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勒克德渾話音未落,樹林裡便打出一排鳥統,瞬間打死十多名清軍騎兵,而後便見一支人馬從林中衝出。

  為首之人,身著錦袍,外罩魚鱗甲,頭戴紅羽鳳翅盔,身後大紅披風,威風凜凜的騎著戰馬衝殺出來,不是王彥又是誰。

  「德混小兒,見得本督,還不下馬投降!」王彥於戰馬上一揮手,身後養精蓄銳已有大半日的督標騎兵,便在袁宗第的戴領下,向清兵殺來。

  這時勒克德渾的兵馬,已經被拉成一條長線,在他身邊的人馬不過千人,更本無法與明軍對沖。

  袁宗第挺槍躍馬,直取勒克德渾,戰不數合,清軍根本敵不住一萬督標衝擊,勒克德渾只得引兵就退,但逃至半途,又問一聲炮響,何騰蛟領著王進才部,又從左面樹林裡殺出,馬進忠部從右面殺出,瞬間將清兵殺成兩段。

  明軍早有預謀,從午時開始一直養精蓄銳,但清兵從昨夜開始就埋伏在樹林之中,期間連口熱飯都沒吃過。

  今天他們又被明軍幾番戲耍,弄的精神高度緊張,他們在大勝之時,靠著一股氣勢,卻也能無往不利,但現在中了埋伏,無論身體還是心裡都立馬垮了下來。

  勒克德渾沒想到,他前一刻還在滿心歡喜的追殺王彥,後一刻便身份調轉,成了被人追殺的人,心中真是又悲又怒。

  「休走了勒克德渾~」

  「休走了勒克德渾~」

  戰場上明軍的喊殺之聲,漫天徹地,勒克德渾回頭望去,袁宗第正揮軍掩殺而來,他是後有追兵,前有截殺,一時間也管不了被何騰蛟截斷的人馬,慌忙策馬,奪路奔逃。

  十幾名親衛,護著他左沖又殺,逃到金水河邊,勒克德渾心裡卻一陣心寒,架在河上的浮橋,已然燃起大火,明軍與清兵在岸邊戰成了一團。

  勒克德渾下命收繳金水河沿岸的周船,防止明軍渡河,現在卻成功防止了他自己。

  河邊詐敗的郝搖旗部,趁著勒克德渾帶著大批清兵去追殺王彥,整頓收攏兵馬之後,趁著覺羅郎球不備,打了一個回馬槍,飛快的占據浮橋一頭,用火藥、火油之類的引火之物,迅速將浮橋點燃,斷絕清兵的歸路。

  大股的清軍湧向河邊,想要渡河,卻只能感到一陣絕望,一部分清兵與郝搖旗部戰在一起,一部分則打馬躍入河中,想要涉水過河,但南方的河流豈是北方的小溪能比,清兵又不會游泳,頓時就被河水沖走。

  「大好局勢,毀於一旦啊,我大清又敗了~」

  勒克德渾騎在馬上,看著失敗的場景,想著他最後能依靠的一萬多清軍騎兵被明軍消滅,心裡頓時一陣絕望,生起了一股求死之念。

  「貝勒爺~這裡來~奴才接您過江~」

  第293章 宜將乘勇追窮寇(上)

  勒克德渾與清軍敗兵,被擋在金水河東岸,正絕望之間,聽到有人呼喊,遂即望去,卻是覺羅郎球從浮橋上拆下一張木筏,划過來接應他。

  一眾清軍親衛見此,立馬擁簇著勒克德渾來到岸邊登上木筏,但清軍敗兵亦看見了這唯一能救他們性命的救命稻草,紛紛涌相木筏。

  這個時候,為了活命,雖然絕大多數的清兵還保持著上下尊卑,但還是有一些人,根本不在乎勒克德渾的身份,揮刀來搶木筏。

  一時間岸邊的清兵亂作一團,覺羅郎球見此,只得對搶筏的清兵動刀,將一個個想要擠上木筏的清兵砍死,或者逼入水中。

  勒克德渾被覺羅郎球用木筏接回東岸,而已經通過浮橋的一萬二千名清軍騎兵,卻幾乎全部留在西岸。

  勒克德渾下了木筏,不禁望著西岸跪下,看著他手下的人馬,被殺、被俘虜,被趕入河中活活淹死,心中悲痛無以復加。

  他傷心不只是因為大清精銳的騎兵又則損一萬二千多人,他更傷心的是他自己的前途,又被王彥無情的擊碎。

  滿人崇拜強者,但勒克德渾卻在河岸邊嚎啕大哭,真是聞者傷心,見者流淚,他身邊剩下三千多清兵,見他如此模樣,卻沒有絲毫鄙夷之色,反而感同身受。

  是的,他們又敗了,大清又敗了!

  接連的失敗,打擊了他們的信心,滿清不可戰勝的神話,被一次次的撕碎,使他們變得軟弱,變得恐懼戰爭。

  天漸漸黑了,一群群戰俘從金水河西岸,押解著向河口鎮裡面走去,然後被關在院落中看管起來。

  在不遠處,用木筏搭成的浮橋已經被大火燒毀,只剩下一片漆黑的殘骸,橫七豎八地漂浮在水面上。

  河的兩邊,到處都是溺水而亡,然後被水流推到岸邊的屍體。

  何騰蛟看見眼前的情景,面色通紅,心裡極為興奮,他一直覺得自身沒有什麼功勞,所以在王彥面前始終無法硬氣,但這一戰下來足足斬殺清兵七八千人,俘虜四千餘眾,可算得上是了不起的大勝。

  如今天下,若論與清兵作戰的戰功,王彥自認第一,那他何騰蛟就是當之無愧的第二了。

  一戰幾乎殲滅勒克德渾的主力騎兵,這樣的功勞報到福京,那他的爵位也該升上一級,成為大明國公了。

  戰場上明軍為大勝喜笑開顏,成了俘虜的清兵,就沮喪到了極點。

  勒克德渾的騎兵大都是蒙古和滿州的八旗騎兵,他們知道王彥曾經在陣前活剮了續順公沈志祥,還將綠營的人頭築成景觀,對清兵十分殘暴,所以被俘虜的清兵大多數人眼中都滿是絕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