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鄭芝龍聞語,臉色一陣猶豫道:「這個~其它條件都好說,可這生擒隆武帝之事,恐怕不行。熙胤兄也該知道,福京城如今在逆子鄭森和王彥所留大將王元章手中,恐怕不容易實現啊~」

  「一官兄,我大清朝許你閩粵總督,封安平王,一官兄難道不準備為大清朝,盡一份力嗎?」黃熙胤不快道。

  鄭芝龍見此,神色約顯尷尬,「熙胤兄誤會了,鄭某人既然決定歸降大清,怎麼可能不為攝政王效命呢?只是福京城內尚有兩萬多兵馬忠於隆武帝,鄭某人如果揮師攻打,手下將士雖然聽命於我,但難免會多有微詞。」

  黃熙胤聞語,冷眼看了鄭芝龍一眼,「那一官兄準備怎麼辦呢?若沒有功勞,黃某人可不敢保證,一官兄還能位封郡王啊~」

  鄭芝龍聞語,臉色一變,連忙說道:「熙胤兄,我知道貝勒兵馬已經駐紮在仙霞關外,只是山川阻隔,雄關當道,無法逾越。那我便撤去各地駐兵,放大軍入閩,然後曉諭各府、各州準備糧草,以迎貝勒大軍。熙胤兄以為如何?」

  「一官兄的意思是放大清兵入仙霞關,讓貝勒爺領兵直入福京,擒拿隆武?」黃熙胤聽完,眉頭不禁一挑。

  「正是如此也!」鄭芝龍點頭道。

  這時書房外,忽然一陣敲門之聲響起,鄭芝龍聽了,不禁眉頭一皺,他早就吩咐下去,他有要事與貴客商議,任何人不得打擾,怎麼還有人敢來騷擾呢?

  「是誰?」鄭芝龍不禁溫怒道。

  門外敲門的乃是鄭芝豹,他聽到聲音,立馬有些急切地回道:「兄長,是我。大事不好了~隆武帝要移駕湖廣了~」

  書房內,鄭芝龍與黃熙胤聞語,臉色不禁一變,連忙讓鄭芝豹進來,將事情的經過說清楚。

  原來鄭芝龍在朝中安插的密探,將隆武朝廷的決策,全部傳遞了回來。

  黃熙胤聽完,臉上不禁一沉,連忙對鄭氏兄弟道:「一官兄,絕對不能讓隆武帝離開閩地,你趕緊想想辦法。」

  鄭芝龍聽了黃熙胤帶著一絲命令的口氣,心裡十分不快,但他這時卻不得不贊同黃熙胤的話語,絕對不能讓隆武帝離開福京。

  隆武帝對鄭芝龍恨之入骨,這一點鄭芝龍比誰都要清楚,如果隆武帝逃到湖廣,萬一在王彥的輔佐下,振興了大明,那第一個要殺的肯定就是他鄭芝龍。

  而且一旦隆武地離開福建,那鄭芝龍在大明與清廷之間左右搖擺,坐地起價的可能,就立馬不在,他便只剩下降清一路可走。

  「熙胤兄放心,隆武帝離不了福京~」鄭芝龍沉著臉道:「鄭某這就派遣快馬,通報個個關口,將隆武帝堵在福建之內。」

  黃熙胤聞語,卻不太放心道:「隆武帝乃是大明天子,他要過關,要硬闖,你的屬下能阻止嗎?」

  鄭芝龍聽了,不禁一陣沉吟片刻,「這個~那我便讓朝中大臣,聯名反對移駕之事~」

  黃熙胤陰沉的搖了搖頭,而後卻忽然一陣陰笑道:「黃某人到是想出了一條絕妙的好記。」

  六月十二日,隆武帝留鄭成功守福京,他則帶著左懋第等二十餘為心腹大臣,以及曾皇后等宮眷,命大將王威領五千忠義營護衛以御駕親征的名義,離開福建,進入江西。

  清晨王威領著兵馬,從行宮之中,接上皇帝和曾皇后,便準備出城,而整個福京的街道兩旁,卻跪滿了士紳、百姓。

  城外,更有從明德、南平、莆田趕過來的士子、鄉民,他們齊聚在城門外,隆武帝與左懋第等人見此,臉色頓時一變。

  若大的福京城,匯集的百姓不計其數,但卻沒有發出一聲聲響,安靜的讓人心裡發慌。

  隆武帝見此,心裡一嘆,「眾位這是何意啊?」

  百姓之中,一鬚髮皆白的鄉老,頓時泣聲哭道:「陛下~不能丟下閩人啊~」

  第259章 緩民力開商貿

  農曆六月,正是收穫的季節,曠野里,金黃的稻穗,如海上的波浪,在風中此起彼伏。

  長沙郊外,沿著湘江兩岸,大片的稻田裡,無數農人正在忙碌著收割水稻。

  一條田埂上,王彥與堵胤錫等湖廣官員坐在地上歇息片刻後,又拿起鐮刀加入收割的大軍之中。

  這時一個村婦,帶著幾個小童,抱著陶罐,從遠處走到田地邊,一老農連忙迎上,接過陶罐陶碗,而後對著忙碌的官員喊道:「諸位大人,過來歇一歇,喝碗茶水吧~」

  王彥聞語,麻利點將割倒的稻子抱在一起,然後直起身來,對周的官員道:「大家都辛苦了,先歇息一下~」

  官員都是文人,以勞作為恥,但王彥與堵胤錫占據長沙以來,卻屢次帶著官員到鄉間視察,親身參與到勞作之中。

  身為堂堂國公的王彥,同身為湖南巡撫的堵胤錫帶頭幫助百姓,其他的官員自然沒有站在一旁看戲的道理。

  此時諸多文官一番勞作之下,自然有些吃不消,但心裡難免也會生出一絲前所未有的感慨。

  王彥與官員齊齊從稻田出來,就在田間作下,那老農便讓婦人為諸位大官倒上茶水。

  王彥一口飲盡,便笑著問道:「老丈,方才我見田中稻子顆粒飽滿,出子極多,以老丈的經驗,今年可算豐年?」

  老丈聞語,連忙道:「這位大人好眼力,今年確實算得上是豐年,不過這都得感謝楚國公和堵撫台,派大兵疏通了水渠,使的天旱的時候,農田能夠引水灌溉,發水的時候又能把水排出,這才有了今年的豐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