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左懋第與王威互相看了一眼,隨齊齊點頭,王威隨行禮道:「陛下英明,福京到贛州,只有江西境內的杉關最為關鍵,乃是鄭之龍之侄鄭聯駐守,陛下屢次讓他增援江西,他行到杉關,便不在前進。本來以朝廷的勢力,陛下即便到了杉關,也未必能夠出關,但有兩萬勁旅接應,那就完全不同了。」

  左懋第卻想的多一點,「王將軍之言有理,但有一點,陛下卻不能不防!」

  隆武聞語,遂即問道:「左卿有何顧慮?」

  左懋第行禮答道:「回稟陛下,臣觀湖廣近日奏報,戰事甚為緊急,武昌、襄陽都在大戰,除此之外,與湖廣臨近的漢中亦有大的戰事,楚國公與何督師未必有多餘兵馬,陛下因當先遣天使將情況弄清楚,而在此之前,鄭芝龍必須穩住!」

  隆武帝聞語不禁點點頭,江西萬元吉一直被金聲恆壓著打,自身難保,基本沒有喘息之機,根本派不出兵馬接應,而湖廣戰事同樣緊張,未必能抽出兩萬大軍,萬一朝廷走但杉關,卻沒有人馬接應,那就全完了。

  「愛卿說的有理!」隆武帝不禁點了點頭,不過要怎麼才能穩住鄭芝龍呢?

  一時間,隆武帝與殿內的幾人,不約而同的向鄭成功看來。

  鄭芝龍決定投清,對於隆武打擊甚大,但對鄭成功的傷害才是最深,他來到勤政殿,聽了王子龍之語,整個人便處於極度痛苦之中。

  他雖然與鄭芝龍基本決裂,算是斷絕了關係,但他體內畢竟流著鄭氏的血液,所以當父子二人終於走向兩個極端時,他心中還是十分難受。

  這時他感受到皇帝與大臣的目光,遂即出列行禮道:「陛下,臣願意往安平走一趟,穩住鄭芝龍,即便臣無法阻止鄭芝龍投清之舉,臣也會竭力阻止安平之兵追擊陛下北行。」

  仙霞關離福京有數百里之距,所以一旦隆武離開福京,威脅最大的不是仙霞關外的清兵,而是與福京相距不過到百里的安平城附近的十萬鄭軍。

  隆武帝聽了鄭成功之語,心中微微感動,遂即道:「既然如此,朕便加成功為安國公,與鄭芝龍周旋,左卿則立馬安排使者前王湖廣,王卿便收拾府庫,一旦使者傳回消息,朝廷立馬遷出福建。」

  第274章 鄭成功說鄭芝龍

  隆武與最為信任的三位大臣商議之後,大將王威隨帶領手下可靠之人,輕點福京城內,皇室和朝廷可以帶走的物資,並且秘密通知大臣收拾行裝。

  朝廷則派遣太監揚守明,兵部職方郎中路太平為天使,火速前往湖廣,督促粵、楚二督出兵江西,準備迎駕。

  鄭成功則帶著幾百精銳,南下安平,來到鄭氏家族的老巢。

  這一次,鄭成功不僅是為了朝廷,他也是為了他自己,他想最後再勸說一次,希望鄭芝龍能夠回心轉意。

  福京與安平相距不到百里,鄭成功帶著騎兵,一日便至,城門處的鄭氏私兵見他到來,立馬前去稟報,但直到天色全黑,鄭成功才得以入城。

  在通往鄭氏大宅的路上,鄭成功的六弟鄭世默,邊走邊勸道:「大哥,父親聽說兄長到了滿是怒火,弟苦勸了許久,父親才答應見兄長,兄長就給父親道個歉,認個不是,千萬別惹父親生氣了。」

  鄭成功看著最小的弟弟一眼,臉上露出一絲溫和,遂即道:「小六過了下月,就十三了,大哥的事你不用操心,到是你早過了蒙學的年紀,卻不能一直這樣玩耍,也該收收性子開始學習了。」

  鄭世默聞言,卻停下腳步,「兄長還是處理好自己的事吧!父親說他最後悔的事情,就是送兄長去國子監讀書,結果學成了書呆子,回來與他做對,所以父親不會讓我讀書,而是要把我送到日本,跟著七左衛門大哥學習商務,處理家族在日本的生意。」

  田川七左衛門,是鄭芝龍實際上的次子,但過繼給了田川氏,以便維持鄭氏在日本的海外貿易。

  鄭成功聞語,微微停下腳步,嘆了口氣道:「中華大亂,戰爭連連,小六去日本也好,記得帶我向次郎問好,也問外公和舅舅平安。好了,小六不必送我,為兄自己去見父親。」

  鄭成功還有一點未說,就是不願意讓小弟看見他與鄭芝龍父子相殘,他說完便大步走向鄭芝龍的書房,而身後的鄭世默也聽話的沒有跟上,只是在他背後,用稚嫩的聲音呼道:「大哥別忘了給父親道歉,父親會原諒大哥的。」

  鄭成功聞聲,心中一陣疼痛,小孩子又怎麼能理解他,又怎麼會知道,他與鄭芝龍之間的矛盾以經不可調和呢?

  一時間,鄭成功有些神情恍惚的走到鄭芝龍的書房前,下人為他打開屋門,他走進屋中,便見鄭芝龍正坐在桌前處理帳目,於是彎腰行禮,輕聲喚了一聲,「父親!」

  桌案後,燭火下的鄭芝龍聞聲,身體不禁微顫了一下,而後猛然站起身來,抓起桌上帳本便砸了過來,口中大怒地叫道:「弒父逆子,安敢回來見我?」

  鄭成功被帳本砸中頭部,卻沒有閃躲,他去歲帶兵攻打平國公府,嚇得鄭芝龍翻牆而逃,卻是讓鄭芝龍對他徹底絕望。

  這時鄭之龍見鄭成功並不反駁,心中怒氣稍息,兩人沉默片刻後,鄭芝龍才接著道:「你既然已經不認我這個父親,今日還回安平來作甚?為什麼不在福京,保著你的天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