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明軍以將近兩千五百人的代價,擊敗了耿仲明的三萬大軍,耿仲明手下正黃旗,只剩兩千多人,而綠營兵則只有將近一千騎兵,遁入荊州城中。

  清兵損失可謂慘重,但明軍真正斬殺的其實只有八千多人,大部分清兵除了被俘虜之外,大多都四散而逃了。

  對王彥來說,這次本可以多斬獲一點,但無奈他騎兵太少,追殺敗軍之時,更本應付不了滿山便也的敗兵。

  這一戰下來,王彥最大的收穫,除了將漢軍正黃旗徹底打殘,斬殺了將近五千多精銳騎兵,其次就是收穫了大批的戰馬、物資,以及十門紅夷大炮。

  火器本是大明對付滿清的利器,敵酋努爾哈赤就被紅夷大炮擊傷,但也正是因為火器主要用來對付滿清,所以重炮多被置於北地,南方因為相對安定,所以並沒有多少重炮。

  如今北地全部失陷,這些國之重器,也都落入了清廷手中,南方的明軍反而沒有什麼紅衣大炮了。

  王彥的營中便一門也沒有,現在得了十門,無論打荊州,還十打常德,都是絕對的利器。

  在明軍收拾戰場,輕點物資之時,驚魂未定的耿仲明逃入荊州,守將鄭四維見此頓時大驚失色。

  在之前的荊州之役中,他雖然守住了荊州,但損失也十分慘重,現在他什麼都還沒得到補充,又將面對明軍的進攻,而且還是能擊敗耿仲明的精銳明軍,他心裡頓時一陣膽寒。

  鄭四維原本是大順的荊州守將,李自成東下武昌後,他將荊州賣給了清廷,使清軍抄了大順軍的屁股,最後李自成也被打死。

  順軍餘部對他賣主求榮的行為恨之入骨,所以在順軍圍城時,他即便在艱難,也沒有開城投降的打算。

  因為他知道,他若是落在順軍手裡,定然只有殺了祭奠李自成,這一個下場。

  現在順軍投靠了大名,他自然也不能投降大明,所以面對即將殺來的王彥大軍,鄭四維只有再次死戰,以等待清兵援軍的到來。

  當下,他與耿仲明一起商議,便連忙寫下奏報,飛馬去趕勒克德渾,又寫信通知常德的清軍守將續順公沈志祥,不過這時王彥已經派遣哨騎封鎖長江沿岸,送往常德的書信,被他劫了下來。

  二月十四日,荊州之役結束不過一月後,王彥大軍再次兵臨城下。

  此時他兵馬減少到一萬五千人,同城中兵力相當,所以並沒有圍城,而是駐軍在城東,命三千綠營俘虜,搭建營塞。

  在王彥趕到荊州之時,鄂西的茫茫大山之中,一名青年將領騎在馬上,身邊是一位同樣騎著馬兒的半百儒士。

  「王夫子,楚國公乃是您的族弟,他對我等順軍餘部的態度如何,您可知道一二?」

  第212章 滿大壯意氣風發

  愛新覺羅·勒克德渾,滿洲正紅旗人,清廷宗室,禮親王代善之孫、和碩穎親王薩哈璘的第二子,努爾哈赤家族的第四代子孫。

  在清廷內部,勒克德渾屬於多爾袞一系,他本因為支持多爾袞,在清廷內部的鬥爭中,失去了身份,但自清軍大舉入關以來,多爾袞的勢力日益龐大,儼然成為了清廷的實際掌控者。

  這時多爾袞自然要補償因為他而造難的勒克德渾,於是他恢復了他的清廷皇室的身份,並且冊封為多羅貝勒。

  對此勒克德渾自然感激,所以在奉命南下作戰之後,他一心想要建立功業,來顯示他的能力,以此來報效多爾袞,來堵住豪格等人的嘴。

  這次進入湖廣作戰,對他來說,無疑就是一次絕佳的機會。

  事實上,他也果然證明了他的軍事才華,打岳州,戰荊州,大敗三十餘萬明軍,瞬間就改變了清廷在湖廣的不利局面。

  有這樣的戰績,勒克德渾本來已經可以載譽而歸,但王彥的出現,卻使得他的功績不在完美,不緊湖南重鎮岳州被明軍奪回去,還使得漢江震動,使他的威嚴得到了挑戰。

  此時勒克德渾對王彥的出現,心裡存在一絲惱怒,但又有一絲興奮,畢竟王彥是讓豫親王折戟成沙,無可奈何的存在,堪稱南明名將,他若能敗之,必然使得他聲名大噪,威名遠播天下。

  在清廷內部,他雖與多鐸乃是一系,但他卻不介意利用擊敗王彥之事,讓人們拿他和多鐸對比,畢竟他不能一直都是貝勒,他也是必須要封王的!

  這時勒克德渾領著滿蒙精騎,速度急快,他沿漢水而進,幾日間就到了武昌地界。

  二月十三日時,勒克德渾衝到武昌城下,準備要給王彥一個突然襲擊,但整個城外卻空空如也,連根毫毛都沒有,到是長江上,一隻明軍船隊,向他開了幾炮,打死了他十多名精騎。

  「王彥不是兵壓武昌嗎?」

  「這是圍魏救趙!」

  勒克德渾片刻間,就明白他中計矣。

  他原本想著能在武昌城下大敗王彥,卻不想居然是對方計策,這頓時讓他有些惱羞成怒,縱馬追至江邊,卻聽江面上的明軍船隊上,傳來陣陣大笑。

  「清軍真如狗,國公喚之即來也。」

  勒克德渾只見戰船上旌旗滿布,船樓上,一明將指著岸邊的清兵,哈哈大笑,他險些氣出一口老血。

  「來將何人?」勒克德渾怒指而問。

  「清狗聽好了,某乃大明朝楚國公帳下部將滿大壯是也!」戰船上,明將大笑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