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除了糧食斷掉了之外,清兵大掠鄂西北,也給湖北的百姓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無數百姓在襄陽一戰中被清軍當做炮灰,而喪失性命,無數村落被清軍焚毀,口糧被奪,使百姓失去了生路。

  在絕望面前,席捲鄂西北四府三十餘縣的近百萬難民,開始求生大逃亡,難民逃亡方向並不多,北面、東面是清軍占領之地,去了沒用,西面大西皇帝正與清軍打的天昏地暗,難民只有往剛剛被明軍光復的武昌府逃。

  相比於清廷和張獻忠,難民們還是選擇了官府,他們跑到省城,難道總督和大官們也不管子民的死活嗎?懷揣著一份希望,近百萬的難民朝著武昌的方向涌去。

  此時襄陽之戰已經結束,吳三桂、阿濟格退回漢水北岸之後,與明軍隔江對持幾日,便拔營返回河南就食,王彥在得到探馬的確切消息之後,遂即讓郝搖旗派部眾渡江占據新野,扼住要道,留郝搖旗、馬進忠等何部官兵,在鄂西北之地,他則帶領只剩四成兵力的高一功部,帶上從漢中撤出的賀珍、孫守法部,沿著漢水返回武昌。

  大軍所過之處,一片荒涼,襄陽一戰清兵對湖北的傷害,至少要用二十年,才能恢復過來。

  軍隊順流而下,而在短短的半個月時間,湧向武昌的難民就達六十萬人之眾。

  王彥見此,心中一陣慶幸,提前結束了襄陽之戰,不然時間一久,恐怕整個湖廣都會被戰爭帶來的傷害拖垮。

  看著從鄖陽、德安、襄陽、承天、荊都司,等地逃出的百姓,在官道上絡繹不絕,他們扶老攜幼,挑著擔子,拄著拐杖,苦苦前行。

  何騰蛟占據武昌之後,滿懷欣喜,但隨之而來的難民潮,又讓他不得不感到一陣慌張。

  他要經營湖北之地,可不能讓湖北的百姓都餓死,沒有人,就不能收稅,募兵,他作為湖廣總督,卻不能不理會。

  亂世,糧食就是人心,何騰蛟雖然貪圖小利,但面對洶洶而來的近百萬難民,他也不得不將他從武昌得到的幾十萬石米糧,拿出來賑濟難民,並派遣麾下幕僚,前往長沙找堵胤錫借糧。

  奔向武昌的難民,過了漢川縣後,沿途開始出現了一個又一個的賑粥大棚,大棚內有忙碌賑粥的士兵和官員,難民們終於看到了生存的希望。

  糧食就是人心~

  粥棚就是希望,也讓難民們知道了官府的態度,於是難民繼續向南,匯集到武昌對岸的長江邊上。

  在長江北岸,難民被江水阻隔,沿著江堤的曠野里布滿了一望無際的草棚,綿延數十里,已經匯集了六十餘萬災民。

  王彥率大軍返回武昌之後,原本準備立即出兵南下江西,但卻因為難民的問題,不得不延遲出兵。

  原本武昌城中有清兵搜刮而來的四十萬石糧草,王彥可以先借一點,用來出兵江西,但現在難民湧向武昌,何騰蛟反到要向他借糧了。

  王彥以為湖南今歲大熟,他就不用擔心糧食的問題,但現在看來,恐怕糧食還是不夠,甚至要從粵地運糧過來,才能渡過眼下危機。

  時間已經到了八月,難民想要恢復生產,至少需要等到來年,播種夏收之後,而在這大半年的時間裡,耗費的錢糧,對於本就不富裕的大明而言,無疑將成為天大的壓力。

  經過這次湖廣之戰,王彥兵馬已經縮水兩萬多人,特別是高一功部幾乎損失了六成之多,已經沒有再戰之力。

  王彥遂即將兵馬進行調整,將漢中義軍編入忠勇、忠貞兩軍之中,稍微補齊差額,而已經被打殘的高一功部,以及將要編入後勇營的王氏三兄弟,則率部開往長沙修整,並派遣陳弘緒前往湖南招募新兵。

  此時王彥身邊留下的忠勇、忠貞、督標雖然仍然不滿員,但在吸收漢中義軍之後,兵力達道六萬,得到一定的恢復。

  這時六萬大軍都先後投入到救災行列之中,為難民搭建草棚和帳篷,維持治安、秩序,然後進行一些操練,稍微進行修整。

  王彥則休書堵胤錫,讓他遠送一批糧草過來,並再次借調滿大壯的水軍,徵調船隻,準備進攻九江,打開通往江西的通道。

  這時王彥一邊籌備南征江西之事,一邊與何騰蛟商議賑濟難民的策略,以及部署湖廣今後防禦清兵的計劃,可謂忙得不可開交。

  姜曰廣曾對王彥言,清兵已經後續乏力,王彥本想有所作為,但難民潮的發生,以及湖北生產的破壞,卻使得明軍也喪失了發動大型戰役的能力,將再次轉入守勢。

  在浙東失陷,鄭芝龍將要投清的情況之下,整個南明在隆武初期,常山一蛇,首尾並擊的大戰略,已經失敗,那麼聯絡諸多督撫,以及抗清勢力,來重新制定涵蓋天下的大戰略,便迫在眉睫起來。

  第334章 賑濟難民

  湖廣連連戰亂,人口銳減,湖南還好,湖北就徹底蕭條起來,王彥與何騰蛟商議,鄂西北戰略位置重要,很長一段時間,都要承擔防禦清兵從中原進攻湖北的重任。

  新野縣只是前哨,無法阻擋清兵南下,所以關鍵還是襄陽,為了加強鄂西北的屏障作用,加上鄂西北的百姓基本南逃,王彥便給何騰蛟建議,不要將難民遣返回鄂西北,而是將百姓統統遷到漢水之南,使清軍再次南下時,無法就地打糧,用堅壁清野的策略,增加清兵運糧的壓力,也無法再次驅趕百姓攻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