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侯爺回城,爾等還不快開城門!」

  數百敗兵俱是鄭軍衣甲,但那千戶卻怕有詐,不敢輕易開門,隨出言道:「侯爺現在何處?末將周開達,請侯爺出來說話!」

  城下鄭軍聞言不禁眉頭一皺,他先向身邊一名小卒使了個眼色,而後才怒道:「侯爺被鳥統打傷,已經昏迷,敵兵馬上就要追至,汝還不開門,是想讓侯爺陷於敵手嗎?」

  那千戶聞言,心中一陣猶豫,這時他站在城朵邊,向下細觀,果然見一人被幾名士卒抬著,身上滿是鮮血,而其身上鎧甲,也確實是鄭之豹所穿的山文甲。

  城門重地,乃防守的關鍵所在,千戶不得不謹慎行事,但就在這時,在數百殘兵之後,突然又傳來一陣喊殺之聲,卻是追兵殺至。

  當下,城下敗軍便向城門湧來,口中大罵不止,且多為閩地鄉音,千戶見此,卻也知道必須做個決斷,最後終於一拍牆躲,下定決心道:「開城門,放他們入城!」

  一陣嘎吱聲中,重達千斤的城門,被慢慢打開。那殘兵的首領,卻是忠至營指揮何剛,他立馬一聲高呼,數百扮作殘兵的忠至營士卒,頓時湧入城內。

  城上的千戶見此,臉色頓時大變,他正欲抵抗,卻見緊隨著殘兵之後,埋伏於城外的數千忠至營人馬,突然自黑暗中殺出,直接通過城門,殺進了泉州城。

  天亮,泉州城內,通往府衙的街道上,王彥與蘇觀生騎馬並行,身邊是數百護衛左右的精銳甲士。

  「侯爺拿下泉州,如何善後,卻要早做打算!」蘇觀生騎在馬上,四下觀看,見泉州城內並沒有因為昨夜變故,而血流成河,不禁點了點頭。

  「閣老放心,彥並非想要長期占據泉州,不過向平國公借些物資,用於平定靖江王之亂,卻是不能避免!」王彥笑道:「城內,彥已經讓屬下張貼安民告示,不動百姓分毫,俘虜的鄭軍,彥也會如數釋放,平國公如果明白,因該不會糾纏。」

  蘇觀生聞語,沉默一陣後道:「忠勇侯又如何向陛下交代呢?」

  「此次事大,彥未想隱瞞也。」王彥明白蘇觀生的意思,隨於胸前取出兩份奏章道:「彥已寫下兩份奏章,一份寫給朝廷,一份則密奏陛下,閣老可替彥看看,其中言辭,是否妥當。」

  蘇觀生隨勒住戰馬,而後接過奏章,就於馬上觀看,片刻後,才抬頭笑道:「忠勇侯只要忠於陛下,莫要成了鄭芝龍一般的軍閥,本官便安心矣。這兩份奏章,就先放於本官手中,待本官寫好奏章,便一同送往福京。忠勇侯意下如何?」

  王彥隨即抱拳道:「彥求之不得也!」

  當即二人便笑著,繼續前行,但迎面卻忽然奔來一名騎士。

  王彥視之,乃是當年青州老人,忠貞營千戶俞方棋,他祖上福建人士,據說還曾在俞大猷麾下為將,後北上抗擊韃虜,才離開南方。

  俞方棋快馬奔到隊伍之前,勒住韁繩,翻身下馬,動作乾淨,顯得騎術精湛。

  這時他疾走幾步,來到王彥身前,便單膝跪地,急聲拜道:「侯爺!泉州水塞不願投降,指揮使大人攻塞受挫,特讓屬下前來請援。」

  第137章 觀海戰,欲擒良將

  泉州城內有兩萬餘鄭軍,其中步軍一萬五千餘人,剩下的則是五千人的水師。

  鄭氏起於大海,其水軍的實力,可謂天下無雙,王彥昨夜詐取泉州之時,一萬五千餘人的鄭氏步軍,一戰而潰,除了死傷的千餘士卒之外,其他全部投降被俘。

  王彥見收取泉州如此順利,對於水塞內的鄭氏水師,便沒有放在心上,只是令劉順帶領戰船前去收取,卻不想居然失敗了。

  這時,王彥聽俞方棋之語,神情不禁一變,連忙讓人傳令,調忠武營兵馬,速速前往泉州水營。

  王彥手下五營兵馬,忠義營留於福京,剩下四營都不精通水戰,王彥便只能矮子裡找高個,讓曾經於鎮江大戰中,參與過長江之戰的劉順,帶領四百餘艘戰船,組成王彥的水師。

  在傳令的小校去調忠武營時,王彥也改變了計劃,同蘇觀生等人一同前往水塞觀戰,要看看鄭氏水軍到底有多利害。

  不多時,王彥一行人就來到海岸邊,立於一塊巨石上,看著海浪拍擊的泉州港。

  泉州已經被王彥拿下,泉州港里的鄭氏水軍,想憑藉水塞堅持,但在王彥的水陸夾擊下,已經基本沒有可能。

  他們唯一的辦法,就是突出港口,船隊入海,才能避免被俘獲的命運。

  「鄭氏水師果然利害!」蘇觀生看著海面上的戰鬥,不禁一聲讚嘆:「劉將軍數十條大船,被幾條小船牽制,主力又被鄭氏船隊沖開,只知各自為戰,以四百對一百,居然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利,鄭氏水師恐怕要突破劉將軍的封鎖了。」

  王彥聞言,連忙命屬下取千里鏡來觀,只見海面上,戰船穿梭,火炮對射,濺起數丈高的水柱。

  王彥不通水戰,但也能看出來,一方打得十分有章法,而另一方則顯得混亂不堪,完全沒有發揮船多的優勢。

  劉順以四倍之戰船,卻被打得暈頭轉向,令王彥心頭不由得一陣震驚,看來無論陸戰,還是水戰,都絕非僅靠兵力就能夠取得勝利。

  「鄭氏水師,領兵者是何人?」王彥放下千里鏡,謂左右道:「若吾軍中之將領,能有此等水戰本領,本侯經營粵海,將無憂矣!」




章節目錄