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此刻勒克德渾急需發泄心中怒火,但卻沒有順手之物,忽然他抓起插在豬頭上的匕首,就直接向沈永忠射來,口中連連罵道:「說~狗奴才,誰讓你們棄常德的?」

  沈永忠早以被勒克德渾的樣子嚇得不輕,等匕首射來時,更是立馬膽寒,不過好在勒克德渾最近有些疲軟,手腳無力,失去了準頭,從沈永忠頭皮上飛過。

  雖是躲過了匕首,但沈永忠卻也嚇得腿腳一軟,跪在了地上,他怕勒克德渾再拿利器傷他,於是只得連連扣頭,嘴裡不停地說道:「貝勒爺息怒,貝勒爺息怒!」

  勒克德渾見此怒氣稍息,但還是拿起一塊肥肉,砸在沈永忠身上,「狗奴才,說為什麼不守常德,為什麼跑到華容縣來。」

  沈永忠心裡不禁一陣惶恐,他現在已經看出,清軍在岳州城下,進展並不順利,勒克德渾這是拿他出氣,不過雖然他明知如此,但旗人也分三六九等,而他是來求援,所以也不敢表現出任何不滿。

  「貝勒爺,明軍勢大,懷順王都斃了,家父一萬人,孤軍困於大江之南,又得不到貝勒爺的消息,所以才棄城北歸,為大清保存實力!貝勒爺,現在王彥率領八萬兵馬,將家父圍在華容縣內,日夜攻打,還請貝勒爺出手相救啊!」

  「為大清保存實力?」勒克德渾看他接連扣頭,心裡更加憤怒,「蠢材,你們父子將要害死七千五百名八旗健兒,你們父子就該死在華容。」

  沈永忠聞語,卻大驚失色,難道勒克德渾要見死不救,心中不禁大急,連忙再次磕頭道:「貝勒爺,家父正是要為大清保下白甲漢八旗的精銳,才捨命在王彥包圍常德之前,衝出重圍,望北而歸,怎麼會害八旗子弟呢?貝勒爺,奴才求您趕快發兵,救救家父和七千八旗子弟吧!」

  勒克德渾對這個愚蠢之輩,已經不能忍受,他剛壓下去的怒火,再次被點燃,這時他不禁站起身來,拖著有些無力的身體,走到沈永忠身邊,然後猛然一腳將其踹倒,他自己也是一陣踉蹌,幸好被侍衛扶住,才沒有跌倒。

  沈永忠被踹倒後,心中大為恐懼,但一想到其父還被明軍圍在華容縣內,頓時又連忙爬起來繼續扣頭,「貝勒爺,救救家父,救救家父,家父對大清有過大功啊!」

  「白甲漢八旗,有騎兵之利,你們不走洞庭東面與本帥匯合,卻要走西面,跑到華容死地,爾讓本帥如何搭救!爾父愚蠢,但他還知道派爾前來救援,以此來保全爾之性命,這說明他也知道自己犯下大錯,已經沒有活路,但爾卻是徹徹底底的愚蠢。」

  華容縣北面是長江,東面和南面是洞庭湖,可謂三面環水,勒克德渾連洞庭湖上的滿大壯都對付不了,怎麼可能隔著洞庭湖,去救沈志祥呢?

  勒克德渾原本想著打下岳州,他就能渡過新牆河,與常德的沈志祥連成一片,雖然荊州以失,但他進可威脅長沙,退可解救常德清兵,也不算敗的太慘,但他萬萬沒有想到,沈志祥會走洞庭西岸,逃到華容一帶,把自己逼到死地。

  沈志祥父子死不死沒關係,但滿清的白甲漢八旗,也跟著完蛋,這就讓勒克德渾肉疼了。

  荊州一失,折了耿仲明和漢軍正黃旗,現在沈志祥和漢軍正白旗也要完蛋,那勒克德渾進入湖廣以來,就損失了兩旗人馬。

  大清朝自立國以來,就沒有受過這樣的損失,勒克德渾的政治生命,已經徹底結束,令他頓時生起一股心灰意冷之感。

  第224章 青山綠水睹興亡

  自南京改名江寧以來,雖然江南之地,未如清廷之願,太平安定,但江寧城內卻真是寧靜了不少。

  昔日繁花似錦,車水馬龍的大明南都,此時再也看不見口吐蓮花,風流倜儻的白衣少年,也看不見持劍四顧,眉宇蒼茫的江湖俠客,更看不見鮮衣怒馬,揮金如土的王孫公子和那羽扇方巾,寫詩作賦的文壇鋸子。

  城中之人,如今窄袖馬褂,滿帽小辮,已經不復故國衣冠,只有青山綠水和古老的城牆,還是舊時模樣。

  這時天下未定,百里開外的太湖上,還活動著陳子龍和吳易的義軍,加之最近江湖上,又突然冒出了一個名喚天地會的組織,常常刺殺投清的漢官,以及滿族大員。

  前幾日,曾經力主降清的元兇之一的趙之龍,返回南京,剛一進城,就被人直接射殺,而那行刺的義士在清兵圍捕之下,高呼一聲,「天地會,反清復明,殺盡天下漢賊」後,便拔劍自穩於市前。

  此外當初跪迎多鐸入城的褒國公朱國弼,也在雪夜被人割了首級。

  天地會在江南的活動,使得城內人心動盪,清廷的豫親王多鐸,便令清兵加強巡視,搜捕義士。

  清軍在巡視時,卻不會仔細甄別,看見不順眼的便直接投入大獄,而稍有反抗者,就被直接砍殺,所以城內百姓,多不敢隨便出門,昔日繁華的南都,在清廷的高壓統治之下,顯得有些死氣沉沉。

  江南之地,自宋以來,得到前所未有的開發,在經濟文化上,徹底超越北方,成為中原王朝的賦稅重地。

  大明朝建都北京後,就全靠江南輸血,才能養活京師內近百萬人,而一條漕運,更是成了朝廷的命脈。

  滿清入關以來,奪取了整個北方和江南之地,但是北方糜爛,清廷聽從漢族大臣的建議,廢除三餉,以籠絡民心,所已經得不到什麼稅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