞語,不禁微微皺眉道:「王將軍今日來找我們商談,難道是要我們一起獻城?」

  一旁的劉一鵬,黃人龍見此卻壓低聲音道:「外面的一桌,估計是巡撫的人,我們說話當心點。」

  王得仁卻笑道:「南昌城內,本將掌握三千兵馬,劉參將有兩千人,巡撫和阿爾康不過三千撫標和兩百八旗,何須怕他?其實我今日約幾位過來,就是給幾位老相識一個機會,無論你們願不願意一起獻城,我都會在今晚獻城。我有三千人馬,想要獻城還不容易嗎?關鍵是楚國公和姜閣老不想將南昌打爛,想要平安的接收整個贛北!」

  南昌城裡總共就八千人,如果王得仁要獻城,就等於一小半的守軍要臨陣倒戈,那任憑神仙下凡,也守不住南昌。

  吳尊周也明白這一點,但他卻有些顧忌道:「我是金督鎮的幕府書記,如果我跟著王將軍一起獻城,豈不連累金督鎮?」

  王得仁說道:「早在去歲,黃閣部督師入贛時,便三次寫下書信,勸說金提督反正,揚閣老與金提督也有書信往來。大明對於金提督一向十分重視,吳先生和不接著這次機會,來勸說一番呢?」

  吳尊周微微沉默,王得仁目一轉,接著說道:「再者,那勒克德渾不過一敗軍之將,逃入贛地之後,卻不顧金督鎮建立的功勞,直接奪取全力,恐怕也早以讓金督鎮心寒。眼下楚國公與萬督師,對勒克德渾已經行成夾擊之勢,清軍在贛地必然失敗,吳先生是金督鎮的心腹幕僚,理應幫他認清局勢,不要陪著清廷殉葬啊~」

  王得仁已經投降大明,他心裡便想著如何才能獲取功勞,受到王彥的賞識,而招降江西最大的綠營首領金聲恆,無疑就成了最好的選擇。

  隔間裡座著四五人,但對於王得仁而言,最重要的還是眼前的吳尊周,只要說服他這個金聲恆的心腹幕僚,有他牽線搭橋,那招降金聲恆也就不遠了。

  第340章 贛州之戰(上)

  贛州城下,勒克德渾督促的填河行動仍然在如火如荼的進行,整個過程比他想像的要複雜許多。

  贛州位於贛水和貢水之間,護城河與兩水相連,贛州儼然成了一個被江水環繞的小島。護城河並非死水,兩江之水時常灌入,行城水流,若是遇上一江上游降下暴雨,水位上升,江水就會通過護城河灌入另一條江中,而水流又會江清兵剛填入的泥土給沖走,使之前的工作付之東流。

  除此之外,贛州物資儲備充沛,加之萬元吉調來火炮,轟擊填河的清兵和壯丁,都加大了工程的難度。

  贛州城上的反擊手段主要是弓箭、鳥統和火炮,大量參加填河的百姓,都死在明軍的火力交織之下。

  對於這樣的屠殺,萬元吉和明軍也沒有辦法,當年土木堡之變,英宗被俘,也先押著英宗來攻打北京,大明朝馬上另立新主,接著抗擊。

  皇帝被劫持了,都是這樣的反應,何況是被劫持而來幫清兵填城的百姓?

  護城河岸邊,近萬名士兵敦促幾萬百姓,正將一筐筐泥土傾倒進河水中,激起滾滾濁浪。

  在遠處,還有源源不斷用獨輪車將泥土運來河邊,人流穿梭不停,儼如螞蟻搬家一般,十分壯觀。

  在城頭上,明軍士兵則箭如疾雨般射向岸邊傾土的百姓,炮彈則在運土的隊伍中炸開,不斷有人滾入河中,清軍填起來的護城河,一半是土,一半都是贛南百姓的屍體。

  勒克德渾騎在戰馬上注視著填河進度,他花了半個月的時間,已經填平了兩里長的護城河,基本上可以攻城了。

  雖然勒克德渾希望將整條護城河全部填平,但從南昌傳來九江失陷,王彥入贛的消息,卻使得他不得不加緊攻城,他現在等於夾在王彥與萬元吉之間,他沒有其他的選擇,時間拖得越長,越會有各種不利的情況發生。

  當然他還可以乘著王彥沒有從背後殺入贛南之前,向東撤入江南,可那樣一來,他的一生就真的全毀了。

  入楚楚敗,入贛贛敗,那他勒克德渾不僅再無翻身之日,也會成為天下的笑柄,所以他在賭,賭他先破贛州。

  這時勒克德渾當即下令道:「軍隊撤回,停止填河!」

  軍令傳達下去,填河的督戰隊,敲起一陣陣「叮~叮~叮~」的鳴金聲,填河士兵和百姓立刻如潮水般退下,很快在護城河邊,就變得冷冷清清,除了四處散落的扁擔,竹簍,堆放著的獨輪車,就是滿地橫七豎八的屍體。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