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三月八日,清軍戰領紹興,魯王攜帶親信退往台州,宮眷、世子由靖夷將軍毛有倫保護,但毛有倫卻改道蛟關,以便入海,為叛將張國柱截獲,不久送往杭州,後威脅魯王不成,皆被清廷斬殺。

  方國安乃是魯王所拜的大將軍,總制浙東諸路兵馬,在他投降之後,新建伯王業泰、內閣大學士方逢年、謝三賓、宋之普,吏部尚書周祚、兵部尚書邵輔忠,刑部尚書蘇壯,太僕寺卿姜一洪等大小官員數十人跟著投清,武將中投清者亦有總兵十八員,副將不計其數。

  興國公王之仁,在海上擊退了清兵沿海而進的水師,領著幾千兵馬回援紹興,見城上已經插滿了清軍的黃龍旗,大哭曰:「壞天下事者,方國安也。敵二十餘萬盡數渡江,吾孤軍何以迎敵,今唯有一死也。」

  王之仁欲拔劍自刎,但卻被部下阻攔,言:「舟山懸於海外,多鐸兵力雖盛,不能及也。將軍可領舟師入海,與舟山黃斌卿會師共舉,再圖恢復,豈可輕生耶!」

  王之仁隨從其言,乘舟船百艘,攜帶大批輜重由蛟門航海到舟山,但他不知道的是黃斌卿忠於隆武朝廷,再他來舟山之前,自台州入海欲入舟山暫避的魯王,已經被黃斌卿拒絕,最後南下前往福建。

  唐魯之爭,浙東魯王政權對隆武朝廷懷有敵意,反之亦然,王之仁的船隊行至舟山,黃斌卿同樣不納,甚至發炮反攻之仁。

  門戶之別,致使同室操戈,大明南都以陷,國失三二,卻仍然同姓向爭,此國之所以一敗再敗也。

  王之仁前無安身之地,後有滿清追兵,心中大恨黃斌卿不義之舉,隨把其妻妾並兩子、幼女、諸孫等家屬九十三人集於大船之上,哭曰:「今大勢已去,前後無路,汝等為吾家人,陷於敵手,必受磨難,不如殉國,可呼?」

  王之仁之妻聞語,哭拜曰:「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夫君之言,妾身豈敢不從耶!」

  其子亦哭拜曰:「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今山河淪喪,臣子不能守土,理當殉國也。」

  王之仁隨命人鑿穿船底,滿門盡沉於蛟門之外,他則面南而拜,將魯監國所賜之印信,投之大海,然後獨自前往松江。

  王之仁未穿官衣,而是峨冠博帶著漢軍衣冠登岸,時松江百姓剃髮易服已有半載,忽然見他身著故國一衣冠,頓時紛紛掩面而泣。

  當地清兵將他鎖拿,不敢怠慢,立馬就轉送南京。

  王之仁從容入見內院大學士洪承疇,自稱「吾系前朝大帥,國亡當死,恐葬於鯨鯢,身死不明,後世青史無所徵信,故來投見,欲死於明處耳!」

  洪承疇起初還希望他回心轉意,以禮相待,婉言勸他剃髮,但王之仁卻斷然拒絕,大罵洪承疇曰:「昔先帝設三壇祭汝,殆祭狗乎!爾背義忘恩,操戈入室,平夷我陵寢,焚毀我宗廟,若通天之罪,過劉整、張弘范遠矣。」

  洪承疇羞愧滿面,無地自容,於是下令將他殺害。

  清軍占據紹興後,分兵掃蕩浙東諸府,各地州縣先後被破,時大學士張國維守東陽,被清兵團團圍住,內無守軍,外無強援,他不願清兵屠城,遂召小兒世鵬問其生死之態。

  張國維有三子,長子張世鳳抗清被俘,不屈而被殺死於錢塘江畔,另二子因病去世,只留下小兒子張世鵬。

  這時世鵬聞張國維問他願不願意殉國,臉上不禁漏出猶豫之色,張國維見此,立馬大怒,拿起桌上石硯擲擊,但沒有砸中。

  世鵬泣對曰:「從容盡節,慷慨捐軀,兒甘之如飴,唯祖母年邁八旬,不忍棄之也~」

  張國維聞語,一聲長嘆,午夜,他穿戴衣冠,向母訣別,從容賦《絕命書》三章,又寫「忠孝不能兩全,身為大臣,誼在必死。」擲筆於地,付遺書於世鵬,投園池而死。

  此外還有兵部尚書余煌,放民出城,而後投水死。大理寺少卿陳潛夫,與妻、妾自盡死。禮部尚書陳函輝追魯王到台州,但魯王已經乘船入海,哭入雲峰山中,賦絕命詞十首,自縊身死。

  馬阮閹黨中,大學士朱大典據守金華,清貝勒博洛親自統率滿、漢八旗,四面攻打,朱大典死守二十於日,被清兵用紅衣大炮攻破,朱大典與家屬和親信,在火藥局,點燃火藥,轟然一聲中,壯烈成人。

  朱大典在明季官場上,以貪婪著稱,然而當國破家亡之際,他卻破家紓難,其民族氣節勝偽君子多矣。

  馬軟一黨中,馬士英飽受責罵,當然在他的手中,弘光與潞王先後被滅,他身為首輔大臣責無旁貸,但他在浙東兵敗之後,卻逃入四明山,削髮為僧,被俘之後,亦沒有降清,而是英勇就義,卻實屬難能可貴。

  馬阮一黨中的阮大鋮,與馬士英、朱大典比起來,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小人,他在清兵攻占浙東之後,就頭降了清廷,只是他投降不到一個多月,便病死在同清兵一起進軍仙霞關的路上,卻著實讓人無語。

  第235章 劉芳亮裸衣戰華容

  華容縣城內,七千多名清兵,死守著不算太高的老縣城。

  滿清八旗,最大的優勢本來是來去如風的速度,以及無堅不摧的沖陣能力,但這時被困在城內的白甲漢八旗,已經完全喪失了這些優勢。

  要說華容縣城小,又沒有什麼糧草,守城的器械也不充足,王彥本該很容易打下來,但明軍圍城以有十多日,卻偏偏打不下,這個小小的縣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